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量子神经网和苜宿引擎(1/1)

“我看你是小说看多了!我说的不是什么灵肉交融!”

教育小欢的同时,夏鸣也偏开了目光,那双露在被子外的腿修长结实,肌肤粉嫩晶莹,杀伤力真是够大的。

小欢楞了下,然后把脑袋钻进被子里,她的脸已经烧得快冒烟了。

夏鸣花了不少工夫,才让她心绪平静下来,然后给她导入QNI。

“量子神经界面?是干什么的?”

“把意念和记忆数据化?有什么用处?”

“是要把我变成机械姬吗?”

“我会跟素子一样,钻进网络里?”

在这方面毫无概念的小欢,完全就是个好奇宝宝,传输过程也因此时断时续,折腾了大半夜才完工。

“脑子里好像是多了个东西,就像……一扇窗户,窗户外面乱糟糟的,很模糊。”

“记忆,不行啊,看不到。”

“听觉和嗅觉的信息?也没有啊。”

“想自己,唔,我明白你的意思,小欢是很特别的,是独一无二的!没变化啊……”

“啊,我可以在窗户上写字,画东西,这些很清楚哦。”

传输完毕后,夏鸣让小欢体会QNI的存在,本以为可能会跟R3AI入驻自己一样,对意识和感官会有很大的改变,没想到是这样的情况。

也对,R3AI只存在于自己的脑子里,复制传输的只是QNI而已。

小欢发来意念:“我大概明白了,我们现在的这种心灵感应就是一种魔法,魔法是没办法用我们现在的技术去分析,所以你在我们的大脑里装了这么一个操作系统,可以把大脑的一部分当作计算机用?”

她提出了一个构想:“那为什么不再装个QQ呢,这样多方便?”

真是会想啊,再装个QQ,已经有心灵感应了还多此一举,等等……

夏鸣一拍脑袋,对啊,为什么不在QNI上装个类似QQ的通讯工具?

跟小欢的意念感应是一种模糊化的东西,而且还得耗神屏蔽不想让她知道的意念。如果将双方的意识沟通固定在QNI的通讯工具上,既方便,也可控了。

没想到这姑娘还挺聪明的,不过这么一来,还没连接到互联网,就得先建一个心灵网?不,另外取个名字吧。

夏鸣想了想,决定依照科学家的学术规范来办,就叫……量子神经网,也就是QNN。至于通讯工具,肯定不能再叫QQ,而是叫……

没想到小欢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就听她说:“叫灵聊吧,敞开心灵,一起聊聊。”

灵聊?画风一下就变成仙侠或者玄幻了?这可不行,夏鸣决定再想想。

时隔一周多,夏鸣才抽空来了研究所,关于聊天工具的事情,他准备请教一下林澄。

直接反编译QQ不是不行,不过要移植到QNI里,就涉及到徐教授和林澄开发的量子四进制语言,有些内核他还是不够了解。

“在忙什么呢?”

一楼机房里,他看到林澄、劳伦斯和武思豪围着一台机器,脸上都是颓然之色。

三人中英文夹杂着一通解释,夏鸣才知道,他们遇上了一个棘手的难题。

由四进制图形技术改编的苜宿引擎已经完工了,但这个引擎有两个虚拟环节,使得呈现效率非常低。

一个虚拟环节是将现有X86架构的处理器虚拟成四进制硬件架构,林澄所编写的四进制硬件架构是让四条硬件指令并行运行,这就需要四个核心并行运行。这个虚拟化环节如果运行在四核心、八核心的X86处理器上没太大问题,但单核心、双核心或者三核心的处理器,就需要进行分时操作,效率差了太多,而且还会出兼容问题。

另一个虚拟环节则是图像呈现,Mekrit技术所构想的“粒子真实再现”,在苜宿引擎上的实现原理是将物体按照一个标准尺寸的粒子度分解成若干粒子,再赋予每个粒子一些属性。比如表面的粒子要按照物体属性有不同的颜色,这样组合起来后,就比用线面多边形3D模型构造的物体更真实,然后再对应现有的平面点阵像素显示设备作相应的转换。

在夏鸣的四进制图形体系上,苜宿引擎的实现就很简单,但那只是概念上的实现,是对应量子计算壳乃至千颜模拟的真实视觉。

和一般人所理解的视觉不同,人的视觉是有空间感的,每一个点都附带着空间信息。这不仅因为人的空间感知分散于各个感官,经由大脑统一整合,是有机的整体,附着于视觉上的空间感知也受整体的影响。还因为每一个视觉神经元所接收的光线都不是独立的,是相互验证比照的,所以人的眼睛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数码相机。

虽然现今的显示技术,特别是VR技术,用平面点阵像素模拟出了空间感,以至于一般人觉得跟真实无异,但认真分辨,这种空间感依旧是假的。或许技术更进一步的时候,就像电影现在已经普遍发展到48帧每秒,肉眼已经难以通过卡顿看出这其实是静止画面连续播放的效果,但终究只是“显示真实”。

现有的显示设备只能提供“显示真实”,Mekrit必须将这种真实视觉经过虚拟,由现有的平面点阵像素显示设备展现。而这个环节的模拟,虽然有四进制技术支持,但跟直接运用平面点阵像素呈现3D效果的技术比,依旧多了一道看似多余的步骤,效率上自然要差很多。

“处理器是最新的i9-8390,128G内存,显卡是两块980TI的SLI,环绕一个标准的单色立方体,每秒也不到10帧。”

