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中的《左权军事文选》里说:“左权他吃的洋面包都消化了,这个人硬是个‘两杆子’都硬的将才。”
[7]
周恩来于1942年6月21日在《新华日报》撰文说:“左权足以为党之模范”。[8]
作家刘白羽在1942年文章中说:“在掌控半个中国战场的八路军总指挥部里,左权同志的确是个最繁忙的人,除了重大的事由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决定之外,一般的工作都由他来处理。他的军事理论修养、作战经验、指挥能力,都是我们部队参谋工作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9]
2012年5月21日,左权将军之女左太北回忆说:“父亲左权是一位真正的民族英雄。
“老总,这是刚得到的电报,冈村宁次的先遣部队已经到了378团部的防锁线了而且八路129师的一个团7已经跟小鬼子开战了。”左权略带焦急,眉头也紧紧的皱着。
哦?
129师一个团已经开火了?
“哪个团部?”彭司令不由得诧异的问道,问这话的时候他看见左权不由得挑了挑眉头,然后点点头,他们都知道129师长刚得了一个新的兵,是个主力团长,打起鬼子来心狠手辣,不过此人有勇无谋,只靠着蛮力干小鬼子,大部分的指挥战略也都是由政委出谋划策的。
1937年8月25日由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4、第31军,西北红军第29、第30军和独立第1、2、3、4团以及第15军团的骑兵团等改编而成,全师共1.3万余人。刘伯承任师长,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任副师长,倪志亮任参谋长,张浩任政训处主任,宋任穷任副主任。
刘伯承这时候也得到了最新的消息,他知道自己的一个团部已经跟小鬼子开了火,而115师的378团也已经防守了起来,只要小鬼子敢踏入他们的地派,他们就一句话,狠狠的干鬼子!
徐向前看着刘伯承此刻一脸的忧愁,于是快步走上前去,一脸的疑惑,“李云龙那小子已经跟小鬼子开了火,所有的大炮和野炮也全都给这小子戴上了,政委也派去了,这下你可以放心了!”他知道刘伯承担忧的是什么,无外乎李云龙这小子只会蛮干小鬼子,不懂得策略和措施,他的脑子是榆木疙瘩,不会拐弯一样,还好有个有头脑的政委陪着他们玩,不然的话,李云龙恐怕也不是小鬼子的对手,对付小鬼子是应该蛮干,但是只靠着一身力气去干小鬼子也一不定能赢得小鬼子,鬼子的武器弹药可不是盖得,比华夏军队威力大许多。
“放心?我怎么能放心吧,这个小子有时候犟得跟驴似的,就怕政委也说不了他当时看这小子干鬼子的时候厉害的要命,但现在看来,却是个难办的角色。”刘伯承有一丝的担忧,毕竟这小子如果是只靠蛮力干鬼子的话,恐怕会有战败的可能。
徐向前听闻,不由得说道,“放心吧,这小子还是有分寸的,你想想他能让自己的兄弟们跟着他丧命,你也不想想这小子多重情重义,一个兄弟死在鬼子的手里,他能将那个鬼子干死,你就放心吧。”
看着刘伯承如此担忧,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宽慰了,坐在这个位置上,肩上的责任自然也是大许多,万一一个团部葬送在鬼子手里,那他心里可就要难受极了。
十里温柔?2017/09/12?13:29:20
1912年2月考入重庆蜀军政府开办的将校学堂,学习各门近代军事课程,同时熟读中国古代兵书,《孙子》、《吴子》等经典名著的许多章节出口能诵。在将校学堂10个月,他不但学业出众,而且以举止端正、操守有持、恶习不沾闻名全校,被同学们称为军中“菩萨”。
1912年底毕业后被分派到川军第5师熊克武部,先后任司务长、排长、连长。
1913年参加四川讨袁之役,失败后于1914年在上海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
1915年底奉命返回四川,拉起400余人的队伍,组成川东护国军第4支队。
1916年3月在指挥攻打丰都县城时,右眼中弹致残。在疗伤过程中,他为了不损害脑神经,强忍钻心的疼痛,坚持不施麻药,被为其主刀的德国医生赞叹为“军神”。
1917年参加护法战争,任川军第5师第9旅参谋长、四川督军署警卫团团长。
1923年参加讨伐北洋军阀吴佩孚的战争,任东路讨贼军第1路指挥官,取得驰援龙泉驿等战斗的胜利。8月在作战中右腿负重伤。在成都治疗期间,结识川籍共产主义者杨闇公、吴玉章,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4年10月起,随吴玉章到上海、北京、广州等地考察国民革命形势和中国社会现状,途中所见所闻,使他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
1926年5月经杨闇公、吴玉章介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任中共重庆地委军事委员会委员,奉命与杨闇公、朱德等发动泸(州)顺(庆)起义。由于他熟知川军情况且素负众望,被赋予“国民革命军川军各路总指挥”的重任。在历时167天的起义过程中,他调兵遣将,进退有方,安民治政,措置裕如,有力地策应了北伐战争,实现了中共中央关于抑制四川军阀部队东下威胁武汉的战略目的。
土地革命
1927年4月被武汉国民政府任命为暂编第15军军长,这是中共党员在国民革命军中被任命的第一个军长职务。7月下旬秘密转赴南昌,与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同年底奉派赴苏联学习军事,先入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后转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刚到苏联时,为攻克俄文关,他“视文法如钱串,视生字如铜钱,汲汲然日夜积累之;视疑难如敌阵,惶惶然日夜攻占之,不数月已能阅读俄文书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