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默认

72.第七十二章(1/1)

宣室内, 景帝坐在屏风前, 面前摊开一册竹简,手中的笔却迟迟没有落下。宦者禀报太子请见,景帝倏然回神, 随手放下笔,将竹简推到一边。

“让太子进来。”

“敬诺。”

宦者退出殿门,少顷, 刘彻迈步走进。

相比两年前,刘彻的身量拔高一截,面上的婴儿肥逐渐消失, 轮廓变得锐利, 眸中蕴藏刀锋, 彰显出杀伐果决的性情。

“父皇。”

刘彻正身行礼, 坐到景帝面前。

“今日太傅讲何书?”

“回父皇,太傅今日讲儒学。公羊博士以家学成书, 太后亦有夸赞。儿学后, 实获益匪浅。”刘彻回道。

“嗯。”景帝颔首,忽然话锋一转,“可遇见临江王了?”

“儿在殿外同伯兄叙话,伯兄言将在长安停留一段时日,邀儿过府。”

“临江王自请为庶人,北戍边郡。”景帝看向刘彻, 沉声道, “太子以为如何?”

刘彻愣一下, 对上景帝锐利的视线,脑中出现短暂的空白,声音出口,竟有几分沙哑:“父皇,伯兄已经请夺封国……”

刘荣是否真正侵占太宗庙土地,已经不再重要。中尉郅都过府对簿,刘荣当面承认罪过,更亲笔写成条陈,上呈天子请夺封国,事情至此,即已盖棺定论。

王娡曾找过刘彻,提及临江王认罪、景帝却迟迟没有下令处罚之事。

对于她的话,刘彻基本是左耳进右耳出,根本不打算放在心上。王皇后说得越多,刘彻越是不耐烦,以致于母子俩越行越远,除了请安,太子去椒房殿的次数屈指可数。

这一切景帝都看在眼里,自始至终没有插手之意。窦太后忙着教育陈娇,对处置王皇后也少了几分兴趣。程姬乐看王皇后的笑话,背后没少同人讥讽,当面却收敛许多,让王皇后想发怒都找不到借口。

阳信倒是想为王娡出气,不想行事鲁莽,又被激了几句,当面口出不敬,被程姬抓到把柄,一状告到窦太后面前。窦太后不耐烦理这些糟心事,皇后母女外带程姬一起吃了挂落,

事情到此并没结束。

哪怕远在封国,程姬的三个儿子也能获悉长安的消息。知晓母亲被阳信当面辱骂,三人都是怒火中烧,尤以江都王刘非为最。

七国之乱爆发时,年仅十五的刘非就上书请出兵,在战斗中立下大功。虽有骄奢之名,在景帝诸子中也是位列前茅,称得上颇有建树。

闻听母亲受辱,刘非不顾国官阻拦,执意给景帝上书。

刘非暴躁归暴躁,却没有蠢到指责皇后,只将矛头对准阳信公主,责她骄横无礼。扛着孝敬大义的牌子,他牢牢占住道理,压根不担心被人指摘。

景帝在潜邸时,程姬先于王皇后受宠,地位也高于后者。入宫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王皇后始终低程姬一头。

现如今,王娡的儿子成为太子,自己也登上皇后之位,彼此的地位发生变化,但这不代表王娡的女儿就能对程姬无礼!

一个没有依仗的宫人,和三个儿子都是诸侯王的宫妃,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换成寻常宫人,阳信骂也就骂了,顶多事后被口头教育几句。但她当面口出恶言斥喝程姬,不单是不敬庶母,更是在羞辱三个手握实权的诸侯王!

无论原因为何,阳信所行不容抵赖。继刘非之后,刘余和刘端也先后上书,身为亲子,他们绝不能容许母亲被这般羞辱!

