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想通了再来找我(1/1)

在李延平看来,杨震不与任何人,尤其是一路军的领导商议,甚至有些是独断专行的敲定朝鲜独立师的师指挥部人选,这实在有些让人难以接受。但杨震最后一句话,却是让他有些多少摸不清楚头脑。

小鬼子现在远还未赶走,军区现在虽然取得了极大的胜利,但仍旧被封锁在整个东北的一隅。这抗战胜利还不知道猴年马月那,现在考虑战后的边防格局是不是有些太早了。在李延平看来,这个朝鲜独立师的组建更应该按照整个东北战局来看。尤其是应该服务整个东北战局的发展。

在东北的一百多万朝鲜人虽然分布范围几乎遍布整个东北,但是大部分人还是集中在与朝鲜本土接壤伪间岛、安东两省各县。那里又是一路军主要的活动范围之一,一路军中的朝鲜同志在那一带还是有一定的威信。用一路军的人担任师长、政委,可以更有效发展部队。

李延平虽然有些对杨震这种过于长远的想法不以为然,对于杨震这种略显得有些过于霸道的作风也相当不满。但杨震说的没有错,作为中央点名的东北局负责军事的书记,他有这个权利。

想了一下,李延平还是决定不参合这件事情。这件事情还是让杨震与一路军两位打嘴巴官司去吧。中央已经在电报上指定这件事情由杨震负责,自己的作用最多也就是一个传话筒。何必自找那个麻烦?

李延平想通了,在这件事情上也就不在坚持了。将话题转向了下午即将召开的军区野战军团以上,分区武装副职以上军政干部会议上。这次部队扩编,几乎涉及到了整个军区所有的干部的调整,有些事情还是先商量定了为好。

果然,当主持会议的李延平宣布了军区的扩编计划后,下边的干部几乎人人都面带喜色。两个野战纵队六个旅的编制,也就是说原来的三个旅九个团的团长、政委都有升职的可能。虽然旅职只有六个,但至少升上一级应该不成问题。

虽说在部队中不太讲究职务的高低,但升级不仅仅是代表着手下的兵多了,更重要的是代表着上级对你能力的认可。

相对于一众听说部队扩编后喜笑颜开的团级干部,三个旅长中,除了王光宇之外,刘长顺与杜开山就显得有些紧张了。尤其是与王光宇和杜开山,挨杨震批评最多的刘长顺,心中更是像揣了一只兔子一样,碰碰的直跳。

相比纵队的编制就两个,够得上担任纵队司令员就算不算上三个军分区司令员,单单原来野战军的旅级干部就至少三个人。这要是别人升上去了,自己原地踏步,跟自己的部下混到一个水平上,这丢人可都丢大发了。

三个旅长之中,倒是曾经担任过抗联四军副军长的王光宇显得最为平静。在他看来,升上去,更好。升不上去,自己也没有要紧的。一是跟那些牺牲了的战友相比,自己能走到今天已经知足了。二他相信司令员的为人,他相信杨震在提拔干部方面会一碗水端平的。

相比较自己旅长的紧张,两个政委反倒是多少显得有些轻松。一旅的旅长政委都是一个人兼任,旅级的政委,除了三个分区之外,就自己两个人。想必在这两个纵队的指挥班子中,自己终归会有一席之地的。因为所有旅级的政工干部之中,只有自己两个人是经过正面战场考验的。

只是宣布各级任命的高禹民像是有些有意调这些人胃口一样。先公布的是六个野战旅新任各级干部的名单,以及宣布总部对二分区领导班子的调整方案。对于几个旅级干部最关心的两个纵队司令员、政委的人选就是迟迟的不提。

虽说心里有些像是被猫爪子挠了一般,痒痒的厉害。但听到几个旅长、政委名单中没有自己的名字,除了王光宇之外,杜开山和刘长顺对自己身边的搭档对视一眼后,都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看到了对方眼中一丝轻型与兴奋交织在一起的表情。

