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历史的车轮(七)(1/1)

工业之动力帝国 !“这些建筑的施工费用就花掉了一亿马克?”鲁恒升站在梁远的身后,环视了一眼还算庞大的工地。

由于梁远尽力在远嘉高层推广跨行业眼光,关于商飞在汉堡的基建材料大会议资格的老总都是人手一份,工程大体的框架和重要节点人所共知。

整个商飞的基建项目孟大为都是第一执行人,听鲁恒升如此说连忙解释道:“这些土建项目的工程量如果放在国内,给中建三局去做一亿人民币的施工费用最多了,不过三局在联邦德国暂时没有获得任何施工认证,只能面对全欧范围招标,豪赫蒂夫的报价和工期都是最优……。”

看着孟大为一副长篇大论,恨不得把所有细节都报告一遍的样子,梁远摆了摆手,笑着说道:“豪郝蒂夫好歹是联邦德国最大的建筑企业,施工水准在全欧也能位列前五,这个报价不算多。”

商飞的码头位于易北河的西岸,在河岸边深深的凹进去一