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1/1)

洋洋洒洒一万多字的试飞报告就摆在方成河的桌面上,李战军姿标准地站在办公桌前面,等待着方成河斟酌着如何开口。

点起烟抽了两口,方成河才缓缓开口,“坐。”

李战坐下。

方成河的语气很不确定,他道,“观点鲜明未必会是好事吧?上级领导机关要的是客观的分析报告,你这个是不是主观意识太强了些?是否采购苏三五我这个基层部队的部队长都没有很大的建议权。”

分析报告里的结论非常明确:建议少量采购Su-35战斗机。

从李战的角度看,这个结论放在整篇报告里是顺理成章的,把分析报告写成论文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一万多字的分析下来最终得出的结论如此。可是在方成河看来,这个结论不应该出现在一份客观的分析报告里面。

如果说这还不算什么的话,那么分析报告里的最后一段建议性文字就让人惊喜了,是又惊又喜。

“经过对Su-35战斗机的全面深度实战试飞,我个人认为在少量采购的前提下应当装备驻扎偏远的内陆地区,依靠该机的长航程更好更全面地发挥该机的全部性能。”

这是里面的其中一段话,就差直接说应该装备给101旅了。

方成河于是先是惊讶然后是欢喜,因而才会有如此不确定的语气。毫无疑问,对他来说二师是过去式了,他的部队是101旅,对李战来说更是如此。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如果有机会为自己的部队争取来新式战机,一款仅次于四代机的战机,如何不叫人欢喜?

分析报告是三天前交过来的,方成河细细看完之后又和包冠华杨静山等人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件事情并非不可能。

他抽着烟慢慢的回忆起了昨天晚上的碰头会议。

杨静山说,“李战的意思很隐晦,他认为我们应该争取首批装备苏三五。是否采购苏三五我个人认为是基本没有悬念的。不考虑政治因素,苏三五搭载的发动机和空战决策辅助系统比较有价值,买一个大队回来既可以填补编制空缺又能获取一些重要技术进行研究,一举两得。”

“沈霍伊飞机厂比较倾向于引进该机。”包冠华说,“会前我特意给军工部门的同学打了个电话,据他说沈霍伊飞机厂未来一段时间的重心是在歼十一系列战机上面,他们对母厂的新技术非常的感兴趣。”

方成河笑着说,“我听说成洛马飞机厂的四代机首飞给了沈霍伊飞机厂很大的刺激,他们似乎也有一款四代机,距离首飞应该也不远了。”

“哪来的消息?怎么今年四代机跟不要钱似的说出来就出来。”包冠华开了句玩笑。

方成河说,“李战亲眼看见了,当时和歼十六的原型机停在一个机库里,后半截盖着帆布,但李战很肯定那不是任何一款现役战机的改进。他做了一些了解后得知是沈霍伊飞机厂搞的四代机,从机体大小看应该是中型战机。”

“替代歼十的?”杨静山一愣。

歼-10系列刚刚开始步入成熟发展期,从理论上来讲再用个二十年再去考虑后续机型的事也是为时不晚到的,歼-10这个平台很出色有很大的改进冗余。不过细细一想也觉得正常了,国内军工的研发一致奉行的是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四个连续步伐。

换句话说,歼-10成熟了批量装备部队了,那么她的后续机型就肯定在研制当中了,没准这个工作从歼-10正式入役那天起就开始了,走到最后的首飞阶段并不稀奇。与此同时还要预研一代,理论工作没准都搞得七七八八的。同样同步进行的是探索工作,未来的军事装备发展方向等等。

简单地讲,歼-10公开了,那么距离她的后续机型首飞就不会太远,而更新一代的接班机型估计已经开始吹风洞了。

从这条军事装备发展步骤来看,成洛马也好沈霍伊也罢,现在拿出四代机来貌似也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

方成河的话打断了杨静山的思绪,他说,“不是,但存在这种可能。李战从驻场军代表那里得知,沈霍伊的四代机是自研项目,和部队没有关系。”

“自研项目?”包冠华有些愣神,随即笑道,“还是得有钱。”

沈霍伊也没什么钱,每年拿出一两个亿搞四代机研发还是能做到的,毕竟这几年他们的产品出口搞得不错,而且国内的订单根本做不完。

杨静山说,“厂家支持的话,引进苏三五估计没有什么悬念了。从战术使用层面看,这个飞机还是不错的。李战是个很挑剔的人,他甚至挑了歼十的一大堆毛病出来,这里不好那里不行。但是他对苏三五的评价比较高,认为这个飞机在三代机里应该达到了顶尖水平。”

沉默了一阵子,方成河问,“假设上级决定引进苏三五,我们争取首批装备该机的可能性有多大?”

