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时代的灰烬(1/1)

大不列颠是一个人杰地灵之地,不然为什么会有法国的电影人,德国的企业家来到这里?艾伦威尔逊一个外交官,接待一下是并不过分的。

岁月催人老,和颜值巅峰时期相比,一些贵客可能不在这么风华绝代。但这并不是嫌弃的理由,相处时间长了,总是有些感情存在的,不谈风月谈谈育儿也是可以的。

接待了一圈外国友人,艾伦威尔逊拖着疲惫的身影找到了马金斯,他总要留给自己一些时间,马金斯见到老友一身疲态,也不由得咧嘴道,“我有时候都怀疑,你的工资是不是比别人高?”

“何以见得?”拧开保温杯喝了一口枸杞,艾伦威尔逊舔了舔嘴唇反问。

“不然你没有理由这么拼命的。”马金斯满脸不解,“你一年时间有一半在国外吧?似乎随时都很忙碌,这已经不是勤奋可以解释的了。”

“人总要为选择付出代价。”艾伦威尔逊没头没尾的说了一句,马金斯点头,他认为艾伦威尔逊说的是外交工作。

其实根本不是,艾伦威尔逊说的是当年年轻力壮的时候,不自量力看到豪车就想试驾。

时至今日也谈不上后悔,身体是疲劳了一点,但好在精神上的愉悦可以冲淡身体疲惫。再怎么说,这都是经典车型,他也不亏。

艾伦威尔逊可以把疲态推卸到去非洲水土不服,糊弄过了这个话题,询问马金斯现在的工作有什么有意思的事。

内政部也是传统上位高权重的三大部之一,比起财政部和外交部,内政部处理的事情就多种多样。

“国内造船业似乎遇到了一些瓶颈。”马金斯想了一下耸耸肩道,“造船业的日子不如以前好过了,现在订单不如前几年多,利润也没法比了。”

“这样?”艾伦威尔逊挎着脸点了点头,没想到这么快,世界第一造船强国都碰到了麻烦?没错,如果算上民用造船的话,英国造船业是比美国要强大的存在。

从战后英国有一半的年份,造船总吨位是超过美国的,而另外一半的年份在美国后面。

英国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水利条件使得船舶在人们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进而带动了造船业的兴起。英国造船业的兴起与英国的政治环境有关,一方面表现在政府对军舰建造的大力支持,带动了造船业技术和规模的发展。

表现在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刺激了作为载体的船舶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突出,从而促进了造船业的发展。

此外,英国造船业的发展有着自身的产业优势,其在船舶规模、船舶动力、建造专门化、组织形式和主顾关系上处于领先地位。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主导地位受到来自其他国家的挑战,尽管出现某一方面被别国超越的现象,但总体而言仍能维持住世界第一大造船国的地位。

事实上战后英国首先恢复的就是造船业,把美国的自由轮踩在脚下,在下水吨位上常年超过美国,按照历史应该是苏伊士运河战争,造成了英国造船业的第一次困难。

但根本原因还是英国对皇家海军不再投入,导致造船业不再有军事订单维持。相反美国虽然也开始出现民用造船衰败,但一直用军事订单一直未美国造船业续命。

美国的办法也不是没有后遗症,那就是后世美国的军舰单价已经是一个天价。

艾伦威尔逊本以为英国皇家海军现在正常更新换代,对造船业是一个利好,但现在看来也就是多把繁荣维持了几年,英国造船业还是碰到了天花板。

“你不会在想着产业转移吧?”马金斯看到老友一副沉思的模样,直接道,“我带你去一个地方转转。”

“没有,什么地方?”艾伦威尔逊被打断了思路,说出了前言不搭后语的话。

“到了你就知道了。”马金斯笑了笑,直接拽着艾伦威尔逊上车,两人的目的地是英国本土最后一家纺织工厂,同时也是一家染料工厂,后者比较重要,不然单纯的纺织厂,估计现在也已经被关闭了。

路程不远不近,但已经出了伦敦的范围,还没进去,就能听见离心机近乎呻吟的脱水声响遍了整个大厅,象针刺一样钻进了监视着工作进程、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机器上的工人们的筋骨里,猛烈地碰撞着接近器上象旗帜一般飘荡着的彩色布料。

