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六章 毕节求援(1/1)

听了张仲谋的问话,张成脸上有些无奈。

说实话,他的心里面也没有底,可是在现在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退路。如果守不住的话,死路一条。

除了这一条路之外,没有其他的选择。

张成看着张仲谋,有些担心的说道:“这里太危险了,刀箭不长眼,大人还是先下去吧?总之,只要毕节城还在,我就会与毕节城共存亡。”

张仲谋看着张成,有些无奈,这话还用说吗?

如果丢了毕节城,回去之后也没好果子吃,搞不好就会被直接砍头,还不如在这里战死。在这里战死还能留一个体面。

不过自己战死的可能性不大,于是张仲谋发狠说道:“我就在城下。如果破城,我会第一时间自尽,为陛下尽忠、为大明尽忠。你要是先上了黄泉路,记得走慢一点,咱们路上也能做个伴。”

看了一眼张仲谋,张成用力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好,卑职陪着大人。”

听了张成这话,张仲谋一笑,便转身向城里的草棚子走了下去。

张仲谋和张成两人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只能派人去求援,自己在这里死守。

城外的叛军已经朝着城墙冲了过来。

张成伸手拔出了腰间的刀,目光灼灼的高举着大刀说道:“兄弟们,其他的话我就不说了。如果我们不能守住毕节城,叛军攻破了城池,我们死路一条!”

“今天,我在这里不说什么家国大义,我只说一句话,我们要活下去!”

“在南疆这个地方,我们艰苦的驻守,不是为了让这帮杂碎剁了我们的脑袋,而是要剁了他们的脑袋!传令下去,剁了脑袋的记着留着,回头我就给你们请功。”

周围的人有的答应了一声,有的没答应,他们的目光都紧紧的盯着冲上来的叛军,手中紧紧地握着刀剑。

对于张成的话,他们的心里面是赞成的,也很清楚,一旦这一战打败了,毕节城被攻破,自己这些人就死路一条。

城下。

安邦彦看着自己的人冲到了城墙脚下时,脸上露出了志在必得的笑容。

只要能够拿下毕节城,就能为自己成为罗甸大王打开了通路。相信毕节城根本就不可能在猛烈持续的攻击下顶太久,他们没那么多人,自己肯定能够很轻松的拿下。

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就在毕节城号令一下,周围的土司肯定都跟着自己干。想到未来美好的前景,安邦彦怎么能不兴奋?

