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别离(1/1)

第五十六章 别离

案首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能考到的?

封锦如果有这样的聪明,恐怕早就崭露头角了吧?

虽然说到了乡试、会试,就没有所谓的人情了,从入考场到批卷,都有固定的规矩,即使贵为主考,也不好大动手脚。

但院试这样的低层考试,案首却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考学政的喜恶。

当然,这所谓的好恶里有没有掺杂人情,那就是谁也说不清的事了……不过这些年来,院试得中案首的秀才,多半家中与主考都有那么一星半点的联系,就算考前没有,考后说不定也都会有。

在杨家生活了这么久,这点事,七娘子还是知道的。

就好比陕西,这么多年来就没有让外姓人拿过案首,每年的案首非杨即桂……要说这里面没有猫腻,谁信?

封锦就算再惊才绝艳,也不能跨越这里头的潜规则吧。

是谁在这里头起了作用呢?

七娘子就多了一重心事。

不过,封锦得中案首,终究是件好事。

她就笑着进了西里间。

五娘子正和六娘子、九哥议论权仲白。

“……在京里也曾遇到过权家的太太、奶奶们。”五娘子去了一趟京城,倒是长了不少见识。“不愧是皇室宗亲,浑身上下的做派,不是咱们寻常来往的这几家官眷能比的。”

“比咱们家的人又如何?”六娘子眼底就闪烁起了光彩。

女人,上到老、下到小,就没有不喜欢八卦的。

五娘子笑了笑。“要看和谁比了。”她就不经意地流露出了几分优越。“京里的人家,架子摆得大,说到底子,又哪里有地方上雄厚。”

这道理大家也都明白,京中位份尊、油水少,地方上离皇上远,油水足,以大老爷刚出仕时的家底,如果是在京里熬资历,恐怕现在杨家还是一穷二白。

九哥夸奖权仲白,“行动潇洒,有魏晋遗风。”

“权家毕竟又和寻常勋贵不同!权二少爷的外婆是义宁大长公主……从小也是锦衣玉食、养尊处优。”五娘子就说起了在京里的见闻,“据说皇上很喜欢权二少爷,时常招到宫中陪伴,还亲口称赞‘吾家无数子弟,不若权府仲白’。”

能得到皇上的亲口称许,那是天大的荣耀。

“听说权二少爷已是定了门很好的亲事!”六娘子也道,“我在母亲跟前的时候,听李太太和她提起,说是达家的三小姐。”

达家是惠妃的娘家,这些年来风头很劲,和权家结亲,倒也不稀奇。

两家走得本来就近……

“这就不清楚了。”五娘子看来也不大熟悉权家的私事。“权家平时很少出来走动,我在京里那么久,只见过权太太一次。不过,以小神医的名头,恐怕说的人家门第低了,也配不上他的才气。”

能得到圣眷,将来权仲白不管是做什么,都有格外的助力,就算继承不了权家的爵位,讨个恩荫却是不难的。他人又生得一表人才,怎么会没有人家想和他结亲?

七娘子心底就有了微微的怅惘。

一时间又想到了权仲白的叮嘱。

尽管他和杨家没有特别的交情,与自己这个庶女,更是毫无瓜葛。

但说话时的关心与同情,却是那样的真挚!

好像自己的委屈与无奈,无须一言一语,他都能体会得到一样。

七娘子就有些出神。

九哥看在眼里,就不动声色地转了话题。

“都二十四、二十五了,还没能见到姐夫!难不成真要到婚礼当天,才能见他一面吗。”

五娘子和六娘子都咯咯地笑了起来。

“你这次怕是见不到了,二姐夫也就是当天来迎亲时,我们能隔着窗子偷看几眼。”

五娘子以下的几个女儿家还小,可以隔着窗子看看热闹,认一认姐夫的长相。

六娘子又叹了口气,“咱们家兄弟少,喜事也办得冷清,九哥起不来床,只好让表少爷去摆拦门酒!”

“若是表哥也不在,就连摆拦门酒的人都没有了。”五娘子也道,“人少就是不热闹,上回李家嫁女儿,娘带了我去吃喜酒,二十多个兄弟姐妹聚在一起摆拦门酒,把姑爷吓得面色煞白,喝得东歪西倒。”

江南风俗,不论贵贱,成婚时都要为新姑爷摆拦门酒,这摆酒也有讲究,有的小舅子捉狭,摆酒也是错落有致,这碗甜那碗酸,这碗烈那碗淡,姑爷必须面不改色连尽若干碗,才算是诚心娶亲。也有些人家高雅些,一边饮酒,还要一边吟诗作赋,显露才华,种种不一而足。

“大姐姐成亲时,也是九哥拦门?”七娘子不由有些讶异。

初娘子成亲时九哥才五岁,恐怕无法胜任拦门的工作。

“当时是从李家借了十郎、十一郎与十二郎,陪在九哥身边!”五娘子咯咯地笑,“谁知道几个小冤家,见了酒个个眼睛放光,趁人不注意,四个人倒是喝了七八碗,一个个红了脸大着舌头,也不知道是谁拦谁的门!”

