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拙劣的表演(1/1)

第二百七十三章 拙劣的表演

江防的左右两营和黄州本地驻军,都是昔日的左良玉部,虽然战斗力非常一般但却战斗经验丰富,经历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斗,绝对可以算得上的久经沙场的老部队老底子了。还没有正式开打,就首先被徐恩盛徐大人折腾了一个臭够。

反复调整战略安排,两天之内总体部署就变动了四次,每隔几个时辰命令就变化一次,比朝令夕改还要朝令夕改。下面的士兵频繁调动,上一道命令还没有真正落实下去,就又一道完全不同的命令,还得继续调动,早已被折腾的苦不堪言。决战还没有正式打响,就已经被徐恩盛折腾的筋疲力尽,不少底层军官纷纷找到署衙,向徐大人陈述频繁改变命令的害处。

“兵者,诡道也!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知道,不可不察也。”作为文人出身的军职官员,徐恩盛徐大人振振有词的说道:“取胜之道,一曰天时二曰地利三曰人和,经五事,校七计。将听吾计可胜,不听者不胜……”

徐恩盛说的这一大套话语,全都出自兵家圣典——《孙子兵法》,是武圣人孙子的话语。

可惜的是,他手下那些带兵的家伙却多是粗鄙之辈,根本就不晓得这些之乎者也,也不大明白徐总兵究竟是在说些什么。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将莫不闻,知之者胜!”又引用了《孙子兵法》当中的一些名句,手下带兵的将官们反而更加的迷糊了。

虽说徐恩盛徐总兵从军二十载,但却一直都是以“军中幕僚”的身份出现,并没有亲自上过战场,也没有真正的独当一面,而是始终献计献策充当左良玉的参谋。

这一次,他作为总兵官,依旧是遵循着兵法上说的那些个条条框框,只可惜的是,他手下那些真正带兵的将领们多是些大老粗,根本就不没有听说过这些文绉绉的话语,他们只想知道徐总兵的具体指挥方略是什么,这一仗到底应该怎么打?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

对于以“儒将”自居的徐恩盛而言,他可以把《孙子兵法》倒背如流,开口闭口就是《孙子兵法》当中的经典语句。

但他手下的那些人显然没有这样的文采,也不晓得他在说些什么:“我说徐大人,您家别再说这些之乎者也了好不好?您就给我们一个痛快话儿,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部署,可千万不要再有变动了……”

因为频繁的命令改动,下面的兄弟已经被折腾惨了。

徐恩盛还是瞧不起这些粗鄙无文的丘八,连《孙子兵法》都听不懂,真不知他们以前是怎么打仗的。

“我意是以三面合围之势将来犯之敌团团包围,一举歼之!”

来犯之敌沿长江运动,只要三面包围就可以一举全歼。

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废话。

把敌人团团包围然后打一场歼灭战,就可以大获全胜,这是连三岁的娃娃都知道的道理。问题是这场歼灭战到底应该怎么打!

让敌人乖乖的钻进你早就布置好的“口袋大阵”,就可以形成合围之势,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敌人终究不是傻子。

明明知道要被包围,敌人还肯钻上当吗?

敌人当然不会轻易上当被围,但徐恩盛徐当然却自有办法。

若是敌人不肯上当,就以利诱之。这是武圣人的教导,当然不会有错,只要老老实实的按照兵书上的方法去做,敌人就一定会上当,一定会乖乖的钻进包围圈。

至于如何上敌人上当,徐恩盛已经有了计较:“尔等不必多言,只管各尽其职奋勇作战即可,本官会亲自诱敌!”

一直以来,徐恩盛都以文官自居,和这些个粗鄙的兵头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怎么和睦。既然总兵大人想要亲自诱敌,想必早就有了各方面的安排,大家只管按照他说的“各尽其职”好了。

又是一番匆忙操切的调动之后,战斗很快打响。

因为长途奔袭的缘故,又刚刚打过一场,虽然很顺利的用非常快的速度击溃了江防右营,但实际的战果并不大……右营溃败的速度于远比想象中更快,一万多人马看到架势不对,立刻就来了个卷堂大散,逃进黄州城去了。害得李吴山和牛柱儿只得到一个空荡荡的军营,却没有多少实际的斩获。

因为学生们和“己”字营长途奔袭体力消耗很大,不得不暂时轮换下来稍事休整。黄州之战的先锋则由大红狼部充当,由他率部打响了“第一枪”。

战斗刚一开始,大红狼就觉察到不对头了。

“徐恩盛那老小子在所甚?怎么败的如此之快?”