安邦彦早就已经派人去联络各地的土司了,只要自己拿下毕节城,这些土司肯定会出兵来助战。

安邦彦看到手下在架云梯,一个个士卒爬着梯子上城头。

而明军弓箭、石头不要钱一样的往下砸。

双方没有什么太多的废话,也没有试探,上来就玩了命。

在这样的情况下,战损瞬间就出来了。

安邦彦的手下,就像下饺子一样从云梯上掉下来,只有少数还能勉强站得起来的。云梯上到处是粘稠的鲜血,有些人踩着差点滑倒。

城头上的明军,则是大声呼喊着守城。一旦有人被弓箭射中,直接就躺倒在地上;有的甚至直接从城头上堕落了下去。一空出位置,便有人迅速地补上空缺。

很快安邦彦的人就冲上了城头,毕竟毕节城并没有那么高,根本为城头上的明军提供供不了太大的战略纵深。

张成狰狞着脸,挥舞着刀砍倒了一个刚刚爬上来的叛军,同时呼叫着手下往前冲,把冲上来的人压下去。

张成作为武将,他很清楚事情的重要性。

攻城的第一波肯定是士气最猛的时候,如果能够把他们给压下去,那么他们第二波就不会这么猛,到了第三波就有可能泄气。

如果能够坚守几天,那么攻城的人在面对巨大损失的时候,就会下意识的怯懦。如此自己才能够守得住。

事实上,第一波如果打不下去,也没有以后了。

城头上的明军咬着牙、红着眼睛,朝着叛贼厮杀了过去。

一时之间,喊杀声震天。

张成亲自带着人在城头上冲杀,哪里有叛军冲了上来,他就在哪里坚守。

这一场厮杀整整持续了大半个时辰,冲上城头的人全部被绞杀干净了。

一边冲杀着,张成一边招呼人放火。

他们将火油顺着梯子倒下去,然后把梯子给点着,让那些叛军没有办法再向上爬。

“放火!放火!”张成大声的喊着,同时挥舞着手中的刀。

“那边压下去!把金汤端上来,倒下去让他们尝一尝!”张成大声的呼喊指挥。

坚持了很久之后,叛军终于退了下去。

看着退下城头的叛军,张成松了一口气,不过也只是暂时松一口气而已,因为他也明白这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

等到叛军退下去之后,张成也不敢有丝毫的松懈。他一边指挥人给伤员治伤,一边让人把战死的兄弟抬下去。

虽然有很多熟悉的人战死了,可是现在也不是哀痛的时候。同时把城头上敌人的尸体顺着城头扔下去,让他们落在城下。一方面可以震慑敌人,另外一方面可以阻敌。

等到尸体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等叛军冲上来也可以放火,把尸体引燃阻止他们前进。当然了,这也是最后不得不用的招数。

因为焚烧尸体也会烘烤城墙,对城墙也不利,甚至有可能会把城墙给烧塌。这一招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绝对不能够使用的。

随着战场被清理出来,张成的脸色不是很好看。

这个时候,张仲谋也从城下面走了上来。他来到张成的身边,问道:“没事吧?”

“回大人,没事。”张成摇了摇头说道。

不过他的脸上有些沮丧,有些迟疑的说道:“刚刚那一轮,我们战死了七百多人,重伤四百多人,轻伤的就更多了。”

“城中一共只有五千士卒,如果再打几次的话,我们撑不住了。大人,要让城中的青壮上来守城了。”张成看着张仲谋,语气有些低沉的说道。

张仲谋也没想到这么快就顶不住了,只不过才打了第一轮而已,这就要发动青壮守城了吗?

可是张仲谋也知道,这是万不得已才要做的事情,既然张成在现在提出来了,那就真的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了。

城外,敌军阵营里。

安邦彦此时的脸色也不是很好看,刚刚这一轮冲锋,他居然损失了三千多人,这种损失也实在太大了。

他没想到明军居然如此坚挺,一个毕节城而已,不过他也损失得起。

看着毕节城,安邦彦说道:“换人,再派人上。”

“我就不信了。他们能够抵得住一波,他们能够抵得住另外一波?上去上去,多打几次就打下来了。”

事实上,安邦彦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用这种办法来攻打毕节城。

毕节城是一个小城,坚守是不存在的。只要自己舍得牺牲,肯定能够把他们给打下来。

只有打下毕节城,让其他的土司看到希望,他们才会跟着自己干。所以现在不是退的时候,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

听了安邦彦的话,便有人集结队伍,再一次向毕节城发起了冲锋。

他们挥舞着刀嗷嗷叫的往上冲。

在距离毕节城百里之外,袁可立正带着人往前走。在他的身边是李标和张彦芳。

这一路急行军,张彦芳感觉还可以。

可是李标却有些撑不住了,胡子乱了,脸上也憔悴了不少,坐在马上,整个人似乎有些坐不稳的样子。

反倒是上了年纪的袁可立此时似乎没有什么感觉。

袁可立打马来到李标的身边,有些无奈的说道:“不行就不要硬撑了。早就让你回贵阳,你非要跟着来。”

李标有些无奈的说道:“这是上了年纪,身子骨没那么硬朗了。可下官还是想跟着,下官能坚持。”

袁可立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行吧。”

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劝说李标。

事实上,李标觉得自己不跟着不行。他其实在担心袁可立。没错,他就是在担心袁可立。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相处,李标认识到了一件事情。无论是袁可立还是刚走的那个孙传庭,他们其实并不知道安邦彦会造反。

虽然前面说出了很多理由,但是他们的心里也不敢肯定。之所以分兵派人过来,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邦彦是一个不稳定的人。

