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体会(1/1)

郭志远的话让伊灵心里有些小小的感动,她知道自己的短板,恐怕当初周大同也知道,本身他的水平有限,所以才不占着这个师傅的名分,就是想着以后她能有机会跟一个更高的人学习。

抬起头看向了郭志远“爸爸,你这次来恐怕就是为了这事吧?”

郭志远笑着揉揉伊灵的脑袋“小丫头,就不兴我这个当爹的想自己的孩子了,行了,咱们该回去了。”

乔远山看到郭志远真的挺意外的,他没想到他会大老远的跑这里来了。

老爷子对郭志远的身体还是很关心的,毕竟当初他离开的时候,这人还没咋好呢。

“呵呵,乔叔,恢复的差不多了,你老身体也挺好的?”

说起这事乔远山叹口气“幸亏伊灵,要不然我这把老骨头恐怕真的要挺住了,不过现在挺好的,致远,这次过来能住多久?”

郭志远叹口气“乔叔,我在这里只能待两天,我还有事情要回去做,今天晚上我跟你们回去,你们家我还没去过呢。”

郭志远真的很想看看自家孩子生活了十年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不亲眼看看他是真的不太放心。

得知赵长生和郑满红他们跟伊灵的渊源,郭志远带了些礼物上门拜访,同时也带了礼物去赵大海家里坐坐,胡三爷和干娘还要在这里生活,他作为干儿子不能亲自照顾,只能先拜托这个村长多照应一二。

听说伊灵的亲爸爸来了,而且还去了老人和老二家里,钟玉娟这心里可有些不平衡了,凭啥啊,当初他们还在伙里呢,没功劳,她至少还有苦劳吧,怎么这个人偏偏就漏了他们家了,不会是谁在这中间捣鬼吧?

钟玉娟把这个想法跟自家男人说了“听说伊灵她爸没少给东西呢,你说会不会是老二媳妇在这中间说什么,人家才这样?”

赵有跟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反唇相讥道:“人家凭啥来看咱们,咱们是跟人家有亲戚啊,还是有恩情?

人家能看咱爹他们已经够意思了,再说,当初乔叔可是给钱了也给粮食了,你觉得人家欠咱们什么,能过来看看就不错了。

就算有恩情那也是咱娘和老二他们两口子,伊灵那孩子你是喂过一回啊还是抱过一次?

可是当初看伊灵得来的钱咱们也跟着花了吧?你还有啥好抱怨的?

还老二媳妇说的,你可真够能想的,还嫌这个家里的事不够多,你知道外面的人都在说啥了,都说老人家是咱们两口子逼出去的,你给我消停点,要是你敢出去惹事,你试试看看——”

赵有根别看蔫不出溜的,可是老实人一旦真的发火,钟玉娟心里也害怕。

“你悄悄的,我不就是那么一说吗,你还当真了,真是的,不跟你说了,我喂猪去。”

赵有跟都发话了,钟玉娟心里就算再有想法,她也不敢在这个时候闹起来,因为分家的事,村子里的人说啥的都有,她可不想成为别人的谈论话题,不过想想郭志远拎的东西,她是真的眼馋了,那礼物里不仅仅是有吃的喝的,好像还有别的。

“红霞,过来,你到你奶奶家去看看……”

可惜红霞去了也白去,因为赵长生两口子根本就没在家,郭志远送来的东西早就被老太太给锁起来了,老两口带着孩子去了胡三爷他们那里吃饭。

今天胡三爷请客,喊来了赵有才一家还有赵大海,既然伊灵她爹来了,让大家伙都认识认识。

赵有才看到郭志远的时候就有些紧张,主要是这人一看就不简单,身上的那股子气势让他有压力,那眼神看人更让他觉得后背发冷。

郭志远打量完赵有才之后,首先热情的跟他握手,然后热情招呼大家坐下吃饭。

“这么多年我们家伊灵承蒙大家的照顾和关爱,要不然孩子不会有今天,今天我借着三爷的地盘和酒水感谢大家对我们一家的恩情,这酒我先干为敬。”

郭志远一扬脖子,一杯酒直接下肚,赵有才也不多话,跟着就陪了一杯酒,酒下肚了,他这胆子也壮多了,话也就多了起来。

一时之间酒桌上的气氛也变得融洽和热闹起来,大家伙边喝边聊,郭志远更是对这些当初抚养自己女儿的人充满了感激和敬意,赵有才满脸通红的搂着郭志远的肩膀,说话也有些不太利索。

“兄弟,以后你们俩个可要好好的对待伊灵这孩子,我们夫妻俩个是真的把这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俩对待,这丫头啊省心的让人心疼,打小的时候就不闹人,带着孩子一点都不费心……”

这还是郭志远第一次听到有关于孩子小时候的事情,边听边点头,心里是什么滋味恐怕只有他自己清楚。

他仿佛看到了一个牙牙学语的小姑娘在他眼前一点点的学会说话和走路然后一点点的长大,懂事,聪明能干,孝顺,这就是赵有才跟郭志远描述的伊灵。

在他看来这孩子不是给他们家添麻烦,相反,这孩子就是一个福星,他们家因为这孩子日子一点点的好过起来。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跟郭志远说着伊灵的点点滴滴,这些事情都是郭志远想知道的,也原意听,乔远山则笑眯眯的坐在一旁帮着伊灵夹菜然后听大家说他的孙女,他心里有种自豪感,因为这孩子是他养大的。

当初那么小点的孩子如今也变成大姑娘了,这种成就感是郭志远没有的,也是他最遗憾的。

生了孩子一场,他们却无法给孩子一个正常的家庭生活更没法抚育孩子长大,说不遗憾那是假的,不过他也庆幸,就因为这些好人,才让他们家庭变得完整,夫妻俩个可以把那些缺憾的一点点的补偿回来。

晚上郭志远跟着乔远山他们一起回到了镇子上的家,这一路上他想了很多,十年,孩子就在来来回回的路上一点点长大,那可不是一点两天的事情,风雨无阻,单是乔远山这份坚持和毅力,已经让他佩服不已,更是对孩子当初的决定有了彻底的了解,乔远山的付出值得闺女的回报。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