包冠华说,“老方,你应该是最清楚的,可能性不太大。”

他这么一说方成河便沉默了。

在二师干了十多年,真的没有比更清楚这里面的情况了。二师和三百师是中国空军的两只拳头,一个悬在南海上空,另一个击向太平洋,现在如此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如此。101团改旅了,一口气换三十多架三代机,看上去石头很猛,可和二师、三百师一比,101旅还是破烂王。

没错,101旅是空军战斗航空旅的探索,北库场站也走向了基地化建设这套路子同样是一种试点,可在此之前二师、三百师已经混装了多种机型,他们早已经具备了保障多种机型作战的能力。

歼-7、歼-8这些二代机不说,歼-10、歼-11、Su-30MKK等这些战机同时驻扎在一个场站里,其中的意味已经是很深远的。

倘若采购了Su-35,首批列装的部队只会在二师和三百师之间产生,而且极有可能会成为唯一一支拥有Su-35机队的部队。

方成河指了指桌面上的分析报告,道,“李战的这份报告给了我一个新思路。我旅搞的二二八课题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成绩是喜人的,许多成果已经在空军航空兵部队里推广,海航也进行了借鉴。这是咱们的优势。另一方面,不是刚刚进行了试飞了吗,我想没有哪支部队比我们更加了解苏三五,这是我们的第二个优势。”

政委和参谋长的眼神里透露出来的意思是一致的——那就试试?

方成河收回思绪,问李战,“假如,我是说假如啊,假如苏三五的采购达成,我们又应该怎么样开这个口呢?”

他绝不是婆婆妈妈的人,这一点李战非常清楚。这位参谋长出身的原二师政委现任101旅旅长绝对行事作风干脆利落之人,就好像那打出去的航炮炮弹,咚咚咚的十分有力。

之所以在这件事情上面犹豫不决是因为二师是他工作时间最长的单位,十多年的时间都在二师度过了,人生能有几个十几年,况且是一辈子里最好的年华。

李战只在二师待了九个月,对二师的的归属感显然比不上方成河,再加上他离开二师的原因一定程度上是受了委屈的,对二师他就更没有太多感情了。

斟酌了一下,李战说,“摆事实讲道理照直汇报请示,我们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旅长,其实最有说服力的事实依据是我们是全军模拟蓝军部队,咱们空军、海航,都要从我们手下过一遍。模拟蓝军模拟蓝军,总不能让我们开着落后的三代机去模拟蓝军的三代半甚至四代机吧?”

他说,“歼十一B是什么货色旅长你比我清楚,实际作战能力如何还有待检验,但我个人并不是很相信沈霍伊的话。”

这倒是新鲜了,方成河问,“你觉得歼十一B型徒有虚名?”

“不是徒有虚名,而是根本就还没有名。”李战摊手说,“提起歼十一,甭管哪个型号,大家的第一反应是苏两七。事实也是如此,A型咱们不说了,B型的用的国产发动机国产航电,究竟效果如何还有待实战检验。”

方成河笑了,说,“按照你这个逻辑,苏三五也是一个路数了。”

李战很认真的摇头说,“我起初也是这么认为,试飞了之后才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结合瓦西里透露的和相关的资料,我发现毛子这一次真的搞出了当初他们理想中的苏两七。”

“我建议少量购买的其中一个依据是借此可以学习到毛子弥补苏两七缺陷的办法,这也是沈霍伊极力支持购买的原因之一。他们折腾苏两七着折腾了十几年,到现在依然有一些问题没解决,不是他们的技术问题,而是苏两七的先天性问题,甚至一些问题都不知道在哪里。可是毛子知道啊啊,苏两七哪里不行哪里有毛病他们最清楚。”

方成河明白了,购买Su-35的目的不在于该机,而在于歼-11系列战机。李战的意思很明显了,俄罗斯可以以Su-27战机为基础搞出了“超侧卫”Su-35,中国也可以基于歼-11这个平台搞出个等同于Su-35的过渡性三代半战机。

他想了想,说,“你列举的理由很充分。即使达成协议,列装部队恐怕不是短期之内的事情了。”

“应该要打报告了。”李战说,“不过不是申请苏三五,而是申请歼十六。沈霍伊搞的歼十六原型机已经有几架了,老旅长还在的时候联系过这件事情,请示上级让我们来搞歼十六的实战性试飞,后来老旅长出事这件事情就搁置了下来。”

方成河知道这个事情,他问,“这和苏三五能联系上?”

“能,而且关系很明显很密切。”李战沉声说,“但是目的不在苏三五而是在歼十六。旅长你刚才不是说了吗,哪怕能列装苏三五也不是短期之内的事情。歼十六不一样,原型机试飞搞好了,申请几架试用就很容易了。我们缺专业的战斗轰炸机。”

方成河一愣,旋即马上明白了李战的真正目的。

请示申请列装“引进的先进三代半重型战机”八成不会被批准,那么上级是不会会考虑拨点量产的歼-16安慰安慰呢?

Su-35很远,可是歼-16很近。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