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做领导,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将这份事业持续的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将国家带向正途,不知不觉间,袁兆龙险些犯了寻常人常犯的错误。谁能做到,谁才是最好的继承人,至于是谁,
一切随缘,历史和时间会给出结果。至于自己的两个儿子能否继承他的大业,顺其自然吧……毕竟,现在的袁兆龙不过才三十几岁而已,正值巅峰之年,权力把持在他的手中,一切都将会按照他的构划前行。一人执掌大权,优势是高效率,众多猛将倾心折服,心甘情愿的为袁兆龙效力,肝脑涂地,在所不辞。劣势也在于此,若是有一天的话,袁兆龙忽然间没了,谁都无法做到像袁兆龙这般掌控大局,必然会分离崩盘,恐怕统一之后,第二次北洋式的分裂在所难免。尤其是赵永亮与孙德祥,以及
台云峰,三人能力最强,号召力最强!不相上下,堪称是“鄂系龙虎狗”。
赵永亮对应着北洋之龙,孙德祥对应着北洋之虎,台云峰则就是北洋之狗了~赵永亮在鄂军之中的威望仅次于袁兆龙,是每次袁兆龙脱离军务,代理的第一人选,鄂军今日之成就,一多半与他脱不了干系,也是被外界人所认为袁兆龙之后最有实力的竞争者,可是所有人都忘记了,
赵永亮的年纪比袁兆龙还要大了几岁,却要尴尬的成为候选人……而孙德祥的威信主要在学生里边,年轻军官大多是军校出身,从而构成了支持他的基础力量,凭借于此,才能与赵永亮相抗衡。而台云峰,多年来远离鄂系权力中心,脱离主体,自我发展,已成为一股别
样的“编外力量”,实力不容小觑。
凡是有人的地方,便会存在着斗争,后宫之间,佳丽的争宠凑成了宫斗剧的主力。
男人,尤其是军人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战友与战友之间,亦是如此。
如今的袁兆龙面临着同当年袁世凯一样的处境,协调三巨头之间的矛盾,成了他的重要任务,敲打他们的同时,更要让他们拧成一股绳,若是放松的话,稍有不慎,便是乱世开端,自己就又成了罪人……预想到这种严峻的问题,袁兆龙觉得,革命军体制的改革又要开始了,他要设立一个“权力圈”,这个圈子不需要很大,只要将核心的将领们拉拢在一起,形成闭合式的权力枢纽,掌管整个的革命军全军队
伍,毕竟几十万人的队伍,不仅仅仅限于鄂军这一支队伍,眼光要放远。还要考虑照顾其他派系的军队情绪,免得被评价称他是一个只注重拉拢嫡系,而故意忽略旁系的心胸狭隘之人。军队的革新任重道远,这都是后话,在改革之前,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则是全国性的统一,三
大绊脚石,第一块石头,孙传芳已经被清理掉了,而吴佩孚这块石头,还没有完全被敲碎,依然在顽强的抵抗。南北两条战线同时开战,吴佩孚基本上已经彻底放弃了在南线与北伐军的交战,洛阳被北伐军攻下,他也不去管,一心一意的想要吃掉冯祥,并且将在南线与北伐军交手的五个师,调去了北边,可想而知
,冯祥的压力会有多大……
在吴佩孚的全力以赴之下,冯祥叫苦不迭,若是被垂死之人拖下水,一起垫背的话,那可就太冤枉了,千古奇冤!迫于无奈,冯祥屡次三番,坚持不懈的向袁兆龙求援,好话说尽,意思很明确,北伐军赶紧帮他一把,以后,定然以袁兆龙号令为所是从。当确定了冯祥不会再反水之后,袁兆龙向赵永亮发出了通电,差
不多就行了,可别真的让吴佩孚吃了冯祥,这也是他极其不希望看到的一幕。
袁兆龙的话,赵永亮不会不听,身在洛阳的他,集结了三个军五万人,出兵郑州方向,救援冯祥。北伐军还是参战了,没有给吴佩孚复仇的机会,不得不承认,直军终于是彻底崩盘了……面对北伐军的猛烈进攻,再加上冯祥的拼命反扑,再强壮的汉子也顶不住这等规模的打击。败了,终归还是败了,走上了同孙传芳一样失败的老路,尽管这都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可是吴佩孚的心中感受更
多的是憋屈,差一点儿,只差一点而就能致冯祥于死地了!可惜,无奈何,功亏一篑……吴佩孚想要复仇的愿景,还是在袁兆龙的强力干预之下,彻底破灭了……通电下野,这是吴佩孚唯一的途径。还是放弃了再做无畏的抵抗,他毕竟不是袁兆龙的对手,坦然的接受了下野的事实。不过,令他意外和吃惊的是,他收到了来自袁兆龙的电报,电报上说,袁兆龙素来
仰慕和敬重他,只要是他诚心诚意的加入国、民政府,必然厚待与他,高官俸禄不在话下,甚至说,继续统兵也是没有问题的,前提是,必须要改换门庭,接受他袁兆龙的改编和任命。显而易见,和对孙传芳不同,袁兆龙对吴佩孚更多的是欣赏,吴佩孚的这前半生里,除了曹琨之外,再无向任何人低过头,尤其是面临洋人的拉拢,更是坚决的予以拒绝,如此具备民族气节的军阀,当世
可谓仅此一人而已。忠诚和仁义,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人格谈不上高尚,但是足够完整。袁兆龙看得上眼的人不多,吴佩孚绝对算是一个,拉拢他,也是求之不得,只要是吴佩孚愿意归顺于他,在不触碰底线的情
况下,任何的条件,袁兆龙都敢于答应!
至于大权在手,会不会造反,袁兆龙确信他不会,对于吴佩孚这种性格的人来说,要么就是拒绝,要么就会坚守承诺,一诺千金,万金不改!
令人遗憾的是,面对袁兆龙的美意,吴佩孚还是选择了拒绝……难道,他是傻吗?当然不是。吴佩孚有着自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