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文化改革(1/1)

第五百二十九章 文化改革

“请问,总长先生,您对当今中国的这个局势,怎么看?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又该如何来解决呢?”

袁兆龙被学生们请进了学校里,学校里教书的老师教授们听说袁兆龙来了,纷纷前来造访,与这位军阀将军对话交流。

文人有风骨,愤世嫉俗,耻于和当官的打交道,从骨子里看不起只会纵马扬枪的武夫,在他们的眼中,军阀们都是一群脑子里灌满了浆糊的野心家。

不屑于跟他们攀谈,中国沦落至如今现状,都是这帮武夫们一手造成的,是国家的毒瘤,败类!然而在这群教书老师和教授的眼中,袁兆龙却是一个异类,这位军阀和那些成天叫嚣着打仗争地盘的军阀们不同,他支持教育,支持学生,是军阀中的一股清流。

尤其是他还是第一个站出来公开支持学生们的政府官员,更是得到了教授老师们的一致好感。

如今有机会跟袁兆龙聊聊,自然不会错过。袁兆龙见到这群教书匠们,心里也是有种诚惶诚恐的感觉,穿西装的、穿长衫的,袁兆龙都认识,都能叫的上名字来,而且一个个的,都是如雷贯耳的名字。

只可惜不能多说,在袁兆龙的军阀生涯中,这些人的名字一个也不能念出来,说多了容易被和谐,如果想知道他们是谁的话,自己去翻一翻历史课本吧……

袁兆龙沉思片刻,想找一个比较合适的说法来回答这群教授们:“我们的国家病了,病的很严重,在病榻上缠绵了百年,一直都在寻觅病因。无数的良医,都来治病,有人说,是我们的武器装备落后,于是发动了洋务运动,以器械强国。有人说,是我们的国策不对,于是有人发动了戊戌变法。有人说,是我们的体制不对,于是发动了辛亥革命……

可装备改良了,国体也更改了,为何中国的病却仍然不见好转呢?”

教授们也都点头,赞同袁兆龙的看法,国家有病,从官员到社会,再到每一个人,都有病,而且是病入膏肓,整个中国病了百年,那么多的医生都试过了,各种各样的药材,西药、中药都用过,非但没有把病治好,却似乎是越来越严重,病因何在呢?

一个带眼镜穿长衫的中年教授说道:“依我看,从头到脚都有病,只是没有医对地方而已,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我们要透过事物看本质,将真正的病因找出来!而不是这么盲目的瞎治。”

“对,教授您说的有道理。”袁兆龙说道:“身体上的毛病,都是小病,中国人最大的毛病在于头脑,在于思想。中国为何止步不前?

升级了武器装备,只是提升了军人的作战能力,改变了国体制度,只是改善了生活方式。而人的思想却得不到解放,仍然被落后的僵化思维方式所桎梏。从洋务运动到现在,所有的改革都没有真正的从思想上得到真正的改变。”

这就好比是一辆最新式的内燃机汽车,给他配上了一个赶了三十年马车的老司机,虽然也是驾驶员,但是他的思想以及他的工作经验能够用在汽车上吗?马抽一鞭子,会跑,马车会动起来。

汽车被抽一鞭子,不会动,车的主人会揍你。时代大踏步的往前飞跃,人的思想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袁兆龙的这个观念得到了老师教授们的一致认同。变革的时期要到了,要接住学生运动这股潮流,要让中国人的思想随着潮流来一个飞跃式的前进!

“改革还是要的,真正的变革不在于物质改变,而是要进行思想和文化改革,新文化时期,一切,离不开各位老师、教授们。兆龙从来最钦佩读书人,这种思想改革,没有具体的领导者,也没有计划方针,不流血、不打仗的变革,都要仰仗着老师们了。”

“是啊,总长先生说的在理,中国是时候到了真正变革的时候了,来一场从思想上改进的头脑风暴!”

“可要如何改革呢?”

行为做事,总是要有个头绪的。

这个不难,袁兆龙提议道:“您看简单的一句话,比如说,政府想请我去当官,我不想去,却又不能直接拒绝,如何委婉体面的回绝呢?用最简便的一句话,应该怎么说。”

“我!我来!”围观旁听的学生自告奋勇,想了想说道:“才疏学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

“好!”同学们都给他鼓掌,十二个字,没毛病。

袁兆龙笑道:“可我还有更简单,更简短的方式。”

“怎么讲?”

“干不了,谢谢!”

“哈哈哈!”

袁兆龙这五个字一出口,就连老师教授们也都笑了。

虽然只有五个字,前面三个字阐述了自己本事难堪大任,当不了,后面的两个字,表示对对方看重的感谢。

简单的一句话,便说明了白话文要比文言文通俗易懂的优势。

“哈哈哈,原来,您也好用白话文。白话文虽然简洁,但是丧失了文字之美,使之变得没有内涵,不像是文言文那么有味道。比如看见了雨后的天空,白话文就是一句话:落日真美啊。而用古文,则可以是:晚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如此一来,不觉得文言文更美吗?”

“呵呵。”袁兆龙也笑了。“文化不能束之以高阁,现在的当务之急,而是尽快的应该让四万万同胞们摆脱掉文盲的这顶帽子。文化的传播和谈论不应该是少数人专利的事,读书识字才是王道,之后才能谈思想、谈哲学。而白话文是传播文化的最快途径。”

摆脱文盲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提高国民的识字率,让更多的人认字、识字,打好群众基础。丰厚的文化氛围和土壤才能养育出更多的知识分子。

之乎者也读得多有用吗?

一两个人有文化不叫有文化,唯有全民的共同提高。

古诗说得好,能挡得住洋鬼子得长枪大炮吗?

所以说,新文化运动迫在眉睫。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