第19章(1/1)

和以往的每天一样,路之航在实验室呆到晚上十点时离开,下楼取了自行车骑车回家。

进入大二后,他不需要再为ACM竞赛奋斗,不需要和队友们一起不眠不休的刷题,因此可以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他每天固定时间抵达校园、固定时间回家——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没想透,回家继续琢磨。正如一位科学家所说,真正的思考随时都会发生。

从华大东门往南,沿着学府大道走上二点六公里,或骑车十分钟,就可以到达一处名叫明华院的小区——路之航家在这个小区有一套房子。这个小区毗邻公园,建设年代较早,早年间种下的树木已长成参天大树,小区绿树成荫。

当年路之航的母亲路一纯女士带着儿子回国后,考虑到儿子的读书问题,买下了这套毗邻师大附中的二手学区房,重新装修后就和儿子搬了进去。中学阶段,路之航是走读生,又因为和同学们交流较少,并不知道住校生的生活状态;上大学后,他在学生公寓里也拥有了一张属于他自己的床位,但他晚上都会选择选择回家睡觉。

即便在中国当了这么多年学生,路之航还是不喜欢噪杂拥挤的宿舍,四个人挤在一间拥挤的宿舍,毫无隐私。室内空间少到可怜,小小一张书桌连他的电脑设备都放不下;床铺窄小,他一米八七的身高睡在总长仅两米的床上真是各种不适,稍不注意就磕到头;更要命的是,宿舍竟然没单独的浴室和卫生间!

他的阿斯伯格综合征在这么多年后的纠正后有改善的迹象,但仅仅是有所改善而已。他通过模仿和学习习得了一些和人打交道的技巧,比如对话时尽量看着对方的脸和眼睛,比如在对方提出他不感兴趣的问题时能够有效地回答而不是摆出一副“我才懒得听”的样子。既便如此,他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正常人相比还是不足——在这么多年之后,他已经放弃了成为一名普通人,“孤僻”“情商低”这些标签对他来说无关痛痒,他也不打算用普通人的要求自己——因此,对条件这么差的宿舍,他觉得很不可思议,并拒绝在学生宿舍住宿。

路一纯告诉儿子:“这就是中国的大学,你要学会适应。”

“……怎么适应?”他盯着宿舍的床位发呆。

路一纯启发他:“猜猜这间宿舍多少钱一年?”

“多少钱?”

“只需要一千块,”路一纯加重语气,她又带着儿子走到窗边,给他指了指附近的公寓楼,“在华大附近租房,七十平米每个月大约需要八千块。咱们家的房子如果租出去,每个月可以收入一万二。”

路之航迅速进行了心算——大学宿舍人均占地面积4平方米,折合每月租金83元,每月每平米租金仅21元,比起校外的114元的均价,一个超级便宜超级实惠的价格。

对路之航而言,数据有着最强的说服力,他顿时不再排斥母亲交那一千块的住宿费。

因此,他在宿舍拥有了一个床位,并且被他很好的利用起来,几乎成为他在学校的储物间。中午时分,如果来不及,他会回到宿舍休息一下,同时,通过对电脑的共同热爱,他和几位室友建立起了还算稳定的友谊,充分发挥了宿舍应有的作用。

穿过明华院的花园,路之航乘坐电梯上楼回家。这套屋子面积超过一百平米,三室一厅的格局,上大学后,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他一个人住。

路之航上中学的时候,母子俩长住这套房子;他上了大学之后,路一纯认为,儿子的社交水平算上了正轨,自理能力也日渐提升,恰逢此时她又认识了一个比较谈得来的男人,她时不时地在城市东面的另外一套房子住——虽然还不忘随时用手机遥控儿子。

今天也不例外,路之航刚刚站到书房的跑步机上跑了不到十分钟,就接到了路一纯的视频电话——她实在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了,对他的作息时间了如指掌。

路一纯前几天和男友去了某旅游胜地滑雪,此刻正在滑雪场上给路之航展示自己的一身专业的滑雪行头。

“快看快看,你妈妈我今天看着如何?漂亮吗?是你赵叔叔准备的。”

路一纯年过四十,但保养得非常好——看上去就三十岁左右,每每和路之航一起出去都会被认为是他的姐姐。此时她穿鼓鼓囊囊的滑雪服,单手拿着滑雪杖,头上架着防风镜,脸颊因为寒风的吹拂略略发红,看上去异常年轻,就跟二十几岁的小姑娘一样青春靓丽。

路之航放慢了跑步机的速度,仔细瞧了眼手机屏幕:“……不错。”

路一纯没指望从儿子这里获取夸张的溢美之词,路之航能称赞她,她都已经很开心了。

“这两天在学校有没有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

路之航给了肯定的答复。

“有。”

“是什么?”