六娘子就笑嘻嘻地划拉着脸羞九哥。

九哥涨红了脸,“这回我一定不偷喝酒!”

“你脸上有疤呢,就算能吹风了,也未必能摆酒。”七娘子软软地劝九哥,“还是好生歇着吧!”

九哥的伤已经大体收口,留了一道深红的疤,据欧阳家的几位少爷诊断,大约过了三四个月,也就看不出来了。大太太、七娘子都甚感庆幸。

九哥就摸了摸脸,“哼,这回摆不了,还有好几回呢!”

众人对视了几眼,都不由得笑了起来,“这回还没闹完呢,就又惦记着下回了?”

到了十月三十一日早上,李太太早早地把几位少爷送到了杨家。

“人多热闹!”她笑着和大太太寒暄。

“又要辛苦几位小少爷了。”大太太客气了一番,就让几个李家小少爷找许凤佳去玩耍了。

“怎么不见九哥?”李太太难免要问。

大太太便借口九哥受了风寒,搪塞了过去。

李太太微微一笑,也没有再追问,就问起了二娘子。“明儿就要出嫁,现在想必有些忐忑吧!”

大太太也有几分哭笑不得,“还是安详得很!什么舍不得啊……都没有见到。”

“是当家主母的料子!”李太太也不由得咋舌。“寻常那等没见过世面的小娘子,到了出嫁的时节,哪个不是眼泪涟涟。”

“唉,我们这样的人家,也容不得她任性。”大太太不免也有些黯然,“比不得寒门小户,一门心思地溺爱儿女。”

临了正日子,杨家反倒清静了下来,大太太就请了许夫人与二太太来,四个太太坐下来谈天。

小娘子们也就出了堂屋,进幽篁里找二娘子说话。

二娘子现在也清闲了下来,嫁妆除了一套手绣的嫁衣陪在身边,别的都送到了京城去,她也无须再动针线。

幽篁里中层层叠叠的书册,也都被搬空了送上船。

五娘子看了,就不由得悲从中来,落下了泪。

七娘子心底也有些空落落的。

二娘子虽然平时寡言少语,也不是一个能随意亲近的人,但有她在,就好像有了主心骨,知道关键时刻,会有二娘子出来做主。

按理,二娘子在家,她反而少了能发挥的空间,应该盼着二娘子尽快远嫁。

但看到空荡荡的厢房,七娘子反而有了些怅惘。

很快,正院的女眷就只剩下她与五娘子了。

大太太的阴冷性子……五娘子的暴脾气,七娘子怎么想,都觉得前路艰难。

旋即又警醒起来。

人心不足!

行得春风望夏雨,有了十分,就想着百分。

怎么不想想二娘子嫁到京城后,上有公婆,下有小姑,一大家子等着照应?

当时在杨家村的时候,七娘子是做梦也没想到有今天这样富足的日子……

哪有人是生下来就逍遥自在的?任谁,都要勤勤恳恳地在人生路上往前行走!就连许凤佳、权仲白这样出身高贵的男丁,还不是有自己的烦恼?

“这有什么好哭的。”二娘子哭笑不得,把手中的帕子递到了五娘子跟前,“擦擦眼泪吧!”

五娘子就呜呜咽咽地接过帕子,捂住了脸。“以后就不能常常和二姐在一块了!”

六娘子也被感染得红了眼眶。

三娘子、四娘子都露出了恻然之色。

这群小娘子彼此之间又没有深仇大恨,在一个屋檐底下一起生活了十几年,也总有几分情分。

“好了好了,”二娘子罕见地露出了无奈之色,“将来到了京城,姐妹们再见的日子有的是!”

说着,就冲小寒点了点头。

小寒便出了屋子,没有多久,捧进了几个盒子。

“姐妹一场!”二娘子笑了笑,“没有什么好东西,不过是彼此做个留念!”

古代通信不便,如大太太这样出嫁二十多年才归宁一次的情况,比比皆是。

医疗条件又不好,往往生离就成了死别。

在生死面前,几个姐妹之间的那点不睦,忽然又显得很渺小起来。

二娘子为每个人准备的礼物都不一样,给七娘子的,是一支狼毫小排碧玉管。

“是我平素常用的!”二娘子笑着说。

七娘子便珍重地收进了袖子里。

五娘子也得了一支名贵的毛笔,三娘子、四娘子得的都是首饰,六娘子却得了一副上好的湘绣。

几姐妹略坐了坐,到了午饭时分,也都辞了去。

二娘子就把五娘子与七娘子留下来陪她用午饭。

午饭开得很简单,不过是几味菜蔬,和小香雪的菜色比,也不见得多丰盛。几个人的心思也都不在饭上,随意吃了几口,都搁下了筷子。

二娘子就给小寒使了个眼色。

“七妹先随便坐,”她起身带着五娘子出了西厢。

想必是要到正屋说话吧!

白露进了九哥屋里,立夏和上元暂时都还偏老实,七娘子身边没有带丫鬟。

小寒就陪着七娘子东拉西扯。

“替你们小姐见过姑爷没有?”七娘子就笑着问小寒。

这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有时候姑爷上门来,小姐不方便出去相见,多半都会打发了贴身丫鬟出去相一相姑爷,或是斟茶,或是倒水,总之,都要到姑爷身边打个转,称量称量姑爷的人才。

古代没有摄影技术,闺中女儿只有靠这样的眼线,才能稍微得知未来夫婿的长相。

小寒笑着摇了摇头,“二娘子要脸面……姑爷几次上门,都不肯让我们去看!说是我们陪嫁过去,被姑爷认了出来,那就太不好意思了。”

七娘子就和她一起笑了起来。

稳重若二娘子,也有女儿家的心思。

“不过,在外院侍候的几个茶水丫鬟,也有传话进来,说是姑爷一表人才,生得比表少爷、九哥都要英武……”小寒很是为二娘子高兴似的,“配得上我们家二娘子!”

“那就好。”七娘子点了点头。

二娘子虽然不能说有沉鱼落雁之姿,但也的确相当的秀丽,只是这股秀丽里带了些冷。

两个人正在说话,五娘子进了西厢。

“二姐叫你进去!”五娘子的眼圈红红的。

七娘子就孤身进了书房。

二娘子坐在空荡荡的书案前,对着青花绘牡丹小茶钟出神。

“二姐。”七娘子柔声招呼。

二娘子一下回过神来,含笑让,“坐吧!”

书房里虽然也烧了炉子,但空荡荡的四壁,就让屋里多了一股阴冷。

七娘子小心地在二娘子跟前坐下。

椅袱上还有余温,五娘子方才也是坐在这里,听二娘子的训话吧。

二娘子又出了一回神,才慢慢地开口。

“封家的大少爷,是院试案首。”她的语气简洁明快。“这个好消息,你恐怕还不知道吧?”

七娘子犹豫了一下。

二娘子已是笑了起来。

“原来你已知道了!”

到底还是露了马脚。

七娘子心中感慨。

她的这两下子,在大太太面前还能卖弄,却是糊弄不了二娘子。

“是!”她爽快地承认了下来。“封太太给我报了信。”

二娘子没有露出不快。

本来么,以七娘子与封家的关系,若是封家有了好事,还不主动报喜,那就有些忘恩负义了。

“想来是父亲和学政赵大人提过了。”她自顾自地说了下去,“不然,今年应试的世家子弟也有不少,封少爷的文采就是再好,案首也未必能落到他头上。”

七娘子旋即释然,大老爷亲自打过招呼……只要封锦的文章不是太差,中秀才都是稳稳的。

不过就算有人打招呼,也要有些真本领,才能拿到案首,否则,江南士子也不是好惹的。

看来封锦也是真有些聪明。

“承蒙二姐照顾!”她难掩感激。

二娘子一副知根知底的样子,肯定不是没有来由,就不知道在这事里她到底发挥了多少作用而已。

“父亲久也有提拔封家的念头,”二娘子不以为然,“我不过是提了两三句而已。以后,还要看封公子是不是可堪造就。”

若封锦是个人才,大老爷自然会继续提拔。封家到底是九哥的生母,封锦能争气,对九哥有利无害。

心底却有些惊讶。

一贯只知道三娘子得宠,没想到,二娘子在大老爷跟前,说话也这么有分量。

“唉,”二娘子又罕见地露出了愁绪。“这一大家子,能指望的人也只有你了!”

大太太是那个性子,五娘子又是这个性子……初娘子、二娘子相继出嫁后,靠谱的也就只有七娘子了。

就算七娘子年纪还小,也只好寄望于她了,别人,根本连指望都指望不上!

“你现在还小了些!只得了个稳字……”二娘子又仿佛自言自语地道,“深宅大院里,都是人精……要和四姨娘斗,你还没那个本事。往后几年,不要心急,四姨娘有什么嚣张的地方,你就劝着太太忍一忍,等到九哥大了,看她还能蹦跶到什么时候。”

七娘子不由得叹服。

深宅大院里,果然都是人精。

她处处小心,殚精竭虑,在二娘子眼底,也不过是占了个稳字。

今日这一番对话,是在交代之后几年的行事基调。

要稳重,要低调。

说的是七娘子,也是正院。

二娘子就是这样,一贯的光明正大,不近人情。

“母亲那里,也要忍。”二娘子脸上飘过了一丝阴影。“虽然母亲面上不说,但心底肯定不自在……唉,你就多担待担待,这点事,迟早也会过去。”

还是那样,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智商低点的人,说不定都听不懂。

二娘子这是在说九哥受伤的事。

九哥忽然闹出了这样的事,不管出于什么动机,是为了给七娘子出气也好,是为了作弄谁也好,现在已经解释不清楚了。

很多事当时没有问清楚,以后再问出来的答案,就少了说服力。

以大太太的性子,心底肯定会留下疙瘩。七娘子也就要被猜忌了。

不过,日久见人心,只要七娘子持续表现良好,这件事,终究是会过去的。

二娘子当然是这么想,不过七娘子却不这么认为。

如果没有拿出合理的解释,怀疑的种子一旦发芽,很快就能长成大树。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