责令对阳信严惩之后,景帝召来刘彻,将刘非三人的上书摆到几上,让他当面看清楚,仔细想明白,看一看后-宫中的一件小事,在前朝能掀起多大的波澜。

哪怕七国之乱后,诸侯王的权力受到压制,哪怕刘非三人的实力加起来也比不过梁王刘武,但是,只要他们下定决心,照样能在朝堂掀起不小的风雨,酿成预料不到的祸患。

想起江都王的上书,联系景帝关于临江王之问,刘彻喉咙发干,话说到一半,无论如何也说不下去。

然而,他终究还没有断绝亲情。想到幼年时临江王带他玩耍,遇到栗姬和王皇后气不顺,还拉着他躲到殿后,递给他从宫外得的新奇玩意,刘彻攥紧手指,伏身在地,坚定道:“父皇,请留伯兄在宗室,允伯兄戍边所请。”

景帝凝视刘彻,许久不发一言。

刘彻心中忐忑,伏身在地,汗水一点点从额心沁出,打湿了眼皮,视线随之变得模糊,隐隐有白点闪过。

“起来。”

“父皇……”

“起来!”

刘彻心头一颤,本能地直起身,抬头看向景帝。本以为会面对后者的怒火,未料想,景帝却是在笑。

“阿彻,记住你今日的选择。”

“父皇?”

“你要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也要能承担后果。”景帝绕过矮几,来到刘彻身前,亲手将他扶起来,沉声道,“为人君者,杀伐果决,当舍必舍。然留下几分亲情终不为过。”

“遵父皇教诲。”刘彻敬声应诺,本想询问景帝是否会答应自己所请,但见景帝面露疲色,终究没有开口,而是再次行礼,起身退出宣室。

走出未央宫,被冷风一吹,刘彻下意识打了个寒颤。刚刚步下石阶,就迎面遇见奉召前来的郅都。

相比平日,郅都的表情更冷,嘴角和额心的纹路似也深了许多。

两人都没心思说话,匆匆见礼之后,郅都迈步走进宣室,刘彻离开未央宫,带着卫士去找曹时和公孙贺,打算去林苑中骑马射猎。只有策马奔驰、开弓射箭,才能让他发泄出心中的沉郁,不被积累的情绪彻底压垮。

长乐宫中,窦太后听完少府禀报,没有多言,只让他从库房取绢帛金玉送去刘荣甲第,赏赐给不久前得封夫人的云梅。

“对临江王言,明日再入宫,我有事同他说。”

“敬诺!”

少府退出殿门,窦太后靠回榻上,陈娇重新打开竹简,诵读的却不是老庄,而是正在学习的《春秋公羊传》。

翌日临江王入长乐宫,得太后赐宴。

宴后三日,太子入临江王甲第,曹时、公孙贺及韩嫣随行。少年们留至傍晚方才离府,消息当日就传遍南城。

接下来的半个月,刘彻时常出宫去见临江王,兄弟之间情感渐笃,甚至超过了太子姨母所出的几个弟弟。

进入九月,天气愈凉,长安开始飘雨。

景帝突然下旨,立皇子刘越为广川王,刘寄为胶东王,刘乘为清河王。

不等群臣致贺,又是两道旨意砸下,夺临江国,废临江王为庶人,发雁门郡戍北。夺郅都中尉,以为雁门太守,即日启程往北。

去岁匈奴叩边,雁门太守战死,朝廷一直没有新的任命,郡内暂由都尉掌管。

秦汉时,都尉专管军事戍防,亦可暂行太守职责。曾有过郡内不设太守,以都尉代太守职责的例子。然而雁门郡地处边陲,是汉朝防北的要塞,不可能不设太守,常年以都尉代行其责。

在此之前,朝中并非没有举荐,只是景帝始终没有点头。直到圣旨发下,群臣才恍然大悟,原来天子心中早有人选,只是出于某种因由,迟迟没有宣于朝中。

临江王夺国戍边,郅都出任雁门太守的旨意同日发下,去的又是一处,难免会让人多想。但想归想,聪明人都明白,有些事必须压在心里,绝不能轻易出口。不然的话,距离真相越近,灾祸就来得越快,自己也会死得越早。

长安落下大雨,边郡天气骤寒,已有降雪的征兆。

由于收割及时,纵然有雨水,今岁的收成也没有受到影响。

至九月底,边民驾着大车往官寺交粮,空荡荡的谷仓逐渐堆满。粟米堆叠在一起,仓官早晚都要清点巡视,更会在谷仓四面仔细搜寻,发现老鼠立即扑杀,鼠洞尽数堵死。

换做秦时,谷仓内的鼠洞多到一定数量,仓官都要遭到处罚。刘邦建汉之后,废除不少严刑峻法,文景两朝又大举废除肉刑,看管谷仓的官吏不需要再因多出几个老鼠洞而受到鞭笞,但入仓的粮食减少仍会丢掉官职,再不被官寺任用。

