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默认

第一百四十九章 现场大会(7)(1/1)

热门推荐:、 、 、 、 、 、 、

齐天翔的讲话结束之后,周通接着主持会议,宣布请王向东副省长发表讲话,会场里立即又响起热烈的掌声。

王向东也如齐天翔一样,站起身来向台下挥手致意,之后才慢慢地坐了下来,等着掌声渐渐平息后才开始了讲话。

与齐天翔的讲话方式和特点不同,王向东黑红的方正脸庞上,布满了严肃和冷峻,眼睛里的神情也如他的面容一样,投射出刚烈和凌厉,似乎也如他的性格一般。

王向东的讲话开始,就没有任何的客套,也不讲任何的理论问题,而是直指执法乱象,以及社会反响强烈的公路‘三乱’,不但指出了发生在几个地市的严重事件,也对新出现的设点守候和隐蔽执法,甚至故意刁难等问题,毫不客气地进行了点名批评,有时间地点,有具体事件,有理有据,没有任何含蓄和隐瞒。

对于这些显而易见的问题,王向东不仅心知肚明,即使是一些弯弯绕绕的猫腻,也别想瞒过他的眼睛。多年的交通行业领导经验,使他对交通行业的规律和特点了如指掌,可谓得心应手。

出生在河中市工人家庭的王向东,中学毕业就进入了市公路局工作,成为一名养路工人,可以说是与交通打了半辈子交道,爱恨都倾注给了这个行业,同时也得力于交通大发展,才走到了今天。

几年的养路工人生涯,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王向东,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不但成为了生产积极分子,而且被保送上了省交通管理学校,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工农兵大学生,随后毕业成为了市交通局的技术员。重视发挥知识分子作用,既干部“四化”的时候,被结合进市局领导班子,进入了处级干部的行列。技术干部经济化,掌握宏观管理技能的时候,又作为知识分子的典型,成为河中市主管交通的副市长。河海省大交通时代,河中市率先投入资金,改善交通状况,并以高速路带动县乡公路建设的创新模式,与当时省委省政府的发展思路一致,深得省委主要领导的赏识,很快荣升省交通厅厅长。

作为全省大交通建设的主要实施部门,作为厅长的王向东,全身心地投入到高速建设之中,随着遍布全省高速网络的建成和产生效益,王向东也最终完成了从省管到中管干部的跨越,成为了以实干获得副省级职务的一个典型。

机遇和实干造就了王向东的仕途生涯,这点是王向东深知并感悟极深的事情。一个普通工人家庭长大的孩子,一个普通的养路工人,能一步步走到副省长的高位,没有几次机遇的惠顾是无论如何办不到的,而机遇的惠顾,没有自己认真踏实的工作和实实在在的做人,更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在他的心目中,做事和做人是不可分割的,而机遇的获得也是在这些的基础上的,没有任何的捷径可走。

随着年龄和精力的改变,王向东也时常感到有些力不从心,特别是亲力亲为的习惯,时常被自己的情绪和身体所干扰,对于自己钟爱的交通工作,也渐渐没有了那么多的热情。自己也时时感到自责,却没有更多的办法,也不是很想作出改变。

齐天翔在莱州被阻挡的消息传到他的耳朵里时,第一感觉是不可思议,随后就是恼火和愤怒,同时还有些难堪。公路三乱由来已久,多年来治理整顿的无数次,却都是好一阵子之后又是回潮,根本没有办法彻底扭转。

究其原因还是交通经费的紧张,以及管理维护费用的不足,县乡公路之后,就是村村通的繁重工作,经费成为最大的障碍。省里没有充足的经费支出,省道收费取消之后,对基层的经费支持就没有了来源,地市积极性不足却资金有限,银行和投资机构更是对这种出力不讨好,没有任何投资回报的民心工程不感兴趣,可省里每年还要有这样的任务,来体现关注民生和支持农业的政绩。省厅和地市交通部门,能做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筹措资金,高速收费,国道收费,交通附加,以及财政转移支付,除了保运转和保人头,都投入到了县乡和村村通公路建设,可还是入不敷出,漏洞越来越大。

面对这样窘迫的现状,明知道公路三乱害人害己,虽然三令五申地强调,可都是雷声大雨点小,采取的还是睁只眼闭只眼的策略,毕竟能够解决一部分建设经费,保障省政府总体工作的实施,保证基层单位的运行,这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尽管王向东也清楚,入不敷出的很大一个原因,还是来源于机构臃肿和人浮于事,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除了开源,节流是唯一可行的办法。自己也曾进行过调研,但一番摸底之后自己都吃了一惊,依靠公路生存的人员数量,达到了难以理解的数字。

近些年随着国有企业转制改造,以及去行政化措施的实行,很多权力部门盯上了公路,大量的关系户和关系人,甚至领导干部的子女,都穿上了交通制服,而且越往基层,这种现象越严重。仅仅一个县局,就有几百人领着交通的工资,一个检查站,就有几十个财政供养的人员。

发现了问题,改变却是力不从心,庞大的数字,臃肿的群体,任何的变动都将带来巨大的震动,也会产生难以预料的阻力。想着几年后自己就要退休,王向东实在难以下定这样的决心。

出现齐天翔的事情之后,愤怒之余王向东也一些希望,那就是利用齐天翔的威势,推动这项工作启动,自己也能在不承担太多骂名的情况下,从根本上解决机构臃肿,以及公路三乱这类头疼的顽疾,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结束。

这是王向东不愿示人的心思,当然希望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