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当军阀 !杨潮是十二日到的扬州,按照约定,二十二日王璞应该也赶来扬州,可是却见不到援军的影子。
二十二日夜。
突然城墙下出现了几个士兵,要求开城门放他们进来,杨潮已经将四门封死,严禁军民出入,杨潮认为这种做法可以让城内军民横下一条心死战到底,就好像海州一样。
杨潮让人将他们吊了上来。
“你们是什么人?是谁的兵?”
一共三个士兵,都穿着明军的军服,一上城墙,杨潮就将他们控制住,审问起来。
“小的是花马刘手下的兵。”
几个士兵很合作知无不言,很快就交代清楚。
这几个人都是花马刘的兵,花马刘是刘良佐的外号,杨潮没想到是花马刘竟然投降了。
杨潮此前根本就没有怀疑,因为花马刘驻防的是凤阳和寿州,根本就不在清军的进军路线上。
几个士兵交代,花马刘早就跟满清暗中沟通,他弟弟刘良臣早在锦州大战的时候,就投降了满清,刘良臣在暗中撮合,多铎率兵南下后,花马刘就尽起大军到扬州跟多铎汇合。
这几个士兵之所以投降,是因为他们不想剃发,清军对于投降军队的要求,剃发只是第一步,第二部是将军官的家庭抬旗,将家属送到北京安置。
花马刘刘良佐带兵到了扬州后,接着按照多铎的命令,让手下士兵剃发,这几个士兵就是不想剃发才偷偷跑来的,但是他们不是唯一不愿意剃发的,他们只是打前站的,据他们说他们的总兵也不想剃发。希望明军能够接纳他们。
希望约定好时间,给他们开城门,让他们能够进城。
这个说法非常合理。杨潮知道满清的剃发令几乎逼反了整个江南,有军官不愿意剃发也十分合理。只是杨潮不能答应。
此时大战在即,开城门让一只陌生的军队入城,这不是一个成熟的将军能做出来的。
杨潮不但不答应,而且反其道而为之,告诉这几个兵,要他们继续回满清的军营去。
让他们回去告诉他们的总兵,只要心向大明,就是剃了发。朝廷也不会追究,事后续回头发就行,只是他们需要配合明军,杨潮告诉他们,不要死心塌地给满清卖命,会有回归大明的时候。
三个士兵沮丧的被送了下去。
清军此时在扬州的城北、城西和城南都驻扎了部队,只留下东边没有军队,不纯粹是围三缺一的原则,而是因为扬州东边紧靠大运河,扬州距离长江也不过四十里。因此扬州段运河水面十分宽阔,而由于增筑新城,东城墙距离河岸十分的近。虽然没有贴着河边,但是也不允许满清驻兵,如果将军队驻扎在宽阔的河对岸,却根本就封锁不了河面,又失去了围城的意义,所以满清干脆将城东留了出来。
满清自从十八日开始出现在扬州城下,几乎每日都有后援到来,目前按照营盘规模计算,几乎有十万到二十万人。一开始杨潮还十分的奇怪,满清莫非以举国之兵打来了。不然怎么可能有这么大规模的军队。
那几个士兵的到来让杨潮了解到了实情,原来驻扎在城外围城的军队。不只有满清的军队,还有投降的明军,而清军的主力满汉蒙八旗军,不过三万人上下,是多铎的主力。
扬州城内有十万军队,但真正有战斗力的军队,也不过是杨潮手下一千多人,勉强算上高杰余部三万人,数量上也是绝对的劣势。
至于那七八万的杂牌军,杨潮对他们的要求只是不逃,不溃。
好消息是满清也不是铁板一块,大量的降兵想必也未必能用,毕竟刚刚背叛了自己祖国的军队,能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大概也是因为如此,满清才在城外停了这么多天而没有攻城,大概是在整肃军纪,在整编完这些军队之前,大概清军是不会动的。
但是杨潮失算了,二十三日平静了一天,二十四日一早,清军突然开始进攻。
让杨潮大跌眼镜的是,满清早已经鸟枪换炮,他们攻城可不是用人海战术,也没浪费时间砍伐树木打造攻城器具,而是直接拉来了大炮轰城,炮声巨大,显然是红衣大炮!
杨潮这才恍然大悟,满清停了这么些天,原来不是在等待援兵,恐怕是在等待大炮啊。
大炮一响,让杨潮刚刚威慑下去的城内军心就有些混乱,尤其是满清大炮集中轰炸的城西南,这里防守的士兵惊慌失措,竟然一个个往城下跳,沿着城墙是一排民居,他们跳上老百姓的房顶,然后躲进了百姓家中。
看到守军军心如此脆弱,杨潮又不由感慨一番,这些士兵其实大都是本地卫所兵,恐怕之前都没有摸过武器,他们跟城里的老百姓没有区别。
但是此时只能依靠这些人,杨潮立刻让赵康带五百士兵,并连同李本深本部一万士兵,蹬上北城墙巡防,让许多男带五百精兵,并李成栋本部一万士兵,上西城防守,杨潮自带五百精兵,并高杰本部一万士兵,蹬上南墙守卫。
其实让这些能战之兵蹬城,主要并不是直接作战,而是督战,让那些卫所兵作战,至少监督他们不要溃逃。
所以一上城杨潮就让人骑马在城墙上奔驰,大声传令:诸军不得临阵脱逃,违令者斩!
