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不信邪和不客气(1/1)

民国枭雄 !第一百一十二章不信邪和不客气

此消彼长,这就是中德之间的现实。一战之后的德国被压制的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中国人则从最初的起步开始,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基础的工业体系。虽然这个过程投入巨大,耗费的时间也相当的长,但是从结果来看,中国人成功了。大多数在场的德国人都是这么想的,那么实际上呢?

工业基础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根本就不是随便建几个厂就能完事。只有中国人才知道,为了民国现在的工业水平,整个国家付出有多大。从1913年开始,每年国家财政预算用在教育上的百分比只有增加没有减少。为了培养国家急缺的理工科人才,每年的公费留学理工科的投入都在递增。一战之后的中德合作,吸引了三万多德国人才加入中国国籍。经济危机之后,约十五万美国人来到中国,最终留下并入籍中国者约五万。

相比之下,中国政府用于农业的财政却没有太大的变化,工业剪刀差这个规律,任何一个想搞工业化的国家都无法避免。也就是这个时空的中国没有重复真是历史上的北洋军阀割据、抗战、内战的长期动乱时期,国家的元气没有损耗的太大。不然像历史上的共和国那样,几十年的工业建设才有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中国这样的大国,从无到有建成了自己的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一巨大的工程本身,就是一件伟大的业绩。

德国人收起了骄傲,戈培尔面带微笑,语气谦和低声对蒋方震道:“防长阁下,我建议大家不要留在码头上,专列已经等在了车站。”蒋方震回了一个微笑,看似很平静道:“戈培尔先生,今天发生的事情出乎了我和同僚们的预料。我希望今后不要发生类似的不愉快事件,作为本次代表团的团长,我觉得有义务提醒贵国。”

蒋方震绵里藏针的刺了一句,戈培尔极为老练,丝毫看不到尴尬。反而继续微笑道:“我想元首一定会很期待各位抵达柏林。”蒋方震淡淡道:“您提醒我了,总统先生委托我给贵国的元首希特勒总理带来了一份小小的礼物,我差点都忘记拿出来了。”

说着话蒋方震来到汤芗铭身边,嘀咕了几句之后,汤芗铭身边的通信兵立刻用电台呼叫。很快就看见码头上一艘怪模怪样的船发生了变化,平板一般的船头打开,咣当一声之后,厚厚的铁板落在码头上,紧接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响起,大地在微微的颤抖,一个巨大的钢铁堡垒压着厚厚的铁板,发出嘎嘎的声音,慢慢的开到码头上。

“天啊!长城三型坦克!我在南苑驾驶过这一种坦克。”鲍勃身边的古德里安发出一声惊呼,朝着坦克跑了过去。蒋方震低声用德语对戈培尔道:“长城四型坦克,我军现役坦克最新一款。这是一款中型坦克,全重34吨,装备75M加农炮,在公路上可以保持时速48公里,我们做过实验,三千公里没有发生大的故障。听说阿道夫元首很喜欢坦克,希望这个小礼物能让他满意。”

蒋方震此刻看似很愉快,实际上心里在流血啊。他是强烈反对向德国提供最新式坦克的主要军方人物。但是方剑雄坚持之下,蒋方震只好妥协。虽然方剑雄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是凭着过往的经验,蒋方震也知道他没安好心,只是心疼依旧。

雷德尔突然走上前道:“防长阁下,我更感兴趣的是那艘船,能上去看看么?”

蒋方震看了一眼汤芗铭,他上前笑道:“雷德尔将军既然喜欢,那就随意。作为友好国家,我们这一次来没打算对朋友隐瞒什么。其实这就是一款很普通的两栖登陆舰,从技术上来看,没有特别称道的地方,就是一艘很普通的货船改装而成。”

戈林在边上咬牙切齿,趁没人注意的时候对戈培尔道:“我觉得应该向中国人采购一些航空发动机,用于研究。”戈培尔面无表情的低声道:“不要报太多的幻想,中国人不是慈善家,他们来德国不会空手而回的。作为好朋友,我有必要提醒你,还是赶紧弄清楚新式飞机与中国人舰载机的差距吧。这才是你该干的事情。”

作为这一次码头欢迎仪式的主持人,戈培尔对戈林的突然发难虽然没说什么,但是内心相当的愤怒。事先一点招呼都没打就搞这种事情,真是欺人太甚。所以戈培尔在最后狠狠的刺了一句,就是想让戈林知道自己的愤怒。

一群德国人围着坦克在打量,蒋方震等人站在一边笑着聊自己的。

“德国人就这德行?没见过坦克么?”德国军官的老朋友夏享,说起自己的朋友,语气一点都不客气。刚才飞机较量的事情,看来是把他气到了。欢迎仪式刚进行一半,就闹出这么一档子事情来,谁的心里都不会舒服,被“朋友”轻视的怒火,当然要发泄。

“论科研能力和大规模生产能力,德国人在我们之上,他们差的是走在了后面。”负责来德国捞点好东西的段风,嘿嘿的笑了两声,语气也是憋着一股火。

“雨燕YH-1000的产量一直不高,武汉那边年产不过两千架。原因是发动机的工艺太麻烦,我们缺少高级熟练技工,现在武汉那边发动机生产,主要是德国移民和美国移民在负责。合金工厂是英国人在掌舵,我们还真没什么好得意的。再说空军,最新式的枭龙-5虽然是国产,开足马力每年也不过生产一千架。产量上不来的原因,还是因为一些合金需要进口,美国人卡的很死。空军服役的主力战机,武汉-寇蒂斯的鹰系列,华波集团的P系列,沈阳华德的斯图卡,哪一样我们能离开洋人的合作?”说话的是冯华,语气相当的沉重。

