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4章 事务繁忙(1/1)

李翊看到钟繇他们头疼,岂不知后者的头比他疼多了。

自从前年冬天开始,北疆的军队开始了正常化。数以百万计的屯田兵被就地解散,转入民屯。而正规军队的数量也基本确定了下来。

为了确保这六十来万大军有着强大的战斗力,李翊决定在未来的三年时间里面,全面为大军换装。

然而,在刚刚过去的193年,因为朝廷中各种问题,军队换装的工作基本上陷入了瘫痪之中,大家忙着搞政治斗争呢,哪有心思来考虑军队换装的事情?

年底的时候,李翊彻底掌握了蓟城朝廷,这个事情才重新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他决定,从今年起,河北在休养生息的同时,主要工作就是为军队换装。

为此,李翊花了一大笔功绩点,从召唤系统兑换了一系列领先时代上百年的军事装备技术,打算将这些东西制造出来,用于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李翊之前提出了士农工商的理念,准备提高工匠的地位,引入规范化管理,并且抛弃原来的小作坊模式。负责内政的钟繇等人听得连连赞许,深以为然。

可是,李翊提出的规范、流程很多,具体做法却一概没有。不说别的,单说标准化生产,工匠的培养模式,还有种种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钟繇等人无不两眼一抹黑。他擅长处理内政,能将诸多繁琐细碎的事务梳理得井井有条,可他毕竟没学过后世的工业管理学,一时间哪里能满足李翊的需要?

前段时间,朝廷上下都在为了“计口授田制”而辩论,钟繇自己也是如此,没有把心思放在这个事情上。现在田制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他自然得重新拿起这个事情了。

钟繇当了出头鸟,其他人自然也放开了胆子,只见糜竺苦着脸说道:“主公,您说的厘金也有些麻烦。有大将军府提供保护,商人们对缴纳商税倒是没有抵触,可问题是,这税该如何收取呢?武皇帝铸五铢钱至今已有近三百年,民间流通的货币种类极多,一视同仁固然不妥,区别使用的话,如何判断价值也是莫衷一是,很多商人更愿意采用货物相易的方式。而不同的货物,在不同地域的价值也不一样……”

“再加上主公您给不同商品设置的不同税率,这收起税来,要计算的东西简直是太多了。”

李翊被这群人搞得很是头大,郁闷的说道:“上次开会不是说了吗?河北要逐步统一货币嘛……”

一句话还没说完,国渊也诉起苦来:“主公,您说统一货币的问题,也是牵涉甚多啊!首先就是金、银存量的问题,这些东西的库存太少了,根本就不足以铸造出足够的金币、银币。何况,要铸造这么多的金银钱币,需要的人工也是相当大的,如今冀州百废待兴,到处都在缺人,哪里分得出足够的人手呢?”

李翊的脸也变得满是凄苦了。

做主公难,做想做点事的主公更难。要休养生息,当然不能只是存粮,要做到真正的百废俱兴,把今后的制度搞出个框架和雏形来才好。

想保证参与者得利的规则,几个基本的法规是要确定下来的,比如:工业的专利问题,商业税的问题,还有股权之类的概念,等等。

李翊不打算建立多健全的制度,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东西都得有才行。

本以为这些雏形的政策很简单,可一落实下去,就问题多多了。诸如想要完善商税制度,就得先统一货币;想要统一货币,就得有大量的贵金属储备;对此李翊虽然也有相关的思路,但他这个思路又设计到了海军建设和造船的问题。

这些问题说起来简单,但涉及的层面太多,绕来绕去,不但把钟繇等内政长才给绕迷糊了,连李翊自己也是晕头转向。

“好吧,咱们一个一个说……”李翊依依不舍的望了一眼蓟城,带着一群属下继续开会去了。

………………

李翊没打算把火药大量应用,也没有制造蒸汽机的打算,所以,河北的装备技术并未进入热兵器时代。

但是,不得不说,有了李翊通过召唤系统兑换的各种技术,河北的兵器技术,是领先于时代的。

不过,想要制造出精良的兵器,仅仅靠技术领先却是不行的。装备的好坏,精工打造才是根本。材料自然要用足,打造的时候,也是千锤百炼,而不是用火烧软后,随便砸几锤子就成型了。

