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装甲车的危机(1/1)

邓阳在鬼子的追兵咬上来之前就带着部队躲进了之前选好的那个坍塌的大院中,一米多高的土墙成为了他们的掩体,一个个士兵这个时候再次焕发出巨大的活力,他们现在还有这四十多人,并且临时搜索的鬼子武器也足够他们抵挡日军的进攻,此时天已经蒙蒙亮了,每个人都看到生的希望,如此一来他们早就忘记了之前战斗的疲惫。

“突滴给给!”鬼子的指挥官在远处高举着指挥刀疯狂的咆哮着,他们的指挥部被中国部队给断掉了,这让他们愤怒的疯狂,一个个鬼子兵这个时候也杀红了眼,此时的他们早就被这场看上去轻而易举最后却打的万分惨烈的战斗给冲昏了头脑。

从开始到现在,他们损失了大量的士兵,优势后方他们的部队正在死死的顶住中国人的进攻,在中国人凶猛的火力下伤亡也是十分惨重,毕竟他们原本依赖中国人的战壕进行抵抗,但是哪里已经被中国人一枚带火的炮弹炸成了地狱,因此只能够在毫无掩体的地方进行阻击,由此导致鬼子的部队也损失惨重。

现在鬼子也都别着一口气,想要尽自己最大能力的干掉这些逃出来的中国部队,以此来洗刷自己身上的耻辱,毕竟数百人围攻仅仅一百多人的部队,他们居然损失了这么大,而且还让几十个中国士兵能够活着下来。

其实这次的战斗完全是因为机缘巧合,就算是独立师那些经历过战火洗礼的精锐部队,也不可能一百人在足足数百人的鬼子部队突袭下还能够保存半数兵力,这次之所以会这样完全是因为鬼子没想到这帮中国新兵会有着那么多的自动武器,在攻击的一瞬间被反击打蒙掉了,同时他们在晚上没有火炮的支援,面对中国部队的猛烈火力一时间也难以突破。

再加上中国后方部队的猛烈突击,导致鬼子的兵力大量分散,而且进攻中的鬼子兵也被后方的战斗所影响,爆发出的实力也大幅度下降,而且邓阳在这里神出鬼没接连袭击了鬼子好几个小队,鬼子的部队本身也就不多的,大多都是围绕在那两个人数较多的中国部队抵抗区域,对于邓阳这些散落在断壁残垣之中的部队派出的兵力并不多,因此被邓阳这样精锐的特种兵一一击破。

不过即便已经抵挡住了之前鬼子的进攻,但是看着一两百个鬼子脸色狰狞带着疯狂的冲击,包括邓阳在内也都是内心中惶惶不安,因为鬼子在武器和兵力上都在他们之上。

“所有人做好准备,务必坚持一个小时的时间,手榴弹准备。”邓阳抵在土墙的面前,看着疯狂冲过来的鬼子不由的舔了口干裂的嘴村,这个时候可以说是他们最危急的时刻,鬼子是满怀着愤怒冲击过来的,而他们定然要死守这里,根本没有后退的可能,对方人数太多,一旦撤退就会被鬼子尾随攻击,到时候死伤更加巨大。

一个个士兵拿出自己的手雷,他们的手雷都是从死去的鬼子身上搜刮出来的,每个人只分了两个,当两个手雷使用完了的时候,他们将在也没有手雷使用。

同时他们手中虽然都是冲锋枪,可是平均算起来每个人只有不到四个弹匣,也就是说打三轮以后很多士兵将没有武器可以使用了。

鬼子快步向前冲击着,他们想要一鼓作气利用人数上的优势冲破邓阳这临时组织的防御,虽然那一两米高的土墙对于鬼子来说是一个障碍,但是在土墙的前边碎石和泥土早就堆积了很多,因此对于鬼子来说土墙并不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只要他们能够压制住中国人的抵抗,那么通过前面那些堆积的泥土一样可以跨过这些土墙的防御。