自己没有在旅级干部的名单上,就说明自己没有原地踏步。团一级的干部之中更没有自己,说明自己没有被降职。

当两个最为让人瞩目的纵队司令员、政委人选的最终谜底,从军区政治部主任高禹民说出来的时候。几个旅长、政委脸上的表情,却是比刚刚精彩多了。除了王光宇依旧是很平淡,而他的新任搭档易建平的心里素质也相当的不错,同样显得很平静之外,其余的几个人却是面色青红交替,变化多端。

相对于得知自己升任军区新编成的两个野战纵队中的一个,担任司令员后已经显得很平静的王光宇。预定担任二纵队司令员的王效明在得知自己居然升为统帅三个整编旅,近四万大军的纵队司令时候,脸色涨的通红,由起初的不相信,短时间之内又转变为惊喜。尽管他努力压制自己心中的想法,但面上的喜色却已经透露出他内心的一丝感受。

而坐在他身后,比他年轻多了的陈翰章听到自己被任命为二纵政委后,就比他稳重的多了。面上虽然最开始也带有一丝的惊讶与不信,但却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平静了下来。

至于到目前为止,还一无所获、两手空空,不知道军区究竟打算怎么样安置自己的刘长顺、杜开山、陶净非三个人,则是都快哭了出来。等他们最终的任命被宣布出来后,三个人却是明显对被调到军分区工作,显得不情愿。

脑袋转的很快,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想通了司令员为什么要将自己从野战军调到地方部队的杜开山,想要站起来为自己辩解两句的时候,听到上边传来的杨震冷冷的坐下两个字,连忙又老实的坐了回去。

在战场上养成的畏惧习惯,让他没有胆子去违反这个比自己小好几岁的年轻司令员的命令。

瞪了一眼听到自己训斥后,缩了缩脖子不敢吱声的杜开山,杨震抬起头来看着下面做的黑压压的一群团以上干部,在看了看自己身边面无表情的赵尚志后道:“这次军区扩编,诸位几乎都升了官,这可以说是可喜可贺的事情。”

“虽说咱们**人不太讲究名利,但升了官回去看到自己的老部下,这脸上也有光彩。就是回了家,跟老婆孩子也好交差。也代表了总部和军区对你们自身能力的认可。但你们想没有想过,你们的职务是升了,但这不代表你们身上的责任减轻了,相反是更重了。”

“你们的身上担负着抗日救国的责任,手上攥着上万战士的生命。你们在战场上每一个决定,都关系着一场战役的成败,关系着你们部下的生命。你们现在有没有这个能力,担负起这样的责任?至少在我看来,不见得。”

“在座的干部,几乎没有一个正规军校培养出来。很多都是参加革命后,才学会的军事知识,大多是半路出家的。而且随着部队形势的改变,扩编的速度,你们担任基层干部的时间都不长,很多人,不应该是绝大部分人担任团级干部还不到半年。”

“就算之前有在抗联中担任团一级指挥员的,可你们的那点兵力能和你们现在手下的三个步炮合成团,上万人马相比吗?团级指挥员,是一个中级指挥员向高级指挥员过度的关键阶段。因为在我军的编制之中,团一级是合成部队编制的开始。”

“说实在的你们之间大部分人担任旅长都不合格,无论是军事素养还是自身的能力,都还差很多。能被选拔成为旅长,不是因为你们的能力足够。说实在的,你们现在很多人的实际指挥能力,还赶不上日军的一个营级的大队长。提拔你们,不是因为你们的能力有多强,是因为形势所限。”

“你们身为我们主力团的团长,你们中有几个懂得炮兵战术的?有几个精通参谋业务的?有几个会测绘地图的。甚至看地图与看地形都是后学的。军事知识,不是靠打了那么几场胜仗便能取得的,是靠平时一点点的积累的。如果不是形势的需要,按照我的意思你们至少要在团长的位置上给我干满两年以上。”

“但根据地扩大了,部队需要扩编,我们手头上的军事干部又有限,你们由都是打过正面运动战的,多少有些经验,所以才把你们提拔起来。但并不是说,你们提拔起来就一劳永逸了。”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