段风在一边没说话,实际上他才是对中国军工生产最清楚的。只要解决了发动机量产的问题,这些合资公司的流水线稍稍改装之后,就能作为枭龙-5型战机的生产线用。中国战机的生产的关键,就在于怎么解决发动机材料技术的问题。这方面德国人有相当的技术积累,这一次段风也就是奔着这个来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发动机的产量能提起来,新式发动机就能将现役的各种战机的性能提高一大截。解决了材料问题,中国就能量产大型飞机所需要的发动机。仅仅就设计而言,中国人的能力已经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

有一点蒋方震没猜错,方剑雄不会吃亏,拿出最新式的现役坦克作为诱饵,就是为了接下来换取德国在某些领域的尖端技术的谈判做铺垫。作为方总统的绝对心腹,段风深知方某人是一个固执的大空军主义者。至于说到坦克,最新式的坦克长城-6型已经完成样品,正在进行测试。这款长城-4型坦克,本质上是一款过渡产品,并没有大量服役。长城-6型坦克,才是未来中国机械化部队的主要装备。长城-6型坦克,可以说是长城-4型的全面升级版,还有一种重型坦克,目前还在研制之中。这种重型坦克,重量将达到六十吨,不过据说方总统不是很着急这种被命名为碾压者代号为NYZ-1型坦克,认为这种坦克能在五年后能投入实战就可以了。

身在总理府的希特勒很快就坐不住了,因为中国人带来了很多好东西。他们有最先进的主战坦克,他们还有性能优异的战斗机,还有至今德国人还没看见的雷达,还有一种全世界都想得到的新药。为了把这些好东西都弄到手,希特勒决定在总理府外再举行一次盛大的欢迎仪式,一表达他的诚意。当然,希特勒更为迫切的是,希望打破其在外交上孤立无援的境地,中国无疑是一个很不错的突破口。尤其是在获悉中国人的军事实力之后,希特勒觉得中国人已经具备了作为德意志盟友的本钱。

希特勒在柏林举行了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邀请国防部长蒋方震一道,检阅了重整军备之后的德军。在一片万岁声和举手礼之间,蒋方震看见的是一个疯狂的德国。检阅开始之后,蒋方震一直很仔细,当摆在后面出场的技术兵种出现后,蒋方震脸上的凝重慢慢的消失。很明显,正在通过的德国人的3号坦克,比起长城-4型来说,就是一个摆设。还有德国人装备的37战防炮,这玩意的威力估计都比不了国防军山地师装备的火箭筒。

德国人是不信邪的,在欢迎仪式之后的第二天,希特勒迫不及待的带上他的元帅和将军们,一起来到了某个秘密的基地,开始一次针对长城-4型坦克的测试。

测试的第一项,就是德制37战防炮攻击坦克的正面装甲,轰轰轰的炮声之后,除了给坦克留下几个白点,什么伤害都没造成。好吧,换一个角度,从侧面开炮。结果还是一样。希特勒一直没说话,呆呆的看着测试第二项越野能力的测试。毫无疑问,不用半个小时,所有之前抱有疑问的德国元帅和将军们都闭上了嘴巴。CH-4型坦克发动机强劲的马力,面对预先布置的各种障碍直接碾压,尤其是出色的爬坡能力,根本就不是德军现役的坦克能比的。75毫米炮的杀伤力测试,结果更是全面的超越德军的现役坦克。

长达三个小时的测试之后,之前不信邪的德军元帅和将军们,一个一个的面色如土时,鲍勃将军在这个适当的时候来了一句:“就在昨天,中国军方的一个朋友告诉我,苏联人正在研制一款类似的新型坦克。据说是苏联间谍窃取了一些中国军队现役坦克的情报,运气的是,CH-4型坦克是最新的。”

“好吧,中国人想要的东西,都可以谈。只要价格合适,都可以交换。我希望能得到中国人提供的雷达技术,还有新式战机的技术。如果中国人愿意提供这一款坦克的全部资料,我想谈判的过程会更加愉快,我们的技术人员,也不用为研究这种坦克耗费太多精力。”希特勒终于做出了妥协。

获悉很快中德之间的一些谈判正式开启,方剑雄在这个看来比较合适的时机,接见了来自大洋彼岸的总统特使霍普金斯、新任驻华大使赫尔利以及新任的美国总统中国事务顾问费舍尔。一番形式走完之后,霍普金斯很直接的表示:“尊敬的总统阁下,富兰克林非常担心最近中美关系发生的一些变化。他认为这些倾向,对于两国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方剑雄不等翻译说话,用颇为生硬的语气道:“我不能认同罗斯福总统的观点,中美之间的合作,一直建立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美国企业得到的是利润大头,中国企业得到的是利润的一小部分和一些发展所需的技术。为了这些技术,中国政府和企业做出了很大的让步。可是我们的美国朋友是怎么回报我们的付出和让步的呢?你们在材料技术方面卡我们的脖子,在石化技术上封锁中国的企业,在精密加工领域,美国企业甚至连好一点的机床都不愿意多卖一台给中国企业。中国的战机使用的航空煤油,八成需要从美国进口。中国空军现役的飞机,八成都是中美合资企业的产品,这些飞机所采用的发动机,九成需要从美国进口。中国海军最新式的战舰,所需要的一些关键材料和部件,全部都是从美国进口。我能不能这样理解,美国掐住了中国的技术咽喉!”

很直接,很不客气!方剑雄的话就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了虚伪的面具,直奔人心。

霍普金斯也好,赫尔利也罢,都没有预料到方剑雄会如此的直接,如此的干脆。两人面对这个问题,都需要时间考虑怎么回答,现场出人预料的陷入了死寂。RS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