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战争仍在继续(一)(1/1)

第一百一十二章 战争仍在继续(一)

铺天盖地,除了湖北之外,几乎全**的报社都在撰文批判袁兆龙:

《袁兆龙,一个革命的叛变者》、《MIN国时代的投机者》、《墙头草的发家史》、《鄂军司令袁兆龙的两张面孔》、《善与恶,一念间》、《革命者堕落成军阀者》等等……

仿佛一夜间,袁兆龙成了一个全国人民唾沫的叛徒,纷纷都在指责他在二次革命中的不作为,违背了大革命的初衷,背叛了革命的本质。

有了上一次的教训,又对这种新闻看的多了,袁兆龙也对此免疫了。

骂吧,尽管骂吧,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民主不是喊出来的,而是要做出来!

袁兆龙不屑和一群宵小无远见之徒穷辩口舌之争,浪费时间,浪费精力,骂得越狠,他在北洋队伍里就越安全。

说别的还能忍,说他对讨袁军没有帮助,没有贡献这一点让他忍不了,他都想把这这篇文章的小子拉出来打一顿然后问问他,哪里对讨袁军没有帮助了?

是个人都看得见,因为鄂军在湖北发动了针对陈光远的战役,迫使十二师主力回防湖北,极大程度缓解了江西讨袁军的压力,如若不然,李烈均的队伍早就被李纯和陈光远合力围剿歼灭了。

李烈均的残余部队得以逃出生天,还得要感谢袁兆龙恰到好处送出的助攻才对!

“我们不仅要讨伐袁**这个自大的独裁者,我们要连袁兆龙这个自私的军阀者一并消灭掉!他是革命的叛徒,是北洋的鹰犬,是袁**的亲儿子!”

从河南传来的叫骂声引起了袁兆龙的注意,当他们喊出了连同自己一并消灭的口号之后,袁兆龙的神经又绷紧了。

河南,地处华北平原,又称中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千年来,和平时期的河南是繁华尊贵所在,而到了战争期间,地理位置独特的河南却又成了四战之地,硝烟不止,民不聊生。

从1912年起便活跃着一支以反对袁**为宗旨的讨袁起义军,四处游击,给河南北洋军制造了无数麻烦,绞尽脑汁未能将其剿灭。

后又在二次革命时期接受民党改编,发展壮大,部队扩充到了近万人,以骑兵为主,机动性大,不易被追击,作战流动性强,使北洋军疲于奔命。

如同一阵狂风暴雨,横扫中原!

直到这时,这支起义队伍已经饮马长江,从黄河边一路打到了长江边,站在长江的北岸,好似能够看见武汉飘摇的五色旗……

一虎背熊腰的壮汉腰上系着武装带,手里拎着左轮手枪,走进一间营帐,里面有一个长相更加魁梧的黑脸络腮胡汉子坐在一口支起来的大锅旁,锅里炖着一条一尺长的大鱼,撒上简单佐料,浓郁的鱼香充斥着这间不大的营帐。

这汉子进门就高声道:“司令!袁兆龙这厮不是东西,背信弃义,胆小怕事,被袁**一声恐吓,放过了陈光远,错失了消灭十二师的良机!全然不顾自家弟兄们的死活,也不去救援困境中的熊克武和李烈均!娘的,气死老子了!”

汉子面前这位吃鱼的汉子,不是别人,正是这支讨袁起义军的头领白朗!

不过他的职称可不仅只是讨袁起义军司令这么简单,人家的全称是:Z华MIN国扶汉讨袁司令大都督!

就连袁兆龙这等猛人也不敢如此猖狂。而他却敢!

袁兆龙只是在湖北向陈光远宣战开战,将战火压缩在湖北境内,袁**一声令下,袁兆龙惺惺收兵,不敢开罪袁**。

而他却敢叫嚣开战整个北洋!

能力决定野心,在中原大地驰骋一年多都没被北洋剿灭,反而愈战愈勇的白朗显然具备这个能力。

鱼已经被烹熟了,白朗用筷子夹了一块白嫩的鱼肉吹一吹,放嘴里咀嚼,香酥可口。“嗯~旭波,来尝尝这长江里的鱼,就是要比黄河里长大的鱼要鲜美,好吃。”

马旭波是跟了白朗起义以来多年的老部下。“唉,我这哪里还有心情吃的下去,气都要被袁兆龙这厮气死了!世上竟然还有这等两面三刀,不讲道义之人,真想一路打过长江去,替讨袁军死去的弟兄们教训这个叛徒!”

袁兆龙放过陈光远一事已在民党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失去了一个可以在民党内挽回声誉的好机会,本人也再度被视为懦弱胆小的北洋狗!

白朗又舀一汤勺鱼汤,鲜美之至,赞不绝口。“有什么可生气的,明摆着的事实,难道这还看不出来吗,袁兆龙和北洋是穿一条裤子的,他早就不是咱们的人了。”

“那咱们要不要搞他一顿!”马旭波挥了挥拳头。

“如果不是为了教训他,咱们又何必劳师远征到这长江岸边。”

白朗非行伍出身,而是出身于绿林草莽,身上带有浓厚的江湖气息,说话做事也是离不开道义二字。

说话的时间,大半条肥鱼被白朗吃进了肚子里,意犹未尽的白朗端起鱼锅往嘴里倒冷却的鱼汤,大口大口的喝汤。

马旭波一口未动,看白朗吃的香甜,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爽!”

白朗豪爽的一抹嘴巴,咂咂嘴,打了一个饱嗝,这顿午饭吃的很舒服。

吃完之后,白朗和马旭波说道:“我白朗生平最恨背信弃义,见死不救之人,袁兆龙这等两面三刀之人,如同那三国演义里的吕布一样,三姓家奴!

武昌起义之际,我还是很欣赏这个叫袁兆龙的人,是个果敢勇毅的汉子,敢冒天下之大不违,我白朗平生最敬重好汉,甚至都想与他结交。只可惜这样一个好汉却被袁**用荣华富贵和功名利禄蒙蔽了双眼。可惜啊可惜……”

白朗很失望一个好汉叛离了革命的队伍,投向了敌人那一边。

自古以来,叛徒被世人所不齿,无法原谅,三国演义中的于禁被关羽水淹七军,投降关羽,后关羽被孙权斩杀,又投降东吴,最后又回归曹魏,其人品被曹魏讥讽,五子良将威名扫地,在冷眼和嘲笑声中黯然病逝。

在白朗眼中,袁兆龙就是一个于禁这样的叛徒。

民党讨厌袁兆龙,却只敢在报纸上骂骂他,不痛不痒。但他白朗不同,他不怕袁兆龙,更不怕他麾下三万鄂军!

因为他的上万讨袁军部队也不是吃素的,同样也是在战火中厮杀多年,硬生生打出来的威名!

河南的北洋军听到他白朗的名字,浑身都要打哆嗦,就连在北京的袁**,一听到他的消息,脑袋也疼得厉害。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