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谢涵没有记错的话,在杜郎中给她看病之前她只吃了一次药,是陪老太太去镇上的药铺找郎中开的,而那家药铺可巧就是杜郎中开的。
彼时应该是中秋过后没多久,谢涵正因为中秋那天吃多了油腻的东西闹了两天肚子,随后又着了点凉。
“能不能问问,油腻的东西,比如说猪牛羊肉和什么东西相克?”
“多了,猪肉和豆类相克,易形成腹胀气滞,更不能和菊花、百合同吃,严重的会中毒死亡;羊肉不能和西瓜一起吃,伤元气,也不能和竹笋一起吃,会中毒;牛肉不能和栗子、蜂蜜、姜、桃等一起吃,算了,我说这么多你也记不住,回头我送一本这样的书给你吧。”杜郎中见谢涵一边听一边拧眉头,以为她记不住,便把话收住了。
其实,谢涵并不是记不住,而是走神了,她已经想起来自己吃了什么相克的东西。
她记得很清楚,中秋前夕高升从京城回来带了好几大筐的水果,有西瓜、桃、梨和石榴,其中西瓜和桃居多,说是今年最后一批了,机会难得,让谢涵好好解解馋吃个够。
因此,那段时间谢涵每天都会吃小半个西瓜也会吃两个桃,至于羊肉和牛肉,谢涵仔细回想了一下,羊肉最早是刘妈妈送来的,因为过中秋节,她让人杀了一整只羊送来了,牛肉则是奶爹买来的。
谢涵把刘妈妈一家打发去了庄子后,便让奶爹接下了采买的活,她记得很清楚,那天奶爹从街里回来喜滋滋的,说是好容易碰上了一户卖牛肉的,他便多买了些正好过节可以添个菜。
由此,谢涵才知道牛是禁止随意宰杀的,必须是老了或残了不能下地了才可以向里长申请宰杀,所以奶爹买到牛肉了才会喜滋滋地向谢涵邀功。
奶爹是不可能害自己的,而刘妈妈过节的时候杀一只羊也没毛病,所以这两件事应该是巧合。
巧合?
谢涵眯着眼睛细思起来,高升从京城回来的时候给谢涵带回来一个很不好的消息,说是顾家把扬州和京城的家掀了个底掉;偏偏谢绅从幽州也带回来一个不好的消息,说是王妃病重了,因着这两件事,谢涵心情不太好,这个中秋节也没好好过,并没有吃多少东西。
但有一点谢涵记得很清楚,中秋那天的晚饭是在老房那边和长辈们一起吃的,回来之后,方氏、白氏等人已经在院子里准备好拜月的东西了,对了,还有林采芝和红榴,奶娘司琴等人,几乎后院的女人都出来了。
那天晚上准备的水果就有西瓜、桃、石榴、梨等,谢涵记得真真的,当时的自己几乎每样水果都尝了些,可能和晚饭吃的鱼肉不合,以致于当天晚上她便有些闹肚子。
接下来的两天谢涵一直没有什么胃口,加之受了点凉,人也懒懒的,连课也没去上,林采芝还特地到她的房间来陪她说话陪她下棋甚至考校她的功课。
对了,就是林采芝,那两天方姨娘因见她又着凉了建议她吃点温补的羊肉,说这样冬天才不会怕冷,可谢涵嫌羊肉有膻味,当时一旁的林采芝多了句嘴,说每次吃完羊肉之后吃片西瓜,这样的话会舒服很多,不觉得羊肉膻也不觉得油腻。
事实也的确如此,所以谢涵相信了她。
现在想来,那几天谢涵的肚子不太舒服,很有可能就是因为吃了相克的食物,并不是自己以为的不习惯大鱼大肉的油腻。
紧接着没两天老太太就生病了,然后谢涵便陪她去镇上看郎中,顺便也给自己开了几副中药,当时那位郎中说她脾胃有些虚,切合了周厚朴给自己把的脉,而且对方也指出来周厚朴给谢涵开的那副药不适合自己吃,适合老太太吃。
因此,谢涵相信了他。
现在看来,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还有那个林采芝和红榴,她们来幽州本就带着任务来的,谢涵绝不相信她对自己说的那些话是无心的。
“老先生,你的意思是你家的郎中有问题?”谢涵毫不客气地问了出来,她以为对方被顾家收买了。
“我的郎中没有问题,但是他医术还欠些火候,他给你开的药是按照正常小孩治疗油腻不消化的药量和药效开的,可他不清楚你并不是这个毛病,你是食物相克引发的肠胃病,这是两回事。所以他的药不但没有起作用,反而害你又伤了不少元气,这也是后来你为什么一着凉就病势汹汹的缘故。”杜郎中索性向谢涵解释透彻了。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可我就不明白了,他的医术似乎连令孙都不如,您怎么还会请他来坐堂?”
“丫头,乡下地方,你以为郎中是这么好请的?而且乡下地方,有几个人有你身上这些毛病?”杜郎中给了谢涵一个白眼。
“如此说来,我的确该好好感谢老先生的仗义相救,不如老先生好事做到底,能不能教教我身边的一个丫头,她略识得几味草药,我正想让她拜个师学医,不求老先生把看家绝活倾囊相授,只求将来在我身边时能替我挡一些小鬼暗箭什么的,我这个要求不为过吧?”
“丫头,原来在这等着我呢!我说你第一次见我孙子怎么会这么好心送两本你爹的笔记给他,原来是有所图啊。”杜郎中摇摇头,不过看向谢涵的眼睛却有一丝怜惜。
他是怜惜谢涵小小年纪便遭遇了这么多,以至于才刚七岁的娃娃便如此老成,不得不学会了算计,算计人心,算计得失。
“老先生误会了,谢涵是看在令孙对家父十分仰慕的份上才送他两本书的,当然,还有老先生的救命之恩。”谢涵正色说道。
杜郎中听了哈哈一笑,还没来得及开口,司书端着几碟精致的糕点进来了,张口问道,“老郎中,你家的秀才公子成亲了没有?”
这话太突兀了,杜郎中看看司书,又看看谢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