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雪中送炭(1/1)

香江娱乐1978 !七十年代绝对是香港报业最繁荣的时期,巴掌大的港岛,同时拥有近七十家报纸。

如此多的报纸,自然就代表着强烈的行业竞争,做为行业龙头《明报》的当家人金庸给予了《诛仙》足够的重视,慕容延宇相信能得到金镛先生重视的《诛仙》绝对不会缺报纸连载,现在要的就是找到一家出价最高的报纸。

在香港除了《明报》自然是以《东方日报》和《星岛日报》销量紧随其后,甚至后面两家报纸的销量甚至能偶尔领先《明报》,对于销量位列三甲的报纸,同样是不缺优秀小说连载的,慕容延宇觉得如果把小说投到《东方日报》或者《星岛日报》最多也就算锦上添花,给自己的稿酬就算高于《明报》也很有限。

慕容延宇选择了并不起眼的《天天日报》,这家销量一般,但创业历史悠久的报纸。

《天天日报》刚换了新东家没多久,报纸销量一直都是半死不活,维持在两三万上下,基本上只砸钱不盈利,当下他们的要业务就是提高报纸的销量。

《天天日报》看来要比《明报》机警的多,慕容延宇刚打听编辑部在那里,就有位年轻人上来问道:“这位先生找我们总编有什么事吗?”

慕容延宇夸下海口道:“我有办法提高《天天日报》的销量,让《天天日报》的销量位居港岛第一。”

年轻人叫刘锦荣,是《天天日报》总裁的儿子,港大毕业,来自家报纸实习,一直想要证明自己的实力,绝对不是无所事事的富二代,听到慕容延宇这么说,虽然心里高兴,倒也没有失态,毕竟提高报纸销量,可不是说说而已。

刘锦荣见慕容延宇一脸自信,似乎不像是那类张口大话的人,有些拿不定注意,但急于想证明自己,犹豫了下说道:“你们跟我来吧?”

“麻烦了。”慕容延宇和陈钰莲跟着对方上了楼。

来到一间装修大气的办公室,上手坐着的是一位接近五十来岁的中年人,微微福,人很精神,手上正看着一份文件。

刘锦荣先走到那人身前说道:“老豆,这位先生说他有办法提高我们《天天日报》的销量。”

“咦。”自己这儿子不够沉稳呀,被人家一说,就带了进来,看了眼慕容延宇带着带着客套的笑容说道:“在下正是《天天日报》的总经理刘天九,听犬子说,你有办法提高《天天日报》的销量。”

“刘先生你好。”慕容延宇先用标准的国语向对方问好。

刘天九惊讶的看了一眼对方,香港很少有年轻人能把国语说的那么好的,这让本就是大6来的他心生好感,不像自己这儿子,国语都说不清楚。

“难得,难得....“慕容延宇国语说的那么好,他到没怀疑对方是从那边过来的,他本来就是大6人,手下也有不少大6同胞,很少有见像慕容延宇这么自信的内6人。

慕容延宇拿出《诛仙》的稿子,就放在办公桌上,说道:“刘先生,可以先看看这个。”

刘天九也没直接拒绝,翻开了稿子,开篇的仙侠介绍,就吸引住了他,接着往下看,大大有别与现下的武侠小说啊,但不得不说很精彩。

情节精彩纷呈,打斗描写标新立异,人物形象立体,再加上还是一部仙侠小说,绝对有大卖的可能。

一口气看完了看完了三万多的小说稿,刘天九才把目光移开,问到:“还不知道二位怎么称呼。”

“我叫慕容延宇,这是我的女朋友。”慕容延宇说道,原来那刘锦荣刚才就一直盯着陈钰莲看,他才加了那么一句。

陈钰莲面带笑容,这还是慕容延宇第一次当着别人的面承认她女朋友的身份,让她开心不已,明媚的双眼一眨也不眨的看着对方。

刘锦荣看的是一阵心碎,原来人家都有主了,唉,悲催的人生。

两人的关系刘天九也不在意,刚才只是礼节性的问候,他自然看的出来,两人是以慕容延宇为主,陈钰莲应该只是一个陪同的,他直接问道:“年轻人,这部《诛仙》是你的作品。”

慕容延宇笑道:“当然。”

刘天九向儿子吩咐道:“锦荣,你去把韩总编叫过来。”

刘锦荣应了一声向外走去。

刘天九又和慕容延宇客套了一番,称呼也从刘先生变成了刘叔,对方也直接称呼延宇,显得更亲切一些。

一会儿,刘锦荣和一位中年人走了进来,这位应该就是《天天日报》的韩总编了。

“阿礼,你过来看下这份小说稿,这绝对是难得的佳作。”刘天九其实是想让韩礼这个专业的总编,看看《诛仙》的小说稿,听听对方的意见。

看了一眼慕容延宇,不以为意,毛都没长齐的年轻人,能写的多好,随意的浏览着,除了一开始的随意,接下来惊讶和喜悦,能让金镛先生都爱不释手的小说,自然这位韩总编同样没话说。

