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节 抢功不如表态(1/1)

回到明末当军阀 !弹劾江南百官,等于是得罪整个江南官场,杨文骢不但惊讶,而且感到害怕。

但是经过杨潮一番解释,他由犹豫起来,激动起来。

因为杨潮的说法确实让他很动心,跟江南官场对立,换取皇帝的信任,值不值?

杨文骢还在犹豫的时候,冯可宗已经行动了。

冯可宗比杨文骢先找了杨潮,希望杨潮帮忙动用关系,让江南一些文官能够上书皇帝给他捞功。

这次跟书生谈判,名义上用的是安抚书生,冯可宗也是参与者,虽然他最后被书生轰走,但是也算是参与安抚了啊,文人一个个上书,不是弹劾田畹,就是争功,他冯可宗可不想让人被自己的功劳给黑掉了。

镇抚使答应替他报功,已经报上去了,这点上错不了,可是冯可宗还是希望能够得到文官的推荐,因为这次安抚到底还是文官衙门为主,因此文官的推荐更有说服力。

可是杨潮却阻止了他,不但让他不要找文官帮忙,反而让他上书弹劾文官无能,纵容书生打砸了镇抚司,要求皇帝惩治文官、惩治书生。

杨潮觉得所谓安抚恐怕明面上有功,而暗地里到最后是压迫了皇帝,皇帝是不高兴的,皇帝不高兴对这些文官该怎么办还得怎么办,还得表彰安抚书生有功的张国维等官员,就是有责任的提学御史都将功补过既往不咎了。

可是对于天子亲军的锦衣卫来说,他们的荣辱可就是皇帝的一句话了,他们还是得顾着皇帝的感受,此时冯可宗让文官帮他请功,无异于是自杀。

杨潮把道理跟冯可宗一讲后,冯可宗惊惧了一番之后。立刻按照杨潮的要求去操作了。

结果很快皇帝就看到了一份不一样的奏章,是南京一个锦衣卫千户的密保,通过镇抚司报上来。奏章的内容跟那些文官颇为不同,几乎就是在唱反调。

文官的奏章中。不是在谈他们这次安抚书生如何出力,就是弹劾田畹,很显然都是在抢功。

可是这个锦衣卫千户不是这样,而是分析的头头是道,表示这次如果不是文官衙门应对不当,书生根本就闹不起事来,恳请皇上惩治无能的文官和目无法纪的书生。

这份密奏崇祯看完后就烧了,但是却记住了冯可宗这个锦衣卫千户的名字。

结果很快。田畹被罢免的同时,南镇抚司的镇抚使也因为受到牵连被罢官,继任镇抚使的正是冯可宗。

冯可宗的成功,最后让杨文骢下定了决心。

他也秘密运作了一番,拖一个在北京任职的同窗,将他的奏折交给了皇帝。

结果皇帝看完后,果然耳目一新,在江南一片报功和弹劾的文书中,极为显眼。

杨文骢先是弹劾百官举措失当,致使书生哄闹无法收拾。最后虽然成功安抚了,但是如果一开始就应对得当,书生根本就红闹不起来。闹到现在虽然安抚了书生,却丧失了朝廷的威仪。

杨文骢弹劾了江南礼部、兵部、应天府、提学道等等相关衙门,甚至连御史都没放过,直言他们身为言官不能秉公直书,乃是误国。

在奏章的最后,杨文骢自我弹劾,表示书生哄闹县衙的时候,他没有下决心采取壮士断腕之举,将闹事书生一一抓捕。导致书生越闹胆子越大,最后几乎失控。杨文骢自我弹劾后,要求朝廷惩治。罢免他的官职,并且告诉皇帝,如果朝廷不惩治他,他就会上书辞官。

结果皇帝不但没有让冯可宗辞官,反而好好下旨安抚了他一番,而他那封奏折也没有发上邸报,没有让其他人看到,这让杨文骢大舒了一口气。

杨文骢就害怕皇帝会让他的奏章录入邸报,那样江南百官就都能看到了,那时候自己就把人都得罪光了,还怎么在江南立足。

可是现在皇帝将奏章留中不发,显然是出于保护他,又下中指来褒奖他,安抚他,显然皇帝已经知道了他,而且对他的所作所为很满意。

杨文骢不得不感叹,杨潮才是抢功的一流高手,相比之下,那些弹劾的御史,那些报功的文官,都差太远了,不但抢不到功,反而是给他杨文骢搭了梯子。

“杨公子真是诸葛再世啊!”

杨文骢宴请杨潮,不误感激的说道。

杨潮笑道:“若是老先生能跳出局,局外旁观的话,也能看透了。”

杨潮当时让杨文骢弹劾江南文官的目的,其实只是向皇帝表明,杨文骢跟江南文官不是一党,并且敢跟江南文官决裂。

以皇帝多疑的性子,肯定已经开始怀疑江南官员结党了,此时出现一个跟江南文官集团格格不入的杨文骢,自然就入了皇帝的法眼了。

杨文骢又问道:“敢问杨公子,本官可能升官?”

升官才是杨文骢最关心的。

杨潮笑道:“大概快了,今年恐怕太早,明年一定会升。”

杨文骢点点头,但是心中还是有些猫爪一样,又问道:“不知道本官会调往何处?”

杨潮笑道:“皇上肯定不会调老先生走的,还是在南京为官。”

“啊?”

杨文骢有些患得患失,如果在南京为官,一旦自己写的奏章暴露,自己就会被排挤的。

杨文骢不由摇摇头道:“那不知道能任何职啊?”

杨潮道:“小不了,也大不了,但肯定是权职!”

“权职?杨公子莫要骗老夫!”

杨文骢一听自己将得到一个权职,顿时将得罪官场,被人排挤的惊慌抛诸脑后。

杨潮笑道:“老先生还看不明白吗?皇上之所以安抚老先生,那是有用意的,那是因为他觉得老乡生跟江南官场没有同流合污,是想用老先生。既然要用,那就不能小用。可是老乡生目下只是县令,升迁太快不合官场规矩,因此会升迁,但是不能升迁太快。却不能小用,就只能安排实权职务了。”

又一次听到分析,杨文骢好像更放心了一点,其实这些道理他也明白,他就是想听杨潮说出来,似乎杨潮说一遍,他就安心一分。

其实杨文骢大可放心,这次安抚书生的功劳,被应天府尹、巡抚,提学道,礼部和兵部抢走了,应天府尹、巡抚、提学道(归礼部)直接参与安抚(谈判),因此这是直接的功劳,礼部因为分管学生所以分润功劳,兵部因为始终没有爆发武力冲突,也是有功的。

这些功劳都跟江宁县没有什么关系。

因此杨文骢无论如何都是抢不到的。

可是有时候有功未必能够得赏,这点杨潮是深有体会,有时候关键不是你有没有功,而是你有没有用,你做的合不合适。

因此跟其他人抢功,其实远不如直接向皇帝表态直接,来的有效。(未完待续)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