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偶遇(1/1)

张狼的想法很简单,日军在缅甸、越南、老挝等地都有大量藏金,他打算再碰碰运气,看看还能不能找到其他的宝藏。

这种什么资料没有,全靠运气去碰的寻找宝藏的方法也就张狼能想的出来。

他想的倒是挺好,可把杨金海给急坏了,差点给张狼跪下。

这缅甸的山林是闹着玩的?

想当年远征军在缅甸的热带雨林死了多少人?

这都惊蛰一个月了,热带雨林里面的蚊虫也都出来了。

就算是他走了这么多次,每次都是提心吊胆的。

“张主任!您大人大量,您体谅体谅我吧!你这是要是有个闪失,我可担待不起!”杨金海连连鞠躬。

“杨同志,就这缅甸的山林我闭着眼都能摸的出去!”张狼笑着说道。

“张主任!您要是有什么事要办,等回到国内我给你排一个班的战士陪着你去!”眼见张狼非得要去,杨金海都快哭了。

不管张狼怎么说,反正杨金海就是不同意他单独行动。

道家讲究的就是一个机缘,被杨金海这么一阻拦,张狼知道自己的机缘没有了。

就算是强行去寻找也绝对一无所获。

“算了,算了!走吧,回家!”张狼苦笑着摇摇头。

“谢谢!谢谢张主任!”一听张狼不再单独行动了,激动的杨金海连连给他鞠躬。

“抱歉!刚才是我考虑不周,让杨同志担心了!”张狼温和的笑着向杨金海道歉。

自从继承了土地公公的神位,张狼的性格越来越随和,深的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没事,没事!张主任,您看翡翠原石给您送到哪里去?西龙山庄?”相对于张狼的道歉,杨金海更在意的是张狼不再提离队独行这事。

“嗯……翡翠原石麻烦杨同志给送到鹏城就行,我安排人在鹏城接收!”

“好,没有问题!”杨金海很干脆的答应下来。

相对于送到东北辽省,送到鹏城路程近了可不止一半。

也许是为了感谢张狼的理解,杨金海直接从云南省军区借调了一架直升机,把张狼送到广东的白云机场。

杨金海拿出自己的证件把张狼送上飞机。

不然张狼还真上不了飞机。

虎骨、虎鞭、虎皮都属于违禁品。

81年的国内航班还很少,搭乘飞机的都是因为紧急公务,私人坐飞机的可以说是没有。

之所以没有私人坐飞机的,不光是因为国人没有钱,而是飞机票和软卧票一样,达不到一定级别,没有单位介绍信,根本不卖给你票。

一路无话,飞机很快在上海虹桥机场降落,张狼要在这里换乘飞往辽省的飞机。

因为转机的原因,张狼属于最后一个登机的。

在空姐的指引下,张狼走进机舱,商务座上做着一位身材高大魁梧的老人,张狼一愣,连忙走过去。

“郑书记!您好!”

“哈……哈,小张!咱们还真是有缘啊!”郑爱国也看到张狼了,站起来大笑着和张狼握手。

“是啊!还真是有缘!没想到在千里之外能与郑书记相遇,而且还是同机!”张狼也笑道。

张狼买的也是商务藏的票,郑爱国旁边的也是省委的一名领导,在郑爱国的安排下和张狼换了座位。

等张狼做好后,郑爱国笑着问道:“小张你到沪市是……”

“郑书记,我是从香江回来,在广东办了点私事,因为白云机场没有直达辽省的飞机,所以到沪市转机。”

“哦!我听说你们县要搞什么农业示范园项目,是不是你的主意?”等张狼做好,郑爱国小声问道。

“我只是给县里的领导提了点小建议!”张狼谦虚道。

“小建议?我看里面全都是你的主意,一个涉及资金十几个亿的农业项目,不是我看不起他们下面的同志,他们还没有那个眼光和魄力!”郑爱国笑着摇摇头。

心里有些泛酸,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儿子,要是老老实实在黑水县待着多好!十几亿的农业项目,这可是全国独一份。

“呵呵··········”张狼笑了笑没有说话。

“当初常委会上讨论的时候,我一听就知道是你的手笔!真是好大的手笔啊!这是个利国利民的好项目!我是第一个举手支持的!

我看啊!

等你们那个农业示范园项目搞起来,我看他们那些什么万元户、万元村的还好意思提!你们黑水县将成为中国第一个万元县!”郑爱国对农业示范园项目非常的看好。

在很早的教科书中就一直在提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中国历朝历代都对农业非常重视,新中国也不例外。

可以说所有的中国人都有着非常深厚的土地情结。

尤其是北方人,这种土地情结尤为严重。

在后世,张狼公司里很多农民工,一到农忙季节,就要请假回家收庄稼种庄稼。

就算是农忙季节工资高出百分之五十,也阻挡不住农民工回家种地的热情。

哪怕明知道种这一季庄稼还不如在城里打工一个月赚的多,可是依然故我的回家请假种地。

这就是土地情结。

“谢谢郑书记支持!”张狼连忙表示感谢,“还请郑书记给我们多提宝贵的意见!”

“你这小年轻的脑子太快了!我这老家伙都有些跟不上趟,意见是不敢提!不过,我看可以组织一下去你们西龙山庄学习学习你们的先进经验!”郑爱国笑道。

“欢迎郑书记能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张狼违心的说着欢迎的话。

张狼最反感这种参观学习,要是光郑爱国这一波还好说。

可以预见,郑爱国作为省委三把手,他带团到西龙山庄参观考察,肯定会有记者,报社记者、省电视台记者都会随行。

西龙山庄不可避免的就会上电视,然后就会爆发一场比去年还大的参观学习热潮。

可是这种情况还真没法避免,随着西龙山庄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有很多领导到西龙山庄来视察。

所谓富在深山有远亲,西龙山庄的发展是瞒不住的,参观团、考察团、学习团以后绝对少不了。

这个是改变不了的中国国情,只能慢慢适应。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