“这真的是你的作品。”看完,还有些不可置信的说道。

“如假包换。”慕容延宇道。

“老板,一定要签下来,报纸的销量有希望了。”韩礼看着刘天九一脸激动的说道。

刘天九自然知道一部高质量的小说,可以给报纸销量带来的好处,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在《天天日报》上连载这部小说了,接下来就是稿酬了,示意韩礼可以接着往下谈了。

平伏了一下心情,韩礼直接说道:“年轻人,你既然愿意把小说带来给我们看,相信你也有意愿在我们《天天日报》上连载吧。”

“乐意之至。”慕容延宇问道:“就不知道稿酬怎么算。”

韩礼道:“千字5o元如何。”

慕容延宇笑道:“太低了。”

“不低了,慕容先生是没有名气的新作者,《明报》最多给3o元。”韩礼摇头说道。

“韩总编,你可能还不知道,《明报》给了我千字1oo元的稿酬,但我还是没答应。”慕容延宇直接把《明报》的稿酬报了出来。

“慕容先生,可不能信口雌黄呀。”韩礼,以为对方这是在故意抬高稿酬。

“是不是真的,你找人去问问就知道了,我没必要撒个一戳就穿的谎言。”慕容延宇反驳道,还有就是不知道为啥,被称呼慕容先生总有种怪怪的感觉,有种慕容复老爹的赶脚。

“这。”韩礼犹豫了,对方也不像胡口乱掐,看了眼刘天九,他有些没主意了。

“延宇啊,你看这样行不行,千字一百二十元,这绝对是香港小说家的顶尖稿酬了。”刘天九诚恳的说道。

“就只值,千字一百二十元吗?”慕容延宇没松口。

韩礼脸色先沉了下来:“慕容先生,不要得寸进尺,为一个新人开到千字12o元,绝对已经是破例了。”

慕容延宇仿佛没有听到他说的话,反而淡定的看着刘天九说道:“《天天日报》的近况,我想你们自己更清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报纸的销量在两三万上下起伏,如果现在有一部能和倪况,温端安相提并论的小说,《天天日报》的销量翻一番也不是难事,《明报》创办初期的情况你们肯定不陌生,最开始销量只有几千份,是后来随着金庸先生小说的不断连载,《明报》才能当之无愧的成为了港岛销量第一的报纸。”

他的一番话,说到了刘天九的痛处,他办报纸的初衷可不是这个,他在收购报纸后,花费3o多万港元遣散费解雇了许多没有能力老员工,并且高薪聘请优秀的编辑人才。说实话办报纸是个烧钱的生意,买下报纸的头半年,每月花费5o万;后半年,每月花费2o万,到现在盈利依然是遥遥无期,他苦呀。而慕容延宇的小说,让他看到了销量提高的曙光。

“延宇,你直接说你的要求好了。”只要不太过分,刘天九都打算答应,这家伙真的是直击他的软肋呀,看了看自己的儿子,在看了看慕容延宇,咋差距就这么大呢。

“连载的第一周,我们按千字12o元计算,很据《天天日报》第一周的销量来计算我的稿酬。”慕容延宇说出了自己思考后的想法。

“具体,说说看。”

“第一周的销量,在《天天日报》原销量的基础上,增加一万,就提高一百元的千字稿酬,一周以后的稿酬按销量来确定。”慕容延宇侃侃而谈。

最终刘天九还是答应了慕容延宇的要求,如果一周之后《天天日报》的销量能翻上一番,四百元的千字稿酬并不吃亏。

慕容延宇生怕刘天九反悔,当天就和对方签下了合同,白纸黑字,合约写清楚。

刘天九也为慕容延宇的小心谨慎,暗暗赞许,或许结交这样一位充满智慧的年轻人也不错,也算是为儿子建立个人脉,虽然只是第一天认识,但他有种此子绝非池中物的感觉。

最后又和总编商量了小说连载的细节,应慕容延宇的要求,作者就直接署名他的真名。

结算了自己第一批稿酬,三万三千字,一共四千元的稿酬。

慕容延宇怀揣着刚到手的稿酬,牵着陈钰莲的手从《天天日报》大楼出来,有些志得意满,一周后自己的稿酬只会更多。

一直出了《天天日报》大楼陈钰莲还有种恍如梦中的感觉,握着对方的手,显得有些不真实的问道:“延宇,你是作家了吧?”

“哈哈,当然是咯。”慕容延宇点头道。

这还是自己从小就认识的延宇吗?自己出来一年多了工资才一个月两三千,不演戏的时候就没收入,但他转眼就成了大作家,本想自己工作了,就可以多照顾他,但他显然更优秀,她也不嫉妒,心里为他开心,感到骄傲。

明眸善睐的双眼盯着意气风的慕容延宇看,怎也看不够,心里还有个声音在告诉陈钰莲,这就是她的男朋友,慕容延宇。

(希望大家的书评越到越好,最后大家如果对主角的第一部电影没啥意见,我就自己决定了)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