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章:再入秦淮(1/1)

邹普胜心中一颤,一双愤怒的眼神慢慢的黯了下来,缓缓扭过头来,盯着陈友谅。“不错,徐寿武一死,徐寿辉与徐寿武的部下会放过我么?此时纵然有心证明自己的清白,只怕也没人肯信了,如今除了投靠陈友谅,我还有第二条路可走了么?对,唯有投靠他,我才有唯一的活路!”

邹普胜愤怒的神色,随着自己的决定渐渐的平静了下来,他翻动眼帘,只在那么一刹那,恢复宛若决断千里的锋芒,他盯着陈友谅用冰冷的声音问道:“你准备什么时候动手?”

陈友谅暗自点了点头,眼里露出了得意的笑意,那是一种自豪,高高在上的笑意,邹普胜再有才华又如何,还不是被我陈友谅算计,区区徐寿辉又能奈我何。

“三日后动手……?”许久,陈友谅冰冷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响起。

…………………………

一湖清水,一道芳堤,六井清泉,二百首诗。当他任满离开时,老百姓扶老携幼,箪石壶浆,倾城为他送行。依依惜别时,白居易回赠了一首诗:“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惟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如果说西湖是唐宋文人的天堂,那金陵的秦淮河就是文人的温柔乡,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

秦淮两岸,华灯灿烂,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笙歌盈耳,让人流连忘返,虽然此时天色正值黄昏,但秦淮河畔富贾云集,青楼林立,画舫凌波,渡口上的商贩早已叫卖着金陵城的各色小吃,黄昏的十里秦淮河可以说是金陵城池的最佳的消遣中心。

自朱元璋攻占应天,任命元帅康茂才为都水营用使,负责兴修水利,对这六朝胭脂的秦淮河好生修整了一番,如今的秦淮河畔,人文荟萃、商贾云集,数十万的人众,或开铺经商、或走街串巷、或笙歌盈耳,把这块小小的秦淮河畔烘托的是热闹非凡。

此时,一阵宣器声响过,河面上一艘红色的单桅大船,正望河畔使将过来,犹豫顺风顺水,船速来的几块,几十里的水路,一眨眼的功夫便到了河畔的渡口。

渡口桨声灯影,帆船涌动,但只要停留在水面的渔船,客船、商船、小舟见了这红色的大船,纷纷露出了惊讶的神色,跟着摇动船桨,水花四起,纷纷退了开来,不多时让出了一条宽阔的水路来。

大船发出一阵号角的启迪声,大船快速的驶入了渡口的深水摊,慢慢的听停将了下来,船头上一个小将眯着双眼瞟了一眼渡口的烟雾朦胧,忽地转过身来对着才船上呼喝道:“毛大人,前方就是秦淮河岸了,快快告知大人,船马上就要靠岸了,让几位先生好准备下船了!“

船头上一个站着一个人,那人约莫三旬上下,身形魁梧,粗犷的脸膛上两只眸子闪闪发亮,他单手叉腰,腰间的朴刀被他微微提在手中,似乎准备随时拔刀杀敌一般,这时听得呼喊声,那人重重的松了口气,对着船头道:“知道了,你等放慢船速, 停稳了船只,四位先生不懂水性,我等得小心应付!“

“是!“船头上那小将抱拳应了声,转身指挥船舱里兵卒减缓航速。

“咚咚咚……?“一阵脚步声响起,原先在船头的那年轻人一转身,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入了船舱。

船舱里,一张八仙桌、五张太师椅,一排牛肉干、一碟花生米、半壶女儿红、五个年纪各异的汉子正围桌而坐,为首的那人,一袭灰白色长袍,盘领,右衽交差,袖宽襟大,腰间羽白色的腰带上系着一块紫玉,荧光闪烁,一看便知凡品,端正的五官,配上嘴角的半摸笑意,显得魅力非凡。

身旁站着一个年轻的女子,那女子同样一袭白衣,上身套了件宝翠绿色的锦缎小马甲,眉如远黛,眼如秋水,曼妙的姿态一眼瞧来,竟说不出的美感。

五人端坐,忽听得对面一个,年略四旬,身材欣长,五官端正,一副教书先生模样的青袍先生右手在八仙桌上用力的一拍,哈哈大笑,道:“老夫对,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浆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经八颜九簸,可叹十分来迟!萧兄弟如何?”

“哈哈……好对,好对啊……十年寒窗,进了**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天一定要中。对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浆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经八颜九簸,可叹十分来迟!不禁对的工整,而且上下联平仄相调一致,伯温兄这份才华,小弟当真好生佩服啊?”

坐在对面的教书先生黏着长须呵呵一笑,道:“萧兄弟过奖了,过奖了……?”他嘴上说着过奖了,语气却十分的得意,显得极为高兴。

这一章有些平淡哦,不过接下来的应该是精彩的,还望诸位书友们莫要错过,当然了精彩的绝对不容错过!哈哈

^^^^^^^^^^^^^^^^^^^^^^^^^^^^^^^^^^^^^^^^^^^^^^^^^^^^^^^^^^^^^^^^^^^^^^^^^^^^^^^^^^^^^^^

对联典故:相传,苏东坡与学友赴京赶考,因涨大水,船只行进困难,耽搁时日,眼看应考就要迟到,学友叹曰:”一叶孤舟,坐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浆五帆,经由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苏东坡亦用数字入联劝勉道:”十年寒窗,进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上联从一数到十,下联又倒着从十数到一,不仅数字使用巧妙得当,而且将莘莘学子寒窗苦读、赴京赶考的艰难表述得淋漓尽致。认准我们的网址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