一旦大军入了四川,安邦彦如果造反的话,那么贵州就会出问题。在袁可立和孙传庭这里,贵州是一定不可以出问题的,所以安邦彦就成了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袁可立带着人到这里来,与其说是怕安邦彦造反,不如说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至于解决的办法,李标其实也已想得到。

简单一点的,安邦彦没有造反的心思,那就跟着走吧。手下留下,把你的人带走了,甚至是把你给拆分掉,直到觉得没有威胁了才会终止。

至于难一点的,那就是安邦彦造反,直接把他给杀了。这才是李标担心的事情,他觉得安邦彦不会乖乖的听话。

如果自己这边稍稍做的过分了一些,安邦彦肯定会造反。收拾了安邦彦之后,肯定会留下一堆烂摊子。

到时候孙传庭和袁可立立下了大功,拍拍屁股走了。这个烂摊子还不是他李标的?

到时候怎么办?

所以李标要跟着来,如果袁可立做什么太过的事情,可以拦一拦。

如果安邦彦造反了,他也希望袁可立能够不把这件事情扩大化。不然的话,以后这边的事情就不好办了。

袁可立虽然多少能够猜到一点李标的想法,但是他不在乎。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袁可立知道李标的想法是对的。

自己就是来消除威胁的,安邦彦这一次必须要收拾,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这件事情不关乎对错,只关乎立场。

正在袁可立琢磨的时候,前面突然就乱了似的。随后有人打马,快速的向这边跑了过来。

看着来的人,袁可立皱着眉头。

风尘仆仆的人,这摆明了是来报信的。

这人来到袁可立和李标的面前,直接在马上行礼道:“大人,安邦彦造反了!他现在正在围攻毕节,毕节已经派出人来求援了。”

“具体说说。”袁可立沉着脸,点了点头说道。

事情果然和孙传庭说的一样,安邦彦等不及了,甚至都没等到遵义的消息传来,他就已经举旗造反了。

看来这一次要打仗了。

那人连忙说道:“安邦彦率领数万大军围攻毕节,毕节怕是坚持不了多久。”

袁可立看了一眼身侧的张彦芳,说道:“传令下去,全军加速,明天一定要赶到毕节。另外告诉所有人,就说安邦彦造反了。”

这话倒是让张彦芳有些迟疑,他说道:“大人,现在说出去会不会影响军心?”

事实上,即便这些人是自己的手下,张彦芳的心里面也没有什么底气。原因很简单,他对自己的手下没信心,这些人听到打仗说不定会跑。

好多人上有老下有小的,没人愿意在这里丢命。平日里让他们当兵吃饷,他们没什么问题;真的和反贼去拼命作战,这些人不会太愿意的。

毕竟军饷也没那么多,活着才有前途,不是吗?

袁可立看了一眼张彦芳,没有说话。

一边的李标也是一脸的担心,他之所以不太赞成袁可立的想法,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手下的兵是什么情况。

如果自己手上的兵和京城来的那些一样,那自己有信心。

别说带着三万人来了,光是带着那五千人自己就有信心干掉安邦彦。可是它不是啊!

于是李标也看向了袁可立,希望他能想点办法。

事实上,李标是抱有侥幸心理的,如果安邦彦没那么快造反呢?

所以李标没有和袁可立说士卒的事情。

袁可立倒是不慌不忙,他经验这么丰富,早就想到了。

当年号称不败的戚少保,那领着上万人去打倭寇。结果被人家一千多人打得鬼哭狼嚎的,为什么呀?

还不是因为见到倭寇,那些兵就跑了。

所以戚少保要自己练兵,这才有了大名鼎鼎的戚家军,才有了大名鼎鼎的浙兵。

眼下这个情况,当然没有时间给袁可立来练兵。可是袁可立也能解决这个问题,他早就想到了。

要知道这里可是西南,不是戚继光带着的那些少爷兵。这里的民风可是彪悍的很,这里的明军也一样。

他们战斗力不行,并不是真的不行,只是不愿意打、不愿意卖命,仅此而已。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