精工细作,材料、人工方面的花费自然很高。就算是李氏商会的收入惊人,北疆军依然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收获当然不是没有,扩大的地盘和人口就是最宝贵的财富。可要消化这些战利品,需要时间,大量的时间。消化的方式也有影响。

李翊最初的打算是一步到位,所以提出了很多理念,一股脑的塞给了幕僚们,结果现在发现欲速则不达,他对幕僚们的期望太高了。

毕竟有些理念是跨时代的,理念可以一步到位。但没经过时间的沉淀,中间那些过程却无法一下跨越过去。

李翊看着众人,总结道:“目前的问题汇总起来,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工业生产方面,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人才。上面没有懂行,又擅长组织的人主持大局,基层的工匠也很匮乏……”

钟繇点头赞同:“主公英明。”

“主持大局的人要解决应该比较容易,工匠的匮乏就有点麻烦了。”李翊眉头紧皱。

钟繇眉头一挑,笑问道:“主公,莫非您的名录上,也有此道高手?”

提到这个话题,众人都来了兴趣,暂时将各种烦恼忘在脑后,都拿眼去看李翊,听他怎么回答。

“也可以这么说。”李翊不置可否的点点头,有,当然是有的,黄月英不就是此道高手吗?问题是人能不能来还在两说,就算来了,年龄未免也太小了些,根本派不上用场。

“这个问题我会解决,回头我会把人给你们找来。”李翊拍拍手,轻松惬意的说道。现实的东汉暂时没有合适的人才,看来自己得开挂,通过召唤系统来召唤了。历史上擅长搞军事发明的发明家都有哪些?李翊的脑子开始转了起来。

“呃……如此也好。”众人见主公把这个事情揽下了,也就放下心来。虽然主公没有明确说找谁,但主公却从来没有让他们失望过。

“至于工匠缺乏,没别的办法,只能加大力气招募,如今北疆三千万人口,其中肯定不缺能工巧匠。”李翊一边在盘算着,一边说道,“不过,这个办法相对被动了一些,单单指望这样是不够的,还得主动设法。我的想法是,一方面广泛招收学徒加入工坊,在工坊内部划分层次,提高待遇,促进学徒勤奋向学;另一方面,在燕京大学堂之外,再开设一个技术分院,专门学习、深造各种工艺、技术。”

“……”鸦雀无声,众人都被李翊异想天开般的想法惊呆了。

开设书院教技术?教什么?怎么教?河北目前最缺的是铁匠,打造兵器、铠甲、农具,都得靠铁匠,搞个书院教铁匠?在教舍里叮叮当当的抡铁锤吗?

“你们这是想到哪儿去了?”一看众人神色,李翊就知道这些人在想什么了,没好气的说道,“锻造那属于实践,在工坊里教就行。书院里教的是理论,比如如何能造出更好的机械,把水车更充分的利用起来,如何提高炉火的温度,提高冶炼的效率什么的。”

李翊不打算搞超出时代太多的东西,但基本的物理知识,不妨普及一下。或许不应该说是普及,而是归纳。

汉朝的技术水平,并不比唐朝低。

可以说华夏文明在汉朝的时候,已经到了一个巅峰。其后从西晋开始,华夏经历了为期数百年的五胡乱华时期,中原的文化和技术一度大幅退步,等到隋朝统一中原,才慢慢的开始恢复元气,到了唐朝,才算是再度开始进入辉煌时期。

其后的五代十国虽然经历了战乱,但异族没能进入中原,故而华夏的文化和技术在宋朝达到了巅峰。

唐宋的商船都能往来南海,远赴波斯,跟明朝郑和下西洋时的航海技术差不了多少。汉朝的大黄弩和宋朝的神臂弓,性能上同样没多大差别,斩马剑和陌刀也是同理。

比起后世来,汉朝唯一没有变化的,就是对工匠的鄙视和工匠们互相之间的敝帚自珍。

李翊打算以著书立学为名,吸引那些隐藏在民间的名匠出来,同样吸引那些已经被招揽的大匠将珍藏的技术贡献出来。然后以教学的方式,混杂以一套基础的物理理论,彻底的推广开来。

当然,想要做到这点,专利法是必须的。这项法案的推广,就要手下的人们去费些心神了。(未完待续。)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