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围剿
陈涛见对方不愿意,也就不为己甚。
就在这时,房门突然轻响了一下,两人一起朝门口望去,只见赵馨正鬼头鬼脑地窜进来。
赵馨看到房中两人,很是吃了一惊,随即流露出了然促狭之色,抿嘴笑道:“看来人家来的很不是时候呢不打扰你们了”随即不等赵琰辩解便一溜烟跑掉了。
赵馨这一走,房中两人就尴尬了。
陈涛朝赵琰抱拳道:“我不打扰公主休息了告辞”
赵琰连忙点了点头,“恕不远送”
数日之后,正当陈涛在书房中处理公务的时候,雷刚兴冲冲地奔了进来。
“主公捷报~~~”说着将手中刚刚收到的快马传书呈上。
陈涛一愣,随即想到不久前奉命出征的水师,当即接过捷报飞快地看了一遍。果然是白浪发来的捷报,他们已经与数日前彻底歼灭了平四郎所部海盗,俘虏平四郎一下千余人及数百条大小战船,并且占领了济州岛。
这一仗打得非常顺利,平四郎一伙虽然及时发现了汉军水师,然而依旧在汉军炮船的猛攻下溃不成军,仅仅一天时间汉军便击败平四郎占领了济州岛。至此,整个东亚海域基本处于汉军水军的掌控之中,唯一能够挑战汉军水军的力量只有南宋水师,不过他们基本上都不自在南方几个重要沿海城市附近及长江、淮河流域,南宋朝廷根本就没有要争夺海上控制权想法,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海权的重要性。
陈涛看了报告,兴奋地一拍案桌,急声下令道:“立刻召邓公”
片刻之后,邓公赶来了。
陈涛与其商议了一番,最后决定成立一支海军陆战队,呵呵,这当然是出自陈涛这个现代的大脑,海军陆战队的职责旨在控制沿海岛屿,并且遂行登陆作战。
视线转到西夏。
“李大人你可算来了,我还以为你不打算来了呢”一名身着汉服的文士微笑道。此人对于陈涛他们来说并不陌生,正是屡次代表金国出使的金国大臣蔡松年,不过他现在是在出使西夏。他口中的李大人就是一直以来负责西夏对外关系的李业诩。他两人搅在一起不知道是在商量什么事情?
李业诩微微一笑,抱拳道:“陛下请蔡大人进宫面谈”
蔡松年不禁大喜。
不久之后,蔡松年跟随李业诩进到皇宫中,跟随一名太监来到御书房。此时西夏仁宗皇帝正在练习书法,他虽然是党项人,但是给人的感觉却如同一位颇有修养的汉族文士,他身旁立着两人,一人虽然上了年纪,但身着重甲,体格魁梧,颇有些彪悍的味道,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西夏国内最德高望重的大将,嵬名察哥,另一人则身着汉族文士服色,三缕长髯,一双眼睛充满了睿智的光芒,他便是掌管西夏内政的大臣,嵬名仁忠。
李业诩抱拳道:“陛下,蔡大人来了”
仁宗抬起头来看了蔡松年一眼。
蔡松年连忙抱拳道:“大金国使者谨代表大金国皇帝向陛下致敬”
仁宗点了点头,放下狼毫,从宫女的手中接过毛巾擦拭了一下,将毛巾递还给宫女,问道:“你们的皇帝究竟有何打算?”
蔡松年一脸诚挚地道:“我家陛下愿与陛下一同分割中原”
嵬名仁忠冷笑一声,“你们倒是会打主意可是我们怎么知道事成之后,你们大金国会不会食言?”
蔡松年叹息道:“以我们大金国目前的实力只怕怎么可能会有别的心思?”蔡松年这话倒也不错,金国主力在与汉军的血战中接连败北,损失惨重,其实这还不是最大的打击,最大的打击是中原大片富庶之地的丢失以及内政的进一步恶化,这使得金国想要重整雄风难上加难,而且北方草原已经崛起的蒙古部族的危险让身在北京的金国朝廷时刻感到一缕来自北方草原的寒意,内部还有契丹、奚人、渤海人及汉人的叛乱问题。
仁宗皇帝颇有些嘲弄地笑道:“看来你们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嘛”
蔡松年抱拳道:“据我所知,当日明明是西夏军先占领了汾州,可是却被汉军硬生生地给夺了去~~”
这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流露出不悦之色。嵬名察哥冷哼道:“迟早有一天要让汉人知道我们的厉害”
蔡松年连忙趁热打铁道:“汉人不讲信用,而且野心勃勃一旦我大金国被其完全击败,下一个目标肯定是你们西夏”
众人流露出思忖之色,可以看得出蔡松年的话打动了他们。
蔡松年继续道:“陈涛和他的汉军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必须乘他们羽翼未丰之际彻底铲除他们否则我们都将遭其祸害”
仁宗皇帝朝三位大臣头去一个询问的眼神,三人俱都轻轻地点了点头。
仁宗皇帝回到书案前坐下,看了蔡松年一眼,“我可以答应你们~~”
蔡松年兴奋地道:“如此一来,我们三家分了中原几乎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仁宗笑问道:“赵构这一次真的会出兵?”
蔡松年很肯定地点了点头,“不瞒陛下,在我来之前赵构就已经与我大金国陛下达成了一个正式协议”
仁宗点了点头,思忖道:“三家同时进击十拿九稳不过为了使各方的行动一致,须要向各方派驻军官”看向蔡松年,“使者意下如何?”
蔡松年笑着抱拳道:“我大金国陛下也有此意”
仁宗当即道:“那好就这么定了”
虽然西夏已经与金国达成了秘密协议,不过西夏与汉之间的贸易并没有任何变化,他显然不希望过早地暴露这个意图。
西夏军队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调动,因为西夏军主力本来就在东面,位于西夏、金国、汉三大势力的交界地带。
孙和看着手中的报告紧皱眉头,他此时身在西夏的都城,做为常驻西夏的使者。孙和将手中报告卷好放入竹筒中,用泥封上,然后打上印戳。叫来一名随从,叮嘱道:“立刻把这封密函传回去事关重大,务必不能有闪失”“是”
然而就在这时,一名部下急奔进来禀报道:“大人,一队西夏官兵正朝这边赶来”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