两人出现在一间厂房里。这里有一些矮小机器,用来印染供男装用的黑色布料。

白昼之光通过千百个窗子照了进来,给这间厂房里的黑色汽雾和工人们身上涂上了一层浅绿色。

工人们挽着两只手,象石柱子那样站着,一动也不动,注视着机器。千百米布料在这里通过时,可以十分均匀地被染上从机器里喷射出来的、泡沫状的黑颜料。

墙壁在不停地抖动,工厂以其全副精力投入了工作。靠墙安装的一台升降机使大厅和它上面的四层楼发生直接的联系。

机器低沉的轰隆声在大厅里不断回响。升降机不是将一批小车、货物和人运上另一层楼,就是把另一批人和货在大厅里卸下。

“有什么感触没有?”马金斯小声询问着艾伦威尔逊,让其对眼前的景象做出评价。

“没什么感触,落后产业本来就应该被淘汰。”

艾伦威尔逊不咸不淡的开口,不过因为此地环境特殊,如果不想挨揍的话,他必然要把声量控制一下,“没有利润的产业强硬保留自然是毫无必要,要么就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但纺织业可是相当古老的产业了,如果有办法创新,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一步。”

为了防止意外发生,什么炼钢、机械制造倒是有必要保留,这纺织业?保留下来做什么,八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

英国有彗星客机,完全没必要这么干,只要别出现离谱的错误,波音就算以后能占据上风,没个几十年也也是别想太多。

“政府对失业率可是极为看重,纺织业这么做不是不行,但造船业要是这么干。你可要知道造船业在英国的地位是什么。”马金斯苦笑一声道,“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单纯的带你来看看,即将从英国消失的纺织业。”

“既然来了,看看时代的灰烬也好。”艾伦威尔逊斜眼看了一眼老友,不慌不忙的道,“世界上没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不能什么事情都逆势而上。”

“你不是最愿意身处逆境么?”马金斯呵呵一笑评价着,“有你这样的外交部常务次长,我看外交大臣都没什么工作了。”

“没有我,大臣也没工作,首相喜欢指导外交上的工作。”艾伦威尔逊也不是针对麦克米伦,这只不过是一个在明显不过的事实。艾登和尼赫鲁就差,没亲自把外交大臣的职位兼上,彻底让麦克米伦靠边站。

不然艾伦威尔逊怎么提议,外交部和英联邦事务部合并,麦克米伦怎么这么上心呢?

也真是外交上没有他发挥的余地,才想着换一个赛道重新出发,首相喜欢外交舞台施展才华,他这个外交大臣没事和英联邦国家接触接触总可以吧?

两个白厅资深的官员,就在燃料车间,体会一把领导视察工作的待遇。当然这一家企业主要是给马金斯面子,他这个外交部常务次长没这么大的脸面。

浑浊的日光透过被蒙上一层汽雾的十分肮脏的窗玻璃射进来,将机器和人们的相貌照得更清楚了。大厅里,在淡绿色的昼光的照耀下,可以看到一条条长长的红色汽雾来回飘游,它们仿佛在汽灯的光晕上撒上了一层尘土。

人和机器都好象处于尚未清醒的状态,好象一些被运动中产生的可怕的强力所控制的幻影,好象一束束的破烂和一堆堆的灰土被搅在一起后,扔进了不断翻腾和咆哮着的旋涡里。

艾伦威尔逊捂着鼻子,他觉得人在这种环境下工作时间长肯定会影响健康,后果比他没事带着人坐火箭要严重的多,这间工厂都没保留的必要,应该转移出去。

唐宁街十号,首相艾登听完麦克米伦的话,陷入了深深地思考当中,身为首相他是不是过于干涉外交事务了,麦克米伦是否在因此不满,才提出合并部门的建议?

不过自从邓肯死后,保守党确实缺少了一大势力的领头者,直接答应麦克米伦会不会破坏党内的平衡?

实不相瞒!此时此刻的艾登,正在考虑的问题是麦克米伦是否可靠。有没有窥视神器的想法。

英国是选举是选党派,党魁自动成为首相,因为内部分裂在任首相被拉下马,并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这和美国不同。

“哈罗德,邓肯才走没多久,现在就合并英联邦事务部的话,可能会有些问题。”艾登没有直接答应下来,“等到六方会谈有了一个结果,我们在考虑这件事怎么样?总是要顾忌一下丘吉尔的想法,不是么?”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