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投降
“兄弟们是哪条道上的好汉,不知为何要阻拦我们去路!”能避免冲突就尽量不要动手,排长试图用言语化解危机。
土匪中走出来一个头头,一脸的络腮胡子,虎背熊腰,手里还拿着两把驳壳枪,一脚踩在山腰的石头上,低头看着下面路上的鄂军运输队,道:“你刚才说你是鄂军的人?是真的吗?”
排长一听这话,感觉有戏,承认道:“不错,我等是鄂军第二师三团运输队,我是这支队伍的排长,还望这位英雄看在鄂军的面子上让我们过去,在这里多谢了。”
“哈哈哈!”匪头仰天大笑,看着排长冷笑道:“让你们走,可以,不是问题,不过你们的粮食和武器弹药都要通通留下。”
排长心道不好,此人甚是狂妄,都已经自报家门了,说过了自己这支队伍是鄂军,而他居然不把鄂军放在眼中,看样子,这是碰上黑吃黑了。
排长断然拒绝。“万万不可能,此乃军用物品,是供应鄂军将士们的衣食住行之用,若是被你们截留,士兵们吃什么?用什么?饭都吃不饱,拿什么保家卫国?
这个条件我们不能答应。若是让我们从这里过去,保证既往不咎,一切都未曾发生过,若是军需品出了差错,等到我鄂军大军到来,怕是英雄和你的兄弟们就会死到临头了!”
排长希望能够说服这群土匪别挡路,说来说去,土匪们无动于衷,排长换了一种威胁的语气说话,希望能用鄂军的威名震慑住他们。
“哼!就你还敢威胁老子!”
匪头不怕,把玩着手中擦的明亮,在太阳光照下反光的手枪,不屑冷笑道:“呵呵,鄂军,老子在这里等的就是你们鄂军!痛快点,把武器扔在地上。双手抱头,马车留下,你们往回走,老子保证不伤你们性命,再或者,我就把你们通通杀光,一个活口都不留!”
“你!欺人太甚!”排长愤怒的指着山腰上的匪头。
砰,匪头枪头一甩,一颗子弹正中排长的胸口,排长胸部中弹倒地。
“开枪!”
埋伏在道路两边的两百多条枪向运输队三十几个人一齐开枪,激烈的枪声惊动了马车上的马匹,一匹马受惊吓,一扬蹄子,甩开马车套在它身上的约束,撒蹄子往后逃去。
运输队的士兵们纷纷就地寻找掩体藏身,可被居高临下的土匪们盯着,哪里也没有藏身之地。陆陆续续的有人倒下。
新兵朝着山腰乱开一枪,有可能是蒙的,也有可能是枪法真准,一枪打在了匪头的手腕子上,螺旋的子弹直接穿透了他的手关节之处。
“啊!中枪了!”
匪头痛苦的被手下们搀扶走。新兵一边躲着射来的子弹,一边向排长那边匍匐。
排长躺在地上,昏迷不醒,胸口的衣服早已被殷红的鲜血染红一片,土地也被血液浸透。失血过多的排长面如金纸。
新兵爬到排长的身边将他搀扶起来,靠在一辆马车的车轱辘上,扯下一块衣服布条来简单的给他包扎止血,使劲的摇晃排长的身体。
“排长!排长!醒醒!排长!”
一连呼喊了许多声,排长终于从昏迷中醒了过来。“怎么样了……我,我这是……中枪了吗?”
胸口传来的剧痛感觉令排长意识到情况的危急,说话都说不利索了。
“排长,怎么办啊!弟兄们都快撑不住了。活着的,就剩下你和我了!排长快想个办法啊!”
新兵都快要哭了,第一次执行任务就碰上这种倒霉事。
就在新兵救治排长的时候,最后一个正在开枪还击的士兵身上连中三枪,死在了距离新兵不远的地方。
“你给我听着!”
排长强忍着剧痛,一把揪住新兵的领子,排长手上的血迹染在了他的衣服上,用一种命令的语气说道:“咱们被土匪伏击了。而且我判断这绝不是一般的土匪,军用物品被劫,是一等一的大罪,这批物品关系到咱们团两千弟兄们的吃喝问题,事关重大,必须让上级知道出事了!让大部队前来剿灭这帮匪徒。你必须活着离开,把情报送出去。好让长官们知道是这里出了问题!”
“排长!那你怎么办?”新兵不愿意扔下排长自己一个人离去。
排长笑笑道:“我当然是留在这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好让你有机会逃生。”
“不,不可以,若是这样的话,您也会死在这里的!”
新兵拼命地摇头。
自从他进入军营第一天,就一直是这位排长带着他,充当他的长官,又是他生活中的导师,也是日常的大哥哥,在这个生死关头,让他一个人离开,这种事情他岂能干得出来。
“小子,听话,不许胡闹。”
排长捂着自己的伤口,一脑门的汗珠子,嘴唇发青。“我中枪了,已经快不行了,土匪们也围上来了,若是再磨叽的话,你也就走不掉了。若是咱们都死在这里,团里断了口粮且不说,消息送不出去,没有人知道情况。也没有人为我们报仇,岂不是死的冤枉!”
排长推了他一把,将他推得远远的,从地上捡起驳壳枪,看着他说道:“一会儿我冲出去之后,你就趁机解下马车上的马匹,拼命往回跑,不要回头!听懂了吗!”
新兵含泪点头,这是他最敬爱的排长最后一次帮他了。
排长笑道:“不许哭,把鼻涕收回去,眼泪抹掉,鄂军的人可以战死,可以战败,可以流泪,但不许哭泣!鄂军的荣誉信条便是哪怕最后剩下一个人,也要战斗到最后,宁死也不做俘虏!鄂军的荣誉要用每一个鄂军战士们的生命来维护!”
纵知非是敌手,纵知必败无疑,狭路相逢勇者胜,为了维护尊严和荣誉,明知不敌,也要拔剑相向,敢于亮剑!
这便是鄂军的魂,袁兆龙为鄂军注入的灵魂,这种灵魂体现在鄂军的每一个人身上,即便是一个小小的排长,亦或者是一个普通的士兵,身上也具备这种气质。
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面临绝境,最安全的方式就是举手投降,以图后发制人。
袁兆龙不反对“有目的性的投降”,但是不赞成这种方式,当投降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部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也会随之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