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看人间多少故事,最销魂梅花三弄......
由于这个世界和地球高度平行,古代也有着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诗句,甚至也有着名曲《梅花三弄》,但是,如今,能像这般完美的将这一千古名句,和梅花三弄融入到一首现代歌曲,甚至更多的还是流行歌曲当中,李悠扬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所以,当这几句一出来,台下的歌迷又哪经过这个?顿时都被这首歌所透露出的深情和营造出的氛围纷纷戳中最柔软的神经。
特别是——
梅花一弄断人肠
梅花二弄费思量
梅花三弄风波起
云烟深处水茫茫
.......
当李悠扬按照这首《梅花三弄》地球上最经典的版本,也是原唱姜育恒的版本深情的吟出这段最出彩的念白之后,说有人,真的是所有人再也hold不住,就连陈颖、李依依、杜莎莎、聂喻丹这些李悠扬身边最亲近的人都是呼啦一下的泪如雨下,想止都止不住。
而董雪琴和夏侯瑶瑶这对好闺蜜更是早就不顾形象的依偎在一起,看着台上的李悠扬哭了个稀里哗啦,更是满眼的迷离和痴迷,相比较而言,季若琳比她们都要成熟一些,还能稍微的控制一下自己,好像没有哭的像这些女孩儿那么夸张,但是谁在她身旁谁知道,要不是妮雅又一把拖住了她,恐怕这大姑娘又要往李悠扬站着的舞台上冲了。
妮雅算是明白了,别看季若琳如今反手之间掌控着偌大的琳音娱乐,但是一旦站在李悠扬的面前,那完全就是混不吝的性格,啥都敢说,更是啥都敢做。
所以,姐姐不拉你又拉谁呢?
给我回来吧!
只是这边将季若琳拉回来,妮雅也知道自己现在脸上也好不到哪儿去,有心想把眼泪擦一下吧,但是扭头却看到夏侯长缨竟然也在不断的揉眼睛,这节奏是老爷子也要哭了啊!
“鹰老...你!”
“我还没有哭,但是我却真的很感动,而且很感激。”夏侯长缨挥挥手示意妮雅,意思是说他明白她的意思。
“因为,不知你是否发现,李悠扬这首歌的歌词也全是古诗词,瑶瑶是五言,李悠扬的则是七言....而且这歌里的念白,也和瑶瑶刚才的《一别已经年》如出一辙!而且功力更显深厚,意味更是深远....”
问世间情为何物
只教人生死相许
看人间多少故事
最消魂梅花三弄
........
好像是为了印证夏侯长缨此时所说的话,此时李悠扬把这首《梅花三弄》已经唱到结尾,并且整首歌第二段经典的念白也吟了出来,就像刚才夏侯瑶瑶《一别已经年》的最后,也是用一段深情的念白作为整首歌的结束,如此看来,两个人两首歌还真是同为一类。
所以,当整首歌在这个时间结束,夏侯长缨一方面又是一阵惊愕,另一方面却仍旧跟着自己的刚才的语意继续对妮雅说道:“所以,第一点,正因为两首歌如出一辙,李悠扬非但成功的为瑶瑶解了围,而且如今我想谁都不会再怀疑,瑶瑶一直追求的非但没有错误,而且还和李悠扬一起又给这个世界增添了一脉影响足够深远,甚至都能影响到世界乐坛的曲风!而且这种曲风将只会属于中国歌手,就是世界其他国家的歌手想要模仿估计也模仿不来!”
“而第二点呢,我不得不说说,我这弟子的学识如今看来真的很是渊博,他这些年就算是自学成才,但是他所学的这些东西又真的是实打实的,是其他歌手,甚至包括瑶瑶都不一定具备的!这种自学成才的悟性我无法用一个词来形容,如果非要让我用一个形容词,那就是没有天理了,简直天理难容!当然,这不是贬义,而是褒义。”
“为什么这么说呢?恐怕我就得从这梅花三弄的来源讲起了。”
“众所周知,《梅花三弄》这个古曲我们并不陌生,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据《太音补遗》和《蕉庵琴谱》所载,相传原本是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来改编为古琴曲。琴曲的乐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公元1425年)。乐曲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借物抒怀,来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全曲共有10个段落,因为主题在琴的不同徽位的泛音上弹奏三次(上准、中准、下准三个部位演奏),故称“三弄“。”
“这是《梅花三弄》作为琴曲,弄,可指奏乐,也可作量词,用于乐曲,一曲曰一弄。三弄,就是三支曲子。这组《梅花三弄》从形式到内容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是,同时,梅花三弄更是汉语里一种很怪异但是又真的很有内涵并值得研究的诗体。”
“即把汉字写在三个梅花形图案上,让人破读成诗,是一种怪异诗体。例如下图《梅花三弄诗图》的破读之法,是从花心处“梅”字开始,沿着花瓣的边缘作逆时针方向转动,一个花瓣便转出一句诗语,每一弄是五句诗,恰是一朵梅花的瓣数。还有一个特点,那是每一句都以“梅”为首字,正像每片花瓣都是从花心处长出来的一样。雅致有趣,犹如琴曲一样,也给人以美的享受。”
“比如,第一弄为:梅花落向笛中吹,梅开庾岭杏为妃。梅绽寒宫柳作姬,梅吐正闻香世界,梅飘还见玉阶墀。写梅绽、梅飘,吐放清香。”
“第二弄:梅烟澹瘦绛唇尖,梅露轻盈粉泪掩,梅月横斜宜映水,梅风漂泊喜侵帘,梅偏霜雪暗香添。写写梅在烟里、露中、月下、风前,姿美味香。”
“第三弄:梅种孤山小隐家,梅芬东阁斗诗葩,梅清珠佩楼东影,梅点春妆额上鸦,梅比仙人萼绿华。写梅秀美清丽。并引用古人以梅为妻的典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