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不安生(1/1)

高俅不踢球 !王岳送高俅回府,因为早先王岳就是赵佶府上的侍卫统领,而高俅现在住的又是赵佶登基之前的府邸,因此王岳这一趟也算是轻车熟路,很快就带人将高俅送了回来。

如果是平时的话,高俅这样人事不知的被送回来,身上还一股子女人家的脂粉香,少不得要被赵玉儿等人给弄醒好好盘问一番。不过幸运的是,今天高俅回来有王岳相送,经过外人的口一解释,赵玉儿等人除了心疼高俅之外,却也没有了别的心思。

尤其是赵玉儿跟王岳其实也认识了好多年了,因此王岳的话这帮女孩子也没有丝毫的怀疑,一切事情进展的都十分顺利。

接下来的时间里,高俅便在家中好生休养起来,除了因为赵桓的事情入了一次皇宫,给其留下了一本自己随手在书房里面拿出来的《诗经》,至于说他能不能读的懂,这可就不是高俅能管得了的了。即使高俅已经答应教导赵桓,可是不说高俅自己有没有教导学生的经验,单说现在的赵桓,年纪太小了根本就没有办法学习,所以高俅还是本着‘偷懒’的行动方针应付了这件事。

当然面对赵佶的时候,高俅自然是不能够将实话说出来了,只是推说自己现在正在联系如何教导学生,那个被自己带在身边的少年王麟便是他的‘试验品’。

自然这也不是假话,毕竟王麟也确实是高俅的学生,即使说现在很多时间王麟都是在自己看书,偶尔高俅才会集中替其解答一次问题。不过王麟毕竟已经不是那种什么事情都不懂的小孩子了,这样让其自学其实比让高俅这个半吊子来教导他更加有效。

吐蕃诸多部族迁移的事情依旧在继续,曾布这边查处京城禁军的事情也进展神速,才过了半个月的时间,基本上已经将京畿禁军大部分的将领都给抓了起来。而在这一次的事情之中,高俅才真正知道了京畿附近有多少禁军——九万!仅仅只有九万!

并且这九万人里面还包括这服兵役长达三十多年的老兵和年纪不过十二三岁的新兵!病的人倒是没有多少,因为缺少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哪怕上面的那些官员再怎么贪污,分到这些士卒手中的也是比原来要多上一些的,因此这些士卒的身体其实还是不错的。

当这些资料全都摆到了赵佶的桌案上之后,赵佶的脸已经黑的跟锅底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了。老百姓口中的‘八十万禁军’,就算有大部分都驻守在外面,可是京畿部分留下的禁军也该在二十万乃至三十万之多,可是现在的情况,却是任谁看了都是后背发凉,靠这样的禁军守卫东京,真的能起到一丝一毫的抵挡作用吗?赵佶的心里面知道,这根本就是异想天开。

不顾高俅称病不朝,赵佶直接让王岳带着人将高俅从家里面给抬到了自己的书房之中,而书房之中除了赵佶之外,还有老神神在在的韩忠彦,满头大汗的曾布,以及跟在一边等候的王厚等人。

“呦!几位都在啊!”笑着跟韩忠彦等人打了声招呼,高俅靠坐在了曾布旁边的椅子上,“微臣身体有恙,不便起身行礼,还望皇上恕罪!”

不是高俅太过放荡,只不过现在高俅心里面也有点不痛快,本来在家里待的好好的,正在逗蝶儿,谁知道直接冲进来一大帮子五大三粗的壮汉,扛起自己就跑,如果不是认识领头的王岳,高俅甚至都想让张千带着人上来火并了,这都哪跟哪儿啊!

“行了!别在这跟朕说你那些废话!看看这些吧!”

没有搭理高俅,赵佶随手将自己面前的一本奏折递给了身边的小太监。

然后小太监双手接过奏折,送到了高俅的面前。

“怎么了这是?有事啊!”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高俅也没有继续耍自己的小脾气,满含疑惑地看了赵佶一眼之后,翻开了手中的奏折,“唔~,原来是京畿禁军的现状?这不是挺好的吗?老弱……没有病残,还有九万人,这不是挺好的吗?怎么了?”

“没有病残……每年那么多的财物拨下去,怎么可能会有生病的?还有你说的那什么‘残’,京畿附近的禁军都多少年没有经历过战事了,哪里来的残啊?现在禁军就这九万人,真正能用的,能有一半就不错了,这种情况,还怎么继续下去啊!?”

赵佶一边拍着桌子,一边大声喊着。

“哎~,皇上,别那么激动嘛!兵贵精不贵多,虽然这句话说得比较片面,但也还是有那么一些道理的。京畿附近的禁军又不是非要跟人拼死一战,有几万人其实也就够了。就算真到了用上这几万人的时候,只要这几万人能挣到各地援兵赶到,那不就结了?对于这件事情,王厚王大人应该知道该怎么做才对吧?”

轻轻地合上了奏折,后面的内容高俅也懒得看下去了,在他看来,就为了这种事情完全没有必要叫自己来嘛!

“王厚是跟朕说过这件事情,不过京畿附近的禁军原本的建制至少在二十万人之上,现在剩下几万人,这也差的太多了啊!你让朕如何能安心?”

赵佶满脸的忧愁,事情也确实像他说的那样,二十万变几万,这谁都是接受不了的,尤其是这些士卒还是用来保护他的,哪怕是老弱病残,但是数量多了也是让人安心的,可如果人数太少,哪怕全都是精兵,那赵佶也是食不知味、寝不安席。

“这个事儿……不太好办啊!征兵得有个由头,不能说兵营里面人少了就开始征兵,如此一来,闹得跟我大宋要亡国……咳咳!那什么,要面临危急关头一般,怕是会动摇人心啊!”

