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雷霆(一)(1/1)

被冰冷的枪管捅在后腰上,隔着单薄的外衣,便能感受到那刺骨的寒意,万一有个人走火,不小心扣动了扳机,子弹旋转着离开枪口,近距离的威力足以把腰杆子打烂。

侥幸不死,下半辈子也只能躺在床上度过了。

不抵抗,是明智的选择。孙德祥满意他们这种配合的态度,可以减少很多的麻烦,如果他们之中有人硬要反抗的话,孙德祥不介意弄死他们,毕竟有孙先生的命令在这儿,他也是奉命行事。一个鄂系军阀的长官来接管粤系的部队,听起来似乎真的的确是十分荒诞,可这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毫无虚假成分可言。请青年军出马,也是孙先生的无奈之举,邓仲元死后,偌大的一个粤军第一师

居然找不出一个可信任之人!

或者说,是找不到第二个足够声势镇得住的实权派。为避免第一师彻底倒向陈炯明,继而失控,孙先生只能出此下策……

“很好,不反抗,不挣扎,你们表现的很好,放心,我不是来夺权的,仅是受人所托,暂时的接管第一师一阵子,等到你们审查完,没有问题之后,是团长还是团长,以前是什么职务,以后依然还是。”

这些问题必须说清楚,毕竟不是鸠占鹊巢,孙德祥也不想因此粤鄂双方的矛盾行为。至于审查,到底是要审查什么呢?

无非是捋清楚这群人之中,到底有多少人与陈炯明瓜葛不断,从而将他们从队伍中清理出去。

至于完全的接手粤军第一师,包括袁兆龙在内都认为没有这个必要性,虽然粤军第一师的战斗力是粤军中最强,可同鄂军的部队相比较,属于中游水平,接收不接收,没有意义。

倒不如留给孙先生吧。孙德祥负手大摇大摆,昂首阔步的走出指挥部,指挥部里的军官被下了武器,软禁在了司令部里,门口站岗警戒的部队也换成了是鄂军的士兵。

从此刻起,被孙德祥全面接管的第一师正式的断绝了与陈炯明之间的联系。

兵变,就发生在一夜间……

“不得不承认,你们鄂军的办事效率居然如此之高,我都已经做好亲自出马的准备了。”

此时的黎元洪正在省署里同孙先生坐在一起喝茶。

孙先生感慨着孙德祥的效率太快,孙先生的心里一直都在担忧,生怕粤军的士兵们排斥鄂军插手,从而引起不必要的军事冲突,而他本人也做好了去一趟兵营驻地的准备。

黎元洪抿一口大红袍茶水,笑道:“这个不奇怪,孙德祥可是袁兆龙最器重的学生,什么事交给他来办,放心就行了,来,喝茶。”

一个是北洋元老,一个是革命党领袖,几十年来,水火不容的两位大佬单独的坐在一起喝茶,这还是有史以来头一遭。一碗茶喝罢,黎元洪说道:“其实,说实话,我还是挺佩服你的,你这几十年来都没闲着,又是同盟会,又是革命党,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是什么样的动力,促使你百折不挠的这么奋斗下去的呢?难不成

你也是看上了那至高无上的权力巅峰?”

黎元洪一直都在研究孙先生的奋斗动力究竟是什么,打死他都不相信,孙先生的几十年坚持动力真的是如同他所宣扬的那样,为了民主,为了共和……

如果是的话,黎元洪打赌,他敢把手里的这个杯子吃进肚子里!

孙先生淡淡的笑了笑,这还是头一次有一个军阀大佬跟他讨论这些问题呢。

也罢,推心置腹的跟他说一说,也没什么大不了,就当是唠唠嗑,再者说了,就算是告诉了他,又能怎样?

鄂系军阀集团,他黎元洪是名义上的领袖,是鄂系军阀的象征,可实权一直都在他的得意门生袁兆龙手中,说声不客气的话,现在的黎元洪可能也就是名字吓唬人而已……

“何为王朝,封建帝制,君王之国。何为国家,万民之国,而非一人之国。孙某前面几十年的不懈奋斗,乃是为了将一人之国改换为万民之国。

所谓的皇权,君权,不过是权力所把持的一条走狗而已。在在这个万民之国家里,不存在所谓意义上的绝对实权,这便是现在孙某正在努力的方向,这么说的话,黎公能听懂吗?”

“懂了,都说的这么直白了,再听不明白,我就是傻子了。”原来,孙先生的奋斗目标并不是为了当皇帝,或者是当总统,他是想建立一个完善的国家政体,皇帝或者总统,都可以出现,但是地位和权力都会得到最大程度的限制和约束,不能为所欲为,让最高权力

成为一个虚词,分化权力,互相牵制。毕竟,民主是一个代名词,是一个理论存在的虚词,究竟何为民主,不可而知,谁都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概念,只能无限的接近,却不能彻底做到……

这也是经过了几十年摸爬滚打,屡次失败之后得出的结论。

“现在看来,你跟你那个好学生袁兆龙,差不多是一样的人。”黎元洪说道。“此话怎讲?”“在我印象中的袁兆龙和你一样,也有目标,也有理想,相对于你那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他的更切合实际一点,他总是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是老百姓把他扶持到

今天的这种地位,他便有责任让帮扶他的老百姓吃饱肚子,不受欺负。”

孙先生点头:“是啊,返璞归真,归根结底,一切都是我们想的太多太复杂,袁兆龙做的是正确的,脚踏实地,方是王道。”

虽然追求的都是同样的目标,都是为了天下苍生,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两个人却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孙先生的胃口很大,想要一口吃下整个天下,从而逐步的实现抱负和理想。孙先生选择了国家政体改革这条路,可以看见的是,对手太多,太强,反对的力量远远超过于支持他的力量,以至于孙先生努力了这么多年,都没有受到成效。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