林澄他们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他们建模用的粒子度是以27寸1080P显示器的像素点大小为标准尺寸,直径是30微米,也就是0.03毫米,差不多是一根头发直径的三分之一。

人的肉眼在30厘米外,可以看清物体的最小尺寸是0.06毫米,所以这个粒子度即便是在4K显示器上也可以实现肉眼的“显示真实”。

但因为苜宿是先按照粒子度构建物体的“概念真实”,再经过转换,在显示器上呈现“显示真实”。即便是一根长3厘米的头发丝,也含有九十万个标准粒子,即便可以通过群集优化等手段,不必对每一个粒子做完整定义,需要动用的计算量也是非常惊人的。

林澄对这事一直不太有信心,现在快到极限了:“我还是觉得这事其实没有价值,人们要看的是显示真实,我们先造出一个概念真实,再放到显示器上变成显示真实,多此一举啊……”

夏鸣问:“问题就在于计算量太大是吧?”

三人点头,劳伦斯进一步说:“的确跟显卡没太大关系,如果用四路E7的话,应该能填平跟传统显示技术的效率差。但对市场来说,这就毫无价值了。”

当然了,同一款3D游戏,用传统显示技术,一颗i9就能玩,用苜宿引擎,就得上四路E7,谁理你啊。

武思豪谈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总是先想到游戏呢?从可以实现的效果来看,苜宿在精细度和真实度上暴传统技术几条街,用苜宿做CG的话,就不需要渲染环节,对电影电视和CG行业来说,这是场革命啊!”

劳伦斯摆手道:“除非我们先用苜宿做一部CG,让业界知道苜宿有这样的能力。问题是CG,尤其是真实场景的CG,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光影效果,物理效果,得几千人花几年时间给苜宿添加细节功能。”

劳伦斯懂这一行,给苜宿引擎定下的最初用途就是游戏,毕竟游戏的要求会低很多,而且涉及的场景也很广阔,可以一边用一边充实细节。

应用范围就此揭过,问题回到计算量上。

看看机房里一大堆PC和手机芯片拼起来的ARM服务器,夏鸣灵光一闪:“苜宿的单点计算量并不大,重点还是粒子太多,计算需要海量的线程数。如果我们另外加一块计算扩展卡呢?把苜宿的粒子属性定义和粒子定位这两部分计算量转移给扩展卡,在效率上应该不比传统引擎差太多吧?”

三人同时陷入沉思。

许久后,林澄点头说:“理论上我觉得没问题,扩展卡上用四块ARM芯片的话,可以分担百分之六十的计算量,如果在扩展卡上再用硬件内置四进制核心,还可以降低第一个虚拟环节需要的计算量,这样可以分担至少百分之八十的计算量。”

劳伦斯拍掌:“我们可以在苜宿里加入群集虚拟!主处理器就进行粒子的群集关系计算,显卡就进行群集显示,还可以提升效率!”

武思豪倒是想到了最现实的问题:“再加扩展卡?那不就跟几十年前的汉卡和解压卡一样了?这个时代谁还接受这个?而且还得多花至少几百块钱?”

“大家真正在意的是效果,而不是加不加扩展卡”,夏鸣却不觉得这是个问题。

说到效果,劳伦斯和武思豪都释然了,没错,效果!

Mekrit的转生之作苜宿引擎,看起来依旧得服从于现有显示设备的硬件原理,展现的画面不可能超越硬件水平。但跟线面多边形3D技术不同,苜宿引擎的核心就是真实,再现真实,而这个真实,绝非视觉上看到的画面那么简单。

这个问题有了解决的方向,但着手实现的话,又面临一个问题,这是个永恒的问题:钱。

要做扩展卡,就得找硬件厂商制版,后续测试也得小批量产,这都不是几十万能搞得定的。

蝉动赚的钱,大头七百万美金都给唐晓棠了,现在账面上的钱得用在后续发展上,动不了。夏鸣和林澄也还有私房钱,但二三百万也解决不了大问题,苜宿引擎怎么也得一年半载才能见到效益。

说到钱,劳伦斯下意识地就想到了风险投资,他提议回硅谷去找投资人。在他看来,苜宿引擎只要有了个雏形,就能在硅谷拉到大把的美金。

“然后咱们被一步步挤出董事会?”

林澄不同意,他对这个最敏感。夏鸣也不同意,不希望被资本控制是一方面,这也会给杨远昌那股不明势力又开一扇门,而且,这还涉及到四进制乃至量子计算的技术,不能随便放人进来。

劳伦斯摊手:“钱的问题总得解决……”

武思豪开了个脑洞:“这个扩展卡,如果可以装一般的CPU,让旧CPU也派上用场,对DIY玩家来说,应该很有吸引力吧。”

夏鸣拍巴掌,好主意!

这个项目跟苜宿引擎无关,夏鸣决定放在蝉动那边,借蝉动的招牌,搞成一个短平快的小项目。

想到就做,夏鸣准备找李迪罗谈谈,正好这么多天没去蝉动,新办公室至少也要溜一眼。

出门的时候,才想起来今天来研究所的正事,跟林澄一说,林澄掏出一把钥匙。

林澄说:“四进制语言,量子计算壳的构造,进制编译器,所有资料都在徐教授的保险箱里。”

夏鸣一愣,这等于是把研究所的所有家底都交代给自己了?

林澄看了他一眼,低沉地道:“现在缺了你,这事还能干下去吗?”

夏鸣暗叹,接过钥匙,那一刻,他觉得这把钥匙不是一般的沉,这不是钥匙,是唐晓棠和林澄的期待,应该也是徐教授的寄望。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