思前想后,高俅还真的没什么好主意了,让赵佶不扩军那是不可能的,可是想要扩军,必然要征兵,但是征兵又会动摇社会安定,社会一不安定赵佶肯定又会想着扩军,简直跟死循环一样,完成让人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

“唉!高大人所说,确实也是我等一直所担心的。禁军之中存在问题,这个大家其实都是知道一些的,可是任谁也不知道禁军已经糜烂成了这个样子,怎么处理,确实让人左右为难啊!”

曾布叹了口气,对于此时面对的困境也很是无奈,自己都已经这个岁数了,虽然还有心更进一步,不过说起来也不会再在官场之上待几年了,如此情况下,还要处理这种棘手的事情,怎么也不可能开心的起来。

‘嗒嗒’的轻响声响起,赵佶的手指轻敲桌案,扫视了一眼在场的所有人,然后叹了口气,“唉!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吗?”

“……皇上,办法倒不是没有,只不过可能有些不大妥当!”

本来躲在一边角落之中的蔡京,不知道什么时候挤了出来,满脸谨慎地小声说了一句。

“不大妥当就不要说了!”

对于蔡京,高俅本能的就有一种厌恶感,此时看见他站了出来,直接开口嘲讽起来。

“行了,高俅,你要是没有主意就先安静一会儿吧!蔡京,你有什么办法?说来听听!”

本来都已经没有主意了,赵佶也就没有顾忌那么多,准备听听蔡京是如何说的了。

“唔~,皇上的担心其实不是没有道理的,不过微臣以为,既然在我大宋境内找不到办法,那不如将目光放在我大宋之外,未必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不知道是蔡京还没想好主意,还是故意要卖关子,总之他是没有直接说出什么办法来,反而是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

不过仅凭着这些,高球却是已经听明白了,‘啪’的一声响,他拍在了自己座椅的扶手上,紧跟着怒喝道:“蔡京,你是觉得我大宋现如今太过安定了,所以想要给我大宋添点麻烦是不是?”

“高俅,你这是怎么了?难道你已经知道蔡京要说什么了?”

狐疑地看了高俅一眼,赵佶不免猜测起来,毕竟不管怎么看,高俅的反应都实在是太过反常了。

“我……”

高俅愣了一下,却是不知道该如何跟赵佶解释这件事情。

其实蔡京所言,高俅又怎么可能不明白呢?将国内的矛盾转移到国外去,这正是二战期间那个臭名昭著的国家所做的事情,可是现如今大宋朝根本就没有必要如此,胡乱出主意,那才是最要命的事情。

“怎么了?高俅,你倒是说话啊!”

等了一会,赵佶还是没有从高俅的口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不免有些着急了,开口催促起来。

“唉~!这件事情比较难办,只能是从长计议,征兵的事情不是不能做,只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用大宋的安定为代价。先操练现有的这些人,兵员的事情,慢慢会得到解决的。”

高俅没有正面回答赵佶的问题,不过也渐渐想起了一些事情。

为什么大宋征兵困难?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跟大宋重文轻武的风气有关,哪怕是折彦质这样世代的将门之家,在文臣面前也是越来越抬不起头来,而这种情况下,想要征兵,又哪里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呢?

如果说能够将这种风气扭转过来,那事情一定能很好的得到解决。只是这种话说出来实在是太过得罪人了,高俅实在是不愿意成为众矢之的,所以也只能装作不知道了。

“慢慢的会得到解决的,可是朕有些等不了啊!”

赵佶摇了摇头,他又何尝不知道这件事情不能操之过急,可是知道是一回事,可是落到自己的身上,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等不了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了啊!大宋禁军的问题积弊百年,想要在一朝一夕便解决,显然是不太实际的,不过好在上四军的建制完整,京畿的禁军整改之后就算不能跟最初的军力相比,可是也能抵得上十之三四了,到时候京畿附近的驻地分布重新挑选,不再分到各个县里面去也就是了。”

除了劝说,高俅确实也没有其他能做的了,他毕竟只是一个人,不是一个神仙。

“呵!早知如此,还不如不知道的好,最起码那样朕还能开开心心过几天的安生日子,哪像现在,还要为了这些事情发愁!”

苦笑一声,赵佶也开始发起牢骚来。

“皇上,此言差矣!事情总是需要解决的,讳疾忌医可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现在虽然看似举步维艰,但实则是一个好的开始啊!”

一直闭目养神的韩忠彦,突然间开口,安慰起了赵佶来。

“韩老大人说的是,不过每当朕想到这件事的时候,总是会越发的不安啊!”道理其实人人都懂,可是懂是没有任何用处的,赵佶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道:“算了,此事暂且搁置,京畿禁军的九万人就先交给王厚,尽可能的给朕将这些人训练的好一些吧!”

“是!皇上!”

王厚头一低,答应下来。

“嗯!既然如此,那没什么事情的话,诸位就先回去吧,朕想一个人静一静!”

召集了一大帮人前来,到最后却是什么都没有讨论出来,这让赵佶多少有些灰心丧气。

不过就在赵佶的话音刚落,蔡京突然站了出来,朗声说道:“启禀皇上,微臣有事启奏!”

“嗯?你还有什么事情?”

赵佶皱了下眉,显然对蔡京的出现有那么一些不满,而且他又用不好跟人假以辞色,因此脸色多少有些不好看。

“启禀皇上,殿前司都指挥使胆大妄为、结党营私,实在应该严加惩处,还望皇上明察!”

说着话,蔡京从衣袖之中抽出了一封奏折,上前两步,交到了赵佶身边的小太监手里。

本来正准备要走的众人,看到这幅场景便站住了,准备看看蔡京这是打算要做什么。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