当面之敌是徐恩盛的本部亲军,虽然人数不是很多,却多是左部人马当中的老兵,战斗力还算可观,至少不在大红狼之下。奇怪的是,在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优势的情况之下,徐恩盛的本部人马忽然就撤退了。

我还没有用力呢,你就已经倒下去了,这分明就是“技术性假摔”。

大红狼这种经验丰富的老将当然不会轻易上当,更没有贸然率部追击,而是及时的遏制住进攻的势头,准备等到敌情明朗之后再做打算。

看到大红狼没有追赶上来,徐恩盛故技重施,又演了一次“诈败”的好戏。

和上一次相比,这一回演的很象那么回事儿。

双方刚一接触,徐恩盛的三千多人马就退潮一般呼啦啦的“败”了下去。为了吸引大红狼追击,还故意做出一副“丢盔弃甲”的样子。

大红狼身经百战,还是头一回遇到这样的战斗:在胜负未分的情况下,对手就接连“败下去”两回。尤其是第二次“败退”,演的太夸张太过火,怎么看都不象是真的。

大红狼很清楚的知道败军是什么样子,但徐恩盛的“败退”迹象太浮夸了:士兵们纷纷解下头盔甲胄,丢的满地都是,还把武器胡乱抛洒……

在两军交战的战场上,就算是真的被打败了,士兵们也不会主动丢下兵器,更不会如此轻易的扔掉昂贵的甲胄!

很显然,一直都习惯于出谋划策却从来没有真正上过战场的把徐恩盛,把“丢盔弃甲”这个形容词当做是名词了。

面对如此浮夸的表演,大红狼本能的感觉到这里头必然有猫腻,更加的不肯贸然追击。

连续扮演了两次“败退”的大戏,对手就是不肯上当,不肯追着自己钻进早已布置好的包围圈中,徐恩盛也有些着急了,索性又足尺加三,把“败退”的假象演绎的更加“淋漓尽致”。

丢盔弃甲的同时,还命手下的士卒沿途抛洒布匹、丝绸、甚至是散碎的银子和大把大把的铜钱。

丢弃物资和钱粮,不顾一切的逃命,这是大多数书本上描述的败军迹象。

看到这幅拙劣的表演,大红狼气的火冒三丈:“徐恩盛这老小子,真以为老子是傻儿不成?这老东西必然是前面设下伏兵等着我上套呢!”

大红狼敢拿自己的眼珠子打赌,对手一定在前面布下埋伏,等着他一头钻进去呢。如果说以前仅仅只是猜测的话,现在已经证实了:因为徐恩盛的表演太浮夸,太过火。

虽说军队中确实会有很多的布帛和粮草,吃了败仗之后沿途丢弃也是很常见的事儿。但军队当中的作战部和后勤部是两个概念,谁见过战兵随身携带这么多布帛钱粮的?有些时候为了组织敢死队,确实会悬红挂彩,但徐恩盛的士兵几乎每一个人都揣着散碎银子和大把的铜钱,难道说他们全都是拿了赏钱的敢死队?要不然怎么会随身携带这么多银钱?

这分明就是在引诱自己去追赶,然后中了他的埋伏。

要是连这么简单的阴谋诡计都看不出来,大红狼早不知死过多少回了!

任凭你怎么卖力的表演,老子只抱定一个宗旨:就是不上当!

徐恩盛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将领,而只能算是军中的文职人员,而且从来都没有独当一面的指挥过任何一场战斗。他对于战斗的认识完全出自于五花八门的兵法和战策,又战斗很多古往今来的战争典故平时给主帅出谋划策贡献几条计谋,看起来很像那么回事,真到了战场上的时候,完全生搬硬套书本上的那些“经典计谋”,则显得非常荒诞。

纸上谈兵和真正的大军交战,完全就是两回事儿,却被徐恩盛当做了一回事儿,局面也就可想而知了。

整整一个上午,交战双方都在反反复复的上演着“诈败”的戏码,徐恩盛连续“败”了三次,偏偏大红狼就是不肯上当。

这个时候,最着急的根本就不是徐恩盛徐总兵,而是李吴山李大帅。

大红狼在前面磨蹭什么?为何不全军压上尽快解决对手?

当李吴山知道了这边的情形之后,鼻子都要气歪了:很显然,徐恩盛是把戏文、书本上的东西当真了,竟然想要用这种手段引诱大红狼追击。

而大红狼却和这么一个低级的可笑的对手浪费了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

“把学生们调上来,速速击破当面之敌!”

“大帅,不能追呀,这摆明了就是有埋伏的!”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花招都只不过是一个笑话。”李吴山说道:“我的学生们会给这老东西上一课,让他知道什么才是战争!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