而且真的狠狠杀了一批胡乱奔逃的士兵,这才稳定住了局面。
他们只是一时被大炮吓到了而已,时间一长,发现炮弹打在城墙上,除了有些晃动外,也没有什么危险,而打高了的,则飞过了城墙,砸到了城内。砸塌一两座民居而已。
于是也就慢慢恢复了过来。
虏兵攻城很有章法,大概有二三十门大炮,全都集中轰击城墙西南角。
扬州城西是双层运河。只有城南两座水门挹江门和安江门之间,是单层护城河。不过挹江门直通大运河,大运河从城东沿着城墙乖了一个弯,到了挹江门外,然后垂直南下。
所以杨潮猜测,虏兵肯定是集中力量轰击安江门到挹江门这一段,而且主要目标恐怕就是安江门。
所以杨潮将大军平铺在这一段城墙上,并且在安江门城楼中布置重兵。
虏兵没有派兵来攻,就这么一直轰击城墙。一整天时间都能听到炮声。
傍晚安江门西边八十仗左右,突然出现了裂痕,虏兵继续轰击,到了夜间也没有停息,午夜突然一声巨响,西南角城墙彻底垮塌下去,垮塌的城墙正好填堵了一段运河。
杨潮感到耳朵嗡嗡作响,立刻问一旁的亲兵:“还有炮声没有?”
亲兵摇头说:“听不到了!”
杨潮自己也听不到,又问了好几个人,都说听不到。确定是炮击停了。
杨潮顿时大喊一声:“鞑子要攻城了!命令城上炮手,立刻将炮口调转,瞄准缺口外。只等鞑子士兵杀到,大小火炮立刻开炮!”
同时杨潮派人去西墙传令:“让李本深带着手下一万人下城,守在缺口外,如果虏兵进城立刻把他们打出去,若能打退虏兵三次,本官就让人换他!让赵康派兵监督李本深,胆敢后退一步,杀无赦!”
扬州城墙上的炮不少,足足三百多门。只是扬州城狭窄,史可法之前为了让这些大炮能够活动。还在城垛上打起了木板,因此大炮比城墙更高。射击很开阔。
果然很快就出现了敌军的身影,他们大声喊着‘杀’字,丝毫不在意暴露自己,或许是想用声音给自己壮胆,或者吓唬明军。
这时候突然炮声响了起来,无数的炮弹落在鞑子军中,一拨人比来的时候更加迅速的撤退回去了。
但是只用了一刻钟时间,第二波攻击部队就杀了上来,而且同样喊着‘杀’字,显然这不是鞑子本部,而是投降的明军,被驱使做了炮灰。
大炮继续轰击。
可是这次鞑子态度十分坚决,冒着火炮的轰击,竟然冲上了缺口,这时候他们遇到的,是李本深带领的上万士兵,又一次被打退了回去。
短短两次攻击,清军在缺口处留下了几百具尸体。
第三波攻击又一次发动,依然是一刻钟之后,这次攻击的清军人数达到一千多人,结果跟李本深在缺口处绞杀一阵,竟然只有百十人后,才逃走!
杨潮不由感到疑惑和气愤,这群兵痞,投降也就罢了,为新主子卖命,竟然如此卖力。
如果他们保卫大明能有这种战斗意志,鞑子根本就来不了这里。
这些降兵的强韧,让李本深也始料未及,他将军队分为三队,每队三千人左右,轮番冲击,可是两个回合竟然让他损失了七八百人,不由心痛。
但是第三波清军又到了,他有一次在缺口处跟虏兵厮杀起来,这次他损失更为惨重,直接损失了上千人,虽然清军损失更重,至少一千多人留在了缺口。
“给李成栋传令,让他去缺口处待命,务必守住缺口。李良,你带人成城墙上卸三十门虎蹲小炮,架在缺口后面,负责支援李成栋!让许多男督战,退后一步者,杀无赦!”
李本深打退了鞑子三次,杨潮立刻让人去调李成栋换防。
此时杨潮发现,清军炮击打出这个缺口也不完全是坏事,起码将战斗范围局限了。
双方都围绕这个缺口厮杀,这样清军就展不开兵力,这样就无法显现出兵力优势。
杨潮防守起来更容易,坚持到白天应该不难,等到了白天,可以组织民夫将缺口堵住,这样至少能够推迟一天时间,明日自己的援兵也该到了。(未完待续)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