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五浮69(1/1)

虽然也经历过良好保存,但档案纸依旧泛黄发旧,像一段被掩埋的历史。

林辰摸着卷宗纸,一页页翻看下去。

那应该是一起意外事故,起因经过结果都非常简单。

死者是名流浪汉,据报案居民称,当时天非常冷,正是数十年一遇大寒潮。他们晨起出门买菜,看到常年居住在他们那片街区的流浪汉死在外面冰冷的雨水中。

居民怀疑是因为天冷地滑,流浪汉失足摔倒,头部碰到桥边的石阶,造成颅骨粉碎性骨折而死。

报警人是该街道住户,警务人员达到案发现场后,询问了不少街坊邻居,结果证明,流浪汉的死纯属意外。

林辰翻开第三页,这一页上面记录的是当时警务人员都询问的过的目击证人以及口供等相关证据,包括这些人的住址、姓名等基本情况。

居住在小林巷3号的陈建国表示,当天早上五点多,他确实听见屋外有喊声,不过当时声音非常短促,他翻了个身没有在意,没想到,真的有人死在外面,他很后悔没有早点爬起来看看。

接下来,围绕小桥,警方询问了围绕小林巷5、7、9号,以及2、6、8号住户,都得到了类似的证词。

林辰迅速翻到第四页,看着那一个个被记录下来的名字,一段段由被问询人签下名字的证词,将一起意外死亡案经过在脑海中展开。

……

林辰看的越来越慢,在他右手边的卷宗越叠越高,终于,林辰平静面容上的细微变化引起刑从连的注意。

“发现什么了?”刑从连问。

林辰稳了稳气息,说:“所有人都停下来吧,可以把你派出去的那些人都叫回来了。“

刑从连皱眉,目光再次落到林辰手上那份卷宗:“你找到了,这么快?”

林辰的手指点了点卷宗,平静道:“应该就是这份了。”

刑从连当即拍拍手,引起所有埋头看卷宗的警员注意,朗声道:“都停下吧,把自己手里的卷宗整理好,按年份放回箱子里,就可以走了。”

所有人警员也才刚沉浸在这份工作中不过半小时,那些或琐碎活离奇的陈年旧案仿佛将人拉回了那个年代,因此他们脸上还带着些不知所措的迷茫。每个人都想从林辰表情中得到一点答案,然而,林辰依旧目光如水,保持敛眉深思的神情,让人看不出半点端倪。

很快,装卷宗的箱子被再次填满,警员们依次退出,办公室大门被关上。

坐在一旁沙发舔柠檬味棒棒糖的王朝已经迫不及待窜到林辰身边,刑从连在林辰身边坐下,王朝还硬是凑到他和林辰中间,像只小宠物一样蹲下去,看看林辰,好奇道:“阿辰哥哥这个案子怎么了?”

林辰将卷宗递过去,自己靠在椅背上,微微闭起眼。

王朝还真的自顾自翻看起来,刑从连抄过少年人手里的卷宗,抽在对方脑门上:“就你事多,你看的懂么?”

王朝嗷地一声叫起:“老大刚才这份卷宗可是从你手上过去的!”

刑从连于是抄起卷宗,毫不犹豫又抽了孽子一记。

“王朝。”林辰终于缓缓开口,“能把当年小林巷的布局图调出来吗?”

王朝打了个响指,我看过一眼,我给你画出来吧。

林辰歪了歪头,又说:“请标注上每家住户的具体名字。”

那时王朝已经起身去抽纸,听到这个要求,少年人不由得愣住:“这个我还没看到过,我查完了标上去。”

“不用了,我告诉你,你标上就行。”林辰说。

很快,围绕这那位意外身亡流浪汉摔倒时小桥地理图出现在纸上。林辰报出目击证词中各户人家的门牌号,王朝则一点点标注明白。

“李宛如,小林巷8号……”

林辰报完后,停顿很长一段时间,王朝则还是握着笔,等待他接下来的话,因为纸上还空着一处:“阿辰哥哥,4号呢?”

林辰面容沉静如水,只是盯着少年人,窗外透镜明媚的夏阳,林辰淡淡道:“你猜?”

王朝倒吸一口凉气:“沈恋家?”