“我认识了一个女生。”路之航说。

“……呀,女生?女生!说说看说说看。哪里人?多大年龄?是做什么的?怎么认识的……”

路一纯震撼不已。其实这问题也是母子两人的例行聊天内容了,路之航对此的回答从来都是“不认识”“没兴趣”“没发生什么”,就连他参加信息竞赛获得冠军的时候也就只回答了“题目很有趣,有好几种方法可以求解,但我的采用的算法所有人都没想到……”总之就是他专业领域内的长篇大论,听得路一纯头大如斗。至于女生这种奇特的生物,从来没可能主动出现在路之航平素的聊天里。

“她是榕城人,今年18岁,高中就读于榕城外国语学校,现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一学生,她是双胞胎中的妹妹。”

“这么说是你的师妹?而且是双胞胎,双胞胎可不太多见啊,还知道她的其他信息吗?”路一纯津津有味地问。

路之航于是道:“她爷爷是军人,奶奶是教师,外公是会计;她爸爸是研究所的工程师,妈妈是公务员,家在研究所的老小区里,生日是4月15日,小学就读于榕城第一实验小学……”

“等等!等等!等等!”路一纯的声音抬高了八度,她毫不客气打断了儿子的叙述,“儿子,你怎么知道这么多?你是用什么黑客手段查了她家户口本吗?这可是犯法的啊儿子。”

“我没有查她的户口本,也没有黑她的电脑,”路之航一本正经道,“她和她姐姐写了一本书,书中说的。”

“……原来是写了一本书,”路一纯呼出一口气,在当黑客这事儿上路之航上有前科的,她挺怕儿子故技重施,“什么书?”

路之航走下跑步机,拿过手机,拍摄了一张《双胞胎的学霸之路》的封面照发给母亲。

“这本。”

“封面就是姐妹俩的照片?”

“对。”

“哪个是你师妹?”

“左边的。”

“是吗……不过,长得真像,看不出来区别。”

“她们是同卵双胞胎,所以长得像。”

“双胞胎姐妹花”的营销真不是吹牛,姐妹俩的颜值还是很有说服力的,路一纯仔细观摩照片后对大加赞赏:“越看越好看,脸颊饱满,眼神明亮,多么漂亮明媚的少女啊……”

“真人比照片好看。”路之航同意母亲的称赞,还做了补充说明。

简直就是二连击,在头一次主动提到女生之外,他还称赞女生“好看”,路一纯太震惊了,她还没来及的发表感想,就听到儿子继续说,“她很聪明、有趣,也很好交流。”

真的是铁树开花的节奏!

路一纯这辈子都没听过儿子表态说某个异性好交流很有趣,她喜上眉梢,连忙叮嘱路之航:“儿子,你要和她处好关系。平时对人家热情一点,没事多打电话问问对方的近况,能帮忙尽量帮,教教人家数学怎么做,程序怎么写,凡事多站在她的角度想一想,说话的时候态度温柔一些,不要觉得别人是蠢蛋,也别老是板着一张脸,对着她的时候多笑笑。听到了吗?”

路之航“哦”了一声。

说话间路一纯现在的男友赵振华出现在了视频那边,路之航和他没什么感情,当然也没任何矛盾——只不过他一出现,预示着母子间的这番谈话也暂告一段落了。

中年人谈恋爱含蓄冷静,对待对方的子女也客气周全,三人寒暄了几句,路之航对母亲和赵振华地说了句“晚上好”后伸手关掉了视频。

路一纯出身于书香门第,二十多年前赶上了留学大潮,去了欧洲读经济学研究生。在德国留学的时候,她认识了路之航的父亲——一个同样在德国读机械工程博士的挪威人。两名年轻男女日久生情,又凭着年轻人的热情跨越了种族以及文化的差异,两人结了婚,回到挪威,生下了路之航。

统计数据显示,跨国婚姻的离婚率高的出奇。维系跨国婚姻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更多的宽容和谅解,路一纯和前夫两人也遇到了无可避免的矛盾和冲突,感情逐渐淡化,这期间他们曾很努力的挽救婚姻——朋友间可以做到求同存异,但夫妻感情实在无法勉强,感情没了就是没了,应该“moveon”,路之航十二岁那年,他父母相当和平的离了婚,成了朋友关系。

和老公离了婚,路一纯不想再留在北欧——除了前夫之外,举目望去,这个国家她一个亲人都找不到,随后她带着儿子回到了国内。

因为性格原因,再加上夫妻两人的离婚过程相当和平,路之航对父母离婚这件事感触不算很大。母亲对他关怀备至,父亲也绝对算得上是负责任的好父亲,抚养费只多不少,每周至少一个电话,只要有时间就到中国看儿子,每年寒暑假的时候,都会买好机票接儿子回挪威。

路一纯在北欧那些年当着全职太太,这不是说她不想找工作,不过老公收入高外加儿子有阿斯伯格综合症,一两岁起就表现得不同常人,她一心一意留在家中照顾孩子。带着孩子回国后她成了单身母亲,照顾儿子之余,在哥哥的帮助下进行了一些投资,比如购买铺面、投资餐馆酒店,都发展得不错,每年有不少的分红。

路一纯所有的心神都放在儿子身上,直到最近的一两年时间,路之航上了大学,情况稳定之后才起了再谈一段感情的年头,恰好这时候她遇到了丧偶的赵振华。赵振华性格平和,事业有成,膝下有一个和路之航同龄的女儿。

路之航对路一纯找男友不算赞成,但也不反对——要知道他的父亲再婚后孩子都生了两个,理论上说,母亲也应该有男友了。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