不过就在鬼子冲到距离中国部队只有二三十米距离的时候,邓阳他们一个个拉掉了手雷的拉环,就这样冷冷的看着鬼子向他们冲击过来,所有的士兵手死死的攥住自己手中的手雷,任由手雷在自己的手上滋滋作响冒着白烟,这是一种延时手雷,鬼子的手雷在拉动拉环之后七秒才会爆炸,为了尽可能的给鬼子造成伤亡,让鬼子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他们必须利用一种特殊的投弹方法。

手雷投弹是一门技术活,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将这件事情做好的,在二战之前的一战,投单手还是一个单独的兵种,在近代时期投掷手雷也是战争之中威力比较强大的杀伤性武器,各国都有着投弹师等部队,即便现在的德国也有着投弹师,只不过只是挂着名号而已。

但是看过亮剑的也都知道,手雷在密集投掷的时候的确可以爆发出非常恐怖的打击力,现在邓阳也是这样做。

鬼子攻击他们最好的一段路程就是他们正前方宽度达到四五十米的地方,这里地势平坦直通他们所在的破损院落,其他几个方向都需要绕过一连串坍塌的土墙,所以邓阳将现在四十多个士兵分成了四组,每人两枚手雷,进行交替式弹幕投掷攻击,以求给鬼子最强大的攻击。

最前方的十名士兵手雷已经到了爆炸的极限,在鬼子接近他们十来米的时候,邓阳双眼冷光一闪大喝一声扔。

哗啦啦……一连串的黑影废了出去,在鬼子兵惊恐的目光中狠狠的砸倒他们的面前。

鬼子兵还没有来得及趴下和喊叫,眼前的手雷立即爆发出一阵轰鸣以及闪光。

轰!轰……猛烈的爆炸声在黎明的寒风中回荡,巨大的火光闪烁了所有的眼睛,猛烈的爆炸结束之后,前冲的十几个鬼子早就失去了踪迹,不知道是被手雷炸飞了出去,还是被扎车行了粉末。

八嘎?

后方的鬼子被前方巨大的爆炸声吓了一跳,不过当看到地面上满是鲜血和残肢断臂之后一个个鬼子也露出惊恐的面容,邓阳他们的手雷袭击实在是太恐怖了。

不过鬼子显然没有被手雷的爆炸给吓到,毕竟手雷再强也没有炮弹的那种恐怖威力,因此鬼子的指挥官高举着指挥刀再次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八嘎,帝国的勇士们,继续攻击,只要咱们冲过去,那些懦弱的支那猪将会成为咱们的刀下之鬼,为了帝国的荣耀,为了天皇陛下,冲啊!”鬼子的指挥官在疯狂的呐喊着,他认为这些之前已经被他们压着打了好几个小时的中国部队一定已经筋疲力竭,只要他们不惧伤亡,最后一定能够将这些中国人歼灭。

可是就在他们大股部队冲过那片碎尸地的时候,忽然天空之中数十枚手雷呼啸着飞了过来。

数十个黑漆漆的手雷在天空中就如同一个个小黑点,好似暴雨一般向着鬼子他们砸了过来。

鬼子的指挥官参加了不少的战斗,但是他却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使用手雷的,密密麻麻的手雷鬼子几乎看的愣住了。

忽然之间,后方的鬼子指挥官露出的一脸的惊容,因为他能够想象到这种密集手来带来的恐怖杀伤。

中国人的数十枚手雷就好像经过仔细的安排一样分成四行,每一行之间的空隙足有两三米的样子,这样一来这些手雷足够覆盖中国部队向外三四十米的区域,而这片区域正有着他们数十个士兵,如果这些手雷发生了爆炸,这对于鬼子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噩梦。

“八嘎,快,快撤退,趴下,趴下!”鬼子的指挥官额头上冷汗直冒,忍不住大声的最这则那些冲上去的鬼子大声的呼喊,因为他知道,只要来不及撤出那片区域,那么便没有存活的希望,因为这么密集的手雷发生爆炸,单单是冲击波彼此加成起来就拥有巨大的杀伤力。

