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病急乱投医,甄姜怀着九个月的身孕却突然被医匠告知难产,这事将燕北吓坏了。召集了各地医匠却都没什么万全之策,煎出再多安胎药也不能让燕北将心放回肚子里。所以,赵国境内的道士、僧人,统统被召集到赵王宫为甄姜祈福。
所幸母女平安。
这世上有傻子便有聪明人,在距离邯郸城遥远的荆州,刚发生一件大事。
刘表自感时日无多,也同样认为自己没有继续主政荆州的机会与能力,长子刘琦身边没有几个名士辅佐,做出很多决断都是昏头主意,以至于处处受制与北方的刘琮。
刘表过去因为蔡氏的枕边风而偏向刘琮继位,但从来不曾想到刘琮居然有这样的才能……当然了,这种才能未必属于他自己,或许是身边有才能超绝的幕僚辅佐,但幕僚的谏言主君能够采纳难道不同样也是主君的才能么?
当他两个儿子成为两个互相对立的主君,刘表心中有多复杂,很难言说。
到了他们现在所处的地位,通常一切都可以决断为计策、谋略,包括刘琮前些时候派人发送而来的书信,说什么要刘琦将他送到襄阳,那里有最好的医匠之类的话,这肯定是谋略。医匠是赵王派出的,他落到赵王手里难道还能好好活着?
现当今天下所有诸侯里,没有人是向燕氏宣战而开始战争的。曹操是因为援助袁绍形成同盟而进入这场战争,袁绍死了但战争仍在继续;孙氏是因没有向邯郸送去质子而被燕氏率先攻打;刘备抢了张鲁唾手可得的成都城,接着没有应燕北邀请前往邯郸,大体上开战的原因与孙氏有几分相似。
他们都不曾向燕氏宣战,唯有荆州。
刘表是实实在在向燕氏宣战的,只是在他宣战之时也决然无法想到,作为同盟的刘姓诸王居然会如此地不堪一击,被典韦一个人灭掉大半。
但是说真的,即使明明知道这是谋略,谁的心里还能没有丝毫疙瘩了?
他将州牧的位置留给长子,长子却对次子提出治伤医病诸事视而不见,换了谁能笑呵呵地接受。
更让刘表所不能忍受的是,刘琦在和曹操暗自接触。这才是真正让刘表对这长子心灰意冷的原因。曹操被燕北打败了不假,但那是一头猛虎,猛虎会被群狼击败,但岂是能够被猪狗牵着鼻子走的角色?
就在双方试图交好的第二个月,曹操便派遣心腹大将曹洪引兵进入宜城范围,在城外驻扎。与此同时,虽然刘表不知道曹操在做什么,但他猜测刘琦身边的部下应当都与曹氏暗通款曲……要不了多久,荆州刘氏便会变得千疮百孔,乃至不复存在。
刘表说不出什么了,让他去想千百个实力不济的理由,万千个运气不佳的借口,可到头来总归是敌不过冰冷的四个字——气数已尽。
这便是汉室,这便是刘氏,这便是他们输掉荆州输掉天下的缘由。
刘氏子孙有不少出色的人物,尽管这其中涌现的宗室有文韬过人者、有武略英俊者,但却没有最合适的诸侯。
燕北和曹操都一样,都不过是使用阳谋,曹操明目张胆地接近刘琦的部下,将兵马驻扎到宜城近畿,哪怕刘琦明知这是饮鸩止渴,可他又能有什么办法?
燕北也是一样,他把刘琮封为荆州牧,这是不错的,但刘琮的荆州牧难道能与原来刘表的荆州牧相提并论吗?他若没有反心还好,燕氏用他来安定荆州、他用燕氏来赶走曹操。可一旦将来他与燕氏生出什么龌龊,燕北甚至不需要动动手指,他便身死人手。
所谓饮鸩止渴,便只是现在失去追求的权位与将来性命交与旁人手中罢了。
刘表着实想不明白自己的次子为何会这样做,难道将来燕氏还能让他稳坐荆州牧不成?这根本不可能,甚至刘表现在就能确定,将来燕氏一定会把他调往朝廷,一辈子浑浑噩噩地过去,谨小慎微万一犯了错误,便是深思族灭的结果。既然如此,何不抛下权位前往别的地方避难呢?
病榻上的刘表已经召见不到什么人了,刘琦在努力地架空他,不过还有一个人是他能够见到的。他的侄子,勇武超人的刘磐。
没有人知道刘表与刘磐说了些什么,只知道在几日之后,刘表的病痛越来越严重,没过多久便撒手人寰,顿时间整个荆州一片缟素。刘表就算再如何,其镇守荆州十余年,使百姓安乐不曾受战乱之苦。而如今身处荆州的三方诸侯又与刘表多有联系,两个儿子皆为父守孝,就连曹操也只能如此。
毕竟他有求于荆州。
也只是有求与荆州,不是有求与刘琦或刘琮。
就在荆州百姓以为今年会在这种暗潮涌动的状态下过去时,为父服丧的刘琮却全军缟素地领荆州军五千、请张颌从攻,传檄荆州发兵攻打他的兄长刘琦,一时间荆州震动。
在他的檄文上,细数刘琦包括明知父亲有病而不治、反对朝廷是为不臣的七条大罪,接着便亲率大军向南攻打宜春。这是任何人都没想到的情况,包括曹操,他如何都想不到刘琮居然会在这种时候向南发兵……往北逃难的百姓可还都没走完呢,这就打起来了?
曹操一样没想到的是刘表会死在这个秋天。
曹洪一部人马在宜城不足以守备,但若加上刘琦部下的刘磐所率五千余兵便可以据守城池了。
可谁都想不到,围城战刚刚开始的第二日,守备宜城北门的刘磐却大开城门,领部下进入营寨闭门不出,任由燕刘大军进入宜城,转眼攻破曹洪部,擒刘琦、曹洪等诸人,一场仗便痛痛快快地结束。
尽管战事结束,却令张颌、刘琮等人对营中五千余兵如临大敌,霎时间营寨大开,顶盔掼甲的刘磐出寨,手捧两封书信交给刘琮……两封书信,俱为刘表在病榻前的绝笔,一封给刘琮、一封给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