临到交税的月份,看守谷仓的官吏都是绷紧神经,防火防鼠防盗。甭管是谁,只要敢打谷仓的主意,绝对是吃不了兜着走。

量谷的工具由长安统一发放,由少吏专门看管,基本不会出现“大斗”“小斗”的情况。

“踢斗”更是想都别想。万一遇上“材质过硬”的量具,脚趾头踹断算轻的,被人举发,百分百会丢掉差事,所行之事宣于乡里,全家上下都会抬不起头来。

一场清雪过后,赵嘉和虎伯清点出要送往官寺的税粮,用麻袋装好,一袋袋送上大车。

为省去麻烦,众人商定,选在同一日往官寺交粮。

往年里,组织交税的该是啬夫。无奈之前匈奴南下,啬夫和游徼受召上城头,其后随军出战,同匈奴力战而死,新任的啬夫不能服众,说话办事也欠缺章程,乡中之人反倒更乐于听赵嘉之言。

就如此时,大车从畜场中行出,沿途不断有马车加入。皆为附近村寨里聚之人,闻听赵嘉今日往官寺,都是赶着大车追来,想要结伴而行。

车队不断拉长,待到沙陵县官寺,大车已经增到六十多辆,长龙状排开,马嘶人喧,景象蔚为壮观。

赵嘉叫停车队,先一步上前,向负责收粮的长吏递出木牌。

收取税粮是大事,县中两名长吏都应在场。无奈上一任县尉战死,县令受了重伤,县中的少吏少去九成,县丞不得不带着还能动的加班加点,一人干三四个人的活,数月下来,全都累得形销骨立,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好不容易有了新县尉,少吏也有了补员,魏太守又决意练兵,魏悦连番率骑兵出塞,郡内的县尉都被调往军中充任军侯,县丞没宽松几日,被迫又开始加班狂的日子。

所谓意志都是磨练出来的。

在县丞的带动下,沙陵县官寺上下掀起加班风潮,即便是刚能从榻上爬起来的县令也不例外。

这样高的工作效率,自然不会被郡中大佬忽略。赵嘉送粮当日,县丞刚刚接到郡中调令,获悉县中的少吏要被调往云中城,一口气没上来,险些当场晕过去。

赵嘉递上木牌时,县丞刚灌下一碗热汤,勉强顺了顺气。认出眼前少年,获悉其田亩出产,绷紧的脸上难得有了一丝笑容。

“亩产皆过两石?”

见县丞表情放缓,赵嘉点点头,将使用的增产方法简单说明,还将制出谷车等农具的匠人唤到近前。

工匠是贱籍不假,但能得官寺录名奖赏、发给差事的又是截然不同。

献出谷车时,赵嘉也曾将匠人带去太守府。虽然没能得魏尚召见,在主簿面前却是留了印象。如今再将其带到县丞跟前,有赵嘉做保,只要不出意外,几名匠人都能有个不错的前程。

两人说话时,车上的粟被陆续卸下,倒进量具。

官寺不收湿谷,在交粮之前,谷子全都要晾晒脱粒。称量时还要经过检查,确认无误才会送入谷仓。

“今岁确是丰年。”谷子送入仓库,县丞头顶的阴云散去不少。看到指挥众人、行事有条不紊的赵嘉,思及官寺中正缺人手,不由得心头一动。

“赵郎君……”

县丞正准备开口,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待到近前,骑士猛然一拉缰绳,大声道:“赵郎君可在?太守有召!”

在骑士之后,一名留在畜场的青壮也急急赶来,喘着气说明情况。

原来骑士从云中城赶来,先去畜场,没有找到赵嘉,知晓其到官寺交粮,干脆一路快马加鞭飞驰而来。

“魏使君有召?”

“长安来人,携天子旨意,奖赵郎君所献耕田法,太守命我来寻赵郎君。”

听完骑士所言,赵嘉心头一动,想到上次长安送来的奖赏,双目陡然放光。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