可是这一切都晚了,邓阳他们投掷的手雷都是经过延时燃烧的,在落在鬼子的面前的一刹那就已经到了燃烧的极限。

轰轰轰……一连串接连不断的爆炸声轰鸣作响,一个个鬼子兵在猛烈的爆炸中发出凄厉的惨叫,后面所有的鬼子都停止了攻击,一个个满脸不可思议的看钱面前的场景,最少有四五十个鬼子兵被那些爆炸的火焰所笼罩,没有人认为还有人能够从那些爆炸的硝烟之中活着走出来,因为那么剧烈的爆炸只要是一具肉体都将被撕得粉碎。

“八嘎,该死的支那人。”鬼子的指挥官本身是这支部队的副官,在他们的指挥官坐镇指挥的时候,他负责在前方调动部队,此时指挥官一死一伤因此他作为临时指挥官指挥作战,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些幸存的中国人还能够爆发出这么强大的攻击力,让他们在进攻之中损失惨重。

一个个鬼子兵止步不前,中国部队的手雷实在是太恐怖,漫天的手雷简直如同一个个催命符,而且这些手雷爆炸的时间实在是太短暂了,短暂到他们根本没有撤退躲避的可能,只要看到那些手雷,那么就证明手雷将要爆炸了,每每都是他们看着中国部队的手雷丢过来,但是还没等他们趴下手雷就已经将他们掀飞了出去,更有甚者手雷会在半空中爆炸,无数的碎片如同一阵暴雨一般呼啸着从他们的头顶飞过,一些鬼子兵甚至看到自己的同伴生生被削掉了鼻子耳朵,听着那些宛如来自地狱一般的凄厉惨叫一个个鬼子已经发自内心的颤抖了,这个时候再让他们冲上去着实有些困哪。

而就在邓阳他们准备着第二波手雷的时候,远处传来了密集低沉的机枪射击声,以及一个个鬼子兵的惨叫和惊慌失措的呐喊。

鬼子还有邓阳手下的士兵们不由的伸长了脖子向鬼子的后方看过去,只见哪里十两狰狞的装甲车带着浩浩荡荡的撤退正在愤怒的向前前进,卡车和装甲车走在泥泞的土地上那种发动机歇里斯底的轰鸣声让人心神颤抖,不过最为恐怖的是那些装甲车和卡车的顶上都绑着一挺挺狰狞的大型机枪,正是邓阳他们之前缴获的鬼子航空机枪,这种大口径威力巨大的武器被邓阳架设在了卡车和装甲车的顶部,以此来给这种火力机枪提供足够的机动能力,不管什么时候,移动中的火力点都是最难对付的,尤其是装甲车和坦克。

鬼子的装甲车从来没有想过换上十二点七毫米口径的大口径机枪,因为大口径机枪本身也有着一个弱点,那就是体型比普通的重机枪和轻机枪更重,一挺航空机枪的重量是鬼子重机枪的四倍,加上直径更大的子弹几乎是普通机枪的十倍了,这样一来他们的装甲车的火力连续性就降低了很多,对付没有什么火力的中国部队在鬼子看来一般的机枪就足够了。

而邓阳的想法和鬼子就不同,虽然这些鬼子装甲车本身都有着两挺重机枪,但是在邓阳看来,他现在所需要的是一种远距离且连续性强大的武器,为的就是压制鬼子的轻重机枪,干掉鬼子的装甲车因此这种航空机枪更加适合他们,他能够弥补邓阳手中火炮的空缺。

而此时就是这样,即便是躲在土墙后面的鬼子也会被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直接穿透土枪打死,土墙或许可以防御住威力较轻的重机枪子弹以及普通的步枪子弹,但是却无法抵挡堪比小炮一般的航空机枪。

随着大量的装甲车和航空机枪的到来,鬼子那原本还算坚固的防御阵地迅速被撕裂开来,威力巨大的机枪在战场上带起一阵阵腥风血雨,引起鬼子一阵阵惨叫。

可是就在邓阳以为战斗将要结束,鬼子将会不得不撤退的时候,忽然鬼子的后方传来一声更加巨大的轰鸣声,紧接着邓阳他们就听到一声轰鸣爆炸,所有人的内心不由得一沉。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