一位流浪汉身亡,警方做了笔录,寻访了周围所有住户,唯独缺了沈恋一家人,这看似也并没有什么问题。可能那几日沈恋家里出了什么事,或者沈家人正好外出旅行,总之有无数理由可以解释这个细小的点,但刑从连越是翻看笔录,也越是明白林辰心中的确定感缘何而来。

比如小林巷8号的李宛如就表示。那位流浪汉在他们街上已经住了很多年了,除了当年建设文明城市的时候收容所的工作人员把这位癞皮狗一样的铲走过一阵子,就一直没人管过。现在人死了,大家也不能说拍手称快,但心里总还是松了口气。当问到流浪汉死时外面发生了什么,李宛如也说,天那么冷,当时她还在睡觉,并不知道外面出了什么事情。

看到最后,刑从连将目光扫向那位出境警员姓名上——边远。

他站起身,将警服搭在手臂上,对办公室里另外两人说:“饿了吧,吃饺子吗,我请你们。”

……

老边饺子就在市局刑警队外。

边本就是个偏僻姓氏,边家祖上据说做过御厨,因此有祖传好手艺。而老边就是家族里走了野路子的那个。他年轻时做过警察,退休后因为小孙子特别爱他做的饺子,就索性开了家店,做做警局同事们的生意。

刑从连进店时,店里的冷气已经打到最低,但因为热腾腾的饺子和来来往往的警员,这里热得仿如蒸笼。相熟的警员招呼刑从连坐下,刑从连装模做样看着墙上贴着的菜单,王朝已经按捺不住心中的焦急,悄声道:“老大老大,你干什么带我们来吃饺子,这里有线索.么。”

而林辰在看到饺子馆招牌时,就仿佛已经了然,因此林顾问只说了三个字:“三鲜,醋不加蒜。”

前来记账的正是店主本人,刑从连拍了拍坐在身边的警员肩膀,说:“记我账上。”

对方会意,立即起身离开。

在警局外开饺子店的当然很了解这个情景,老边在空位坐下,说:“老刑我跟你说,自从我在警局外开了个饺子馆,这里都快变成信息中转站了,有什么事问吧。”

林辰将卷宗放上台面,推至老边面前:“想向您请问关于这个案子的一些情况。”

老边放下手里小本子,从前襟掏出老花镜戴上,当翻开第一页后,他的神色就有了变化。

刑从连知道,他们可能离答案越来越近。

“这个案子啊……”老边拖长调子,叹了口气,“你们想问什么?”

“为什么笔录上,没有小林巷4号沈家人的口供记录?”林辰问。

老边推了推眼镜,看到林辰,感慨道:“不愧是林顾问。但在我回答前,能先请问下,到底出了什么事?”

“关于沈家小女孩的事情。”林辰含糊其辞,“那时候,她大概读初中。”

老边脸上闪过敏锐的神色,他摇了摇头,直接道:“叫沈恋是吗?”

饺子馆二楼就是老边的住所,已经退休的老警察将他们带上楼,从木架上抽出一叠档案,按时间顺序翻到当年,又从中抽出薄薄的一份卷宗,递了过来。

刑从连低头看去,具体来说,那应该是没有记入卷宗的一页卷宗。

老边说:“沈家人没做口供是因为那几日,他们回老家了。”

“您没有怀疑吗?”刑从连觉得小楼的温度都降了下来。

“你先看看这份记录吧。”老边没有正面回答。

2月26日,也就是流浪后死后一个半月后的某日,小林街一位居民主动找到警员提供案件线索。

提供线索的居民名不肯透露自己的姓名,但看样子应该还是个初中生。

初中生向警方表示,她家离案发现场很近,所以很清楚事情发展的真实经过。那位滑倒撞死在石桥上的流浪汉之死并非意外,而是被人推倒后撞在台阶上身亡。

初中生当时提供了几个名字,其中有李宛如、陈建国和李国庆,并叙述了案发当晚的一些经过。

提供线索的初中女生表示,当晚风雨极大,她晚上上补习班回家,亲眼目睹居民陈建国和流浪汉发生争执,流浪汉砸伤陈建国,陈建国也失手推倒流浪汉,最终导致流浪汉死亡。

当时小林巷的居民中有很多人目击到惨剧发生,但所有人都在包庇陈建国,没人肯站出来说一句实话。她当时想报案,却被父母拖回老家,现在才鼓起勇气来找警察。

刑从连自卷宗中抬头。

“你们调查了吗?”他这样问道。

“那个女孩没有办法提供确凿的甚至哪怕是间接性的证据。我们根据她所说的情况重现勘察现场,并没有发现任何疑点,也没有找到她所说的血迹,我们再次询问调查周围居民,所有居民口供一致,没有任何异常。四次、我们总共进行了四次排查,所有结果都在说,这个来找我们的女孩在说谎。”

刑从连蹙眉,最后问道:“为什么你们没有把这份调查记录,放进正式的大卷宗里?”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