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如玉的心思,再寻常不过。
她自己本来在杨氏一族的这一代里就是极美的,无奈自家祖母死得早,这杨氏观王房被祖父的续弦杨萧氏把持。自己父亲那般境遇能活着已是不错,自己的母亲也待不下去,找个理由,带着弟弟去乡下田庄避祸。
当日,她小小年纪,不愿与母亲一并出走,只因她过几年就及笄之年,要谈婚论嫁,跟着母亲实在没前途;当然,还有原因就是自己不甘心向命运低头,她认为只有留在祖宅才能有机会扭转命运。
这么九年,她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等待扭转自己命运的机会,最终等来的是举家迁入山高皇帝远的蜀中。若是族中无人举荐,就自己父亲那副模样,怕杨氏六房就是几辈子也翻不了身。
杨如玉从未那样绝望抓狂,于是在垂柳客栈见到母亲时,一直以来的隐忍全然爆发,歇斯底里地将所有的罪过与绝望都发泄给自己的母亲。
但她从不知道,她的母亲绝不是她所知的那般,逆来顺受,低眉顺眼,柔弱如同一只兔子。从母亲反手给她一巴掌,然后眉目冷峻地教训她开始,她忽然释然,隐隐觉得自己的未来似乎还有盼头。
果然,不出她所料,平素嚣张跋扈的红姨娘母女被自己的小妹与母亲教训得不敢有丝毫造次。不仅如此,父亲病痊愈,那小妹手段非凡,早早就置办下极好的房产。母亲也极有手段,随便一番计谋,杨氏六房就富足得不得了。
曾经想要的穿金戴银,出入华丽车辇。全都实现。而今,唯一发愁的便是年岁已大,若再过几年,朝廷再出个什么政策规定多少岁必须出嫁,那就是父母也留不得自己了。到时候,若还没有如意郎君,自己也只能草草了事。配个不如意的。
杨如玉自视甚高。家世、容貌一等一,才学也不输给很多人。就是家族里公认的杨氏元淑,她也是不瞧在眼里的。
可偏生的。自己生在杨氏六房,无论如何夺目,她都觉得在自家小妹面前黯然失色。
先前,蜀王来此地。眼中只有小妹。她好一番嫉妒,后听云珠说起小妹与那蜀王是旧相识。她也就释然:人家毕竟是旧相识呀。
至于那几个世家子弟,柴家公子看起来就不舒服,至于程咬金的儿子到底是粗莽武夫,不是杨如玉所中意。那秦叔宝之子倒是知书达理。但她几番暗示,人也没甚意思,再者。她从前听闻秦叔宝虽有赫赫战功,但到底属于瓦岗寨旧部。即便后来归顺秦王府,到底不是秦王府亲信。在当今陛下那里也得不到重用,因此,杨如玉也作罢。
当然,那时,杨敏芝也打趣过她,姐妹俩在闺房里闹作一团。杨敏芝就扑在杨如玉身上,悄声问:“长姐,你瞧那几个都是世家子弟。家世不错,你却是瞧上哪一个?”
“你这丫头不害臊。提这事。”杨如玉被说破心事,脸滚烫滚烫的,撇嘴回答。
杨敏芝嘿嘿笑,说:“阿娘可记挂你婚事呢。无奈这蜀中偏远,虽有贵族,到底配不上杨氏身份。原本母亲也中意张氏一族,但张氏一族,一来门第不够高;二来,那张嘉曾在洛水田庄向我求亲,怕长姐不自在。因此,母亲作罢。”
“那位,我不喜欢。虽也是翩翩少年,豪门子弟。但瞧人的眼神颇为防备,阴森森的颇为渗人。”杨如玉摇摇头。想起自己初见那张嘉,起初只觉这人浑身散发出一种让人不自觉退避三舍的冷冽,之后再看他的眼神,那一瞬间,杨如玉只觉得眼前这少年似乎对自己怀着很深刻的敌意。
杨如玉不由得后退几步,即便隔着觥筹交错的人群,她还是觉得应该避开此人。
“河东张氏也好,蜀中张氏也罢,都不如弘农杨氏地位高。”江承紫撇撇嘴,一副“他配不上我长姐,我长姐最好”的神情。
杨如玉笑笑,姐妹俩并排躺在床上说起那三人。她委婉地表示自己瞧不上,希望自己的夫君至少得是王侯公卿。她不知自己这番要求,这个小妹会不会暗地里笑自己不自量力。但她清楚,对这小妹说了,自家母亲就知道。那母亲至少也不会为她找个差劲的。
但蜀中毕竟是蜀中,天高皇帝远,哪能如同长安。王侯公卿满大街,世家子弟到处是。好不容易来一个蜀王,只中意自家小妹,她一颗心如同火烧火烤,不知何时会有好事近,尤其是她觉得自家虽然好转,但杨氏六房似乎一时半会儿离不开这偏僻的小县城。
杨如玉的心如同在火上慢慢被炙烤,直到圣旨到杨氏六房。她起先以为是朝廷下圣旨让杨氏六房回去,结果不是。再看看那宣旨之人,却是粗鲁武夫。
杨如玉颇为失望。却不料当夜,听闻那粗鲁武夫身旁之人竟是长孙无忌之子,杨如玉顿时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然而,她是大家闺秀也不好与母亲说出心意。再者,弘农杨氏与长孙一族原本就不对盘,属于敌对阵营。一夜辗转,杨如玉越发觉得这将是她最后的机会。所以一大早就盛装打扮,仔细描眉,衣裳一身一身地换,最终选一套不轻浮又惊艳的着装。
听闻长孙濬去参观小妹的花圃,她便款款而去。成败在此一举,她那样惊艳出世,可眼前的少年言语之间似乎跟自己小妹更亲昵,一口一个“阿芝”。
一瞬间,杨如玉只觉得嫉妒满胸,若是没有小妹,眼前的少年怕就会眼里只有自己。她自己也知道这种想法好笑,但就是忍不住不喜欢自己的小妹。
可是,小妹却是天真地抱住自己脆生生地喊:“长姐,你真美。”
杨如玉一瞬间,只想哭,说不出话来,只是拍拍她,说:“你还小,不知道人间险恶。你率真,别人可不当一回事。切记祸从口出。可不是人人都如同长孙公子,还有韦将军。”
她说这一番话时,瞧了瞧长孙濬,便在话语的末尾顺带捎上韦方正。韦方正一听,哈哈笑,道:“能得如玉姑娘称赞,韦某三生有幸。”
“别掉书袋,白白让如玉姑娘笑话。”长孙濬说那韦方正。
“我长姐才不是那样肤浅之人。”江承紫撇着嘴维护杨如玉。实际上,她觉得杨如玉要是跟长孙濬能看对眼,长孙家跟杨氏结亲家,那才真是好玩的事。
敌对的两家,又是亲家,剪不断,理还乱嘛。那样,肯定好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