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武帝秘藏
“臣服!”
或许,总有一些人自认为悍不畏死,但是,当其真正面对死亡时,心底却存着一丝犹豫,正因为这丝犹豫,桓髑的心最终动摇了。
知道了桓髑的选择,楚离的眼神中不经意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这到并非是楚离嗜杀,若置桓髑于死地,而是桓髑即便选择了接收死亡,楚离亦不会真的杀了他,但是,做为一个武者,没有必死之心,桓髑这一生在武道上的成就终究有限!
不过,楚离心中却是能够理解,须知恋生恶死,乃是人之常情,能够真正直面死亡,将生死置之度外者,古往今来,又能有多少?
收服了桓髑,黑虎马贼尽皆放下了手中的武器,虽然如此,不过赵歙、彭越等人还是保持着高度的警惕,谨守着小镇入口,眼神一刻也不曾离开过马贼左右。
“大当家的,难道我们真的要——”
顾千雷提着赤金镗,走到桓髑身旁,恨恨的低声问道。
桓髑望了顾千雷、乞伏锴二人一眼,说道:“臣服,是我一个人的选择,至于你们二人,我是不会强迫你们!”
“大当家的,你——”
顾千雷闻言急声道,“我顾老二的命,是你大当家的给的,大当家的到哪里,顾老二就跟到哪里!乞伏锴,你呢?”
乞伏锴冰冷的眼神在楚离身上掠过,淡淡的道:“谁能帮我报仇,我便跟着谁!”
闻言,桓髑再次凝视了两人一眼,说道:“希望你们不要后悔!”
说罢,桓髑转身向楚离走去,而顾千雷、乞伏锴对望了一眼,紧随着桓髑身后。
“桓髑拜见主公!”
“拜见主公!”
桓髑、顾千雷、乞伏锴三人跪倒在楚离身前,恭声道。
楚离双手虚抬,一股无形的力量将桓髑三人抬了起来,说道:“三位不必拘礼!”
“多谢主公!”
桓髑、顾千雷、乞伏锴三人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眼中皆闪过一丝惊色,顿时,三人心知自己似乎还是小觑这位新认的主公,而三人中惟一未曾与楚离交手的乞伏锴心中的不服气,似乎也散了些许!
这时,楚离说道:“桓髑,命人将‘黑胡军’撤出三里外安营扎寨,你们三人随我来!”
桓髑恭声应道:“是,主公!”说罢,即刻传令下去,须臾,小镇外的马贼除了桓髑三人外,很快便走得一个不剩!
吩咐赵歙、彭越等人将战死的居民和马贼择地埋葬,随后,楚离领着桓髑、顾千雷、乞伏锴三人回到了自己的铸铁铺。
“说吧,你们的目的是什么?”
二楼上,楚离坐定,淡淡的望了三人一眼,问道。
桓髑三人闻言脸上却是显出犹豫之色,楚离见状亦不以为忤,淡笑道:“窑山镇不过只是燕山下的一座小镇,人口不及两千,物资不丰,虽然有不少来往商贾,但是在这个季节,却不是商贾最多的时候,你们选择在这个时候攻击窑山镇,必然是镇中有你们想要的东西!”
说到此处,楚离转头望向桓髑,继续说道:“我想你们的目的也不是武氏商号,否则你们在敕革川就已经动手了,不会等到现在!”
桓髑三人脸上渐显惊骇之色,半晌,桓髑叹道:“主公猜得不错,这小镇上确实有一样东西,是我们的目标,不过不是我们要的!”
“哦?”
楚离静静的望着桓髑,等待下文。
随即,桓髑说道:“这事却须得从十天前说起——”
十天前,黑虎马贼正在敕革川上洗劫一处部落,将要得手时,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黑衣中年人,此人修为极高,即便是桓髑亦非其十合之敌。
那人在降伏了桓髑、顾千雷、乞伏锴三人后,并未杀了他们,而是要求黑虎马贼帮他做一件事,便是血洗窑山镇,将整个窑山镇杀得鸡犬不留,不可走脱了一人,而在做完这些后,那人要求桓髑等人从小镇中心的广场上,取出一块埋藏在地下三丈下的石碑!
“石碑?”
楚离闻言疑惑的道。
桓髑点头道:“主公可听过武帝秘藏?”
楚离摇了摇头,道:“倒不曾听过!”
桓髑解释道:“武帝秘藏乃是流传在北方的一个传说,相传武帝时,冠军侯霍去病、大将军卫青等人先后北击匈奴,击破匈奴王庭,掠夺了大量的匈奴王室的财富珍宝,因当时匈奴未灭,冠军侯便将这些珍宝藏于燕山附近,刻九座石碑留记,准备尽灭匈奴之后,再将这些珍宝押解回朝,晋献给武帝,然而却未想到冠军侯突然离世,而那些石碑和珍藏也因此随冠军侯长埋地下!”
楚离闻言道:“你是说,那黑衣人让你们取出的石碑便是那九座石碑中的一座?”
桓髑微微颔首,说道:“这只是属下的猜测,至于是与不是,或许只有取出石碑方能辨别真伪!”
楚离闻言沉吟半晌,说道:“石碑之事暂且不理,既然在这窑山镇,便也跑不了,不过,那黑衣人却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说到此处,楚离起身行至窗前,望着整个窑山镇,说道:“桓髑,你们与那黑衣人可有联络的方法?”
桓髑回道:“那黑衣人让我们取出石碑后,将其运至五十里外的小凉山,他会在那里等我们!”
楚离笑道:“如此甚好,那我等便将计就计,桓髑,待会儿你去命人将整个窑山镇包围了,许进不许出,以免走漏了消息,我去找人安抚镇中百姓,而后想办法取出石碑!”
定下计策,众人便分头行事,楚离找到赵歙,不过并未告知其真相,只道自己已经收服黑胡马贼,令其安抚百姓,赵歙依言而行,随即聚集在广场上的百姓逐渐散去,窑山镇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子时过后,一队百余人的马贼悄悄进入小镇,虽然听到广场方向传来响动,但是,小镇居民事先都已得到赵歙的警告,虽然心中疑惑却并未有人出门查看。
一个时辰后,一辆马车驮着一块高约两丈余,宽约五尺的巨大石碑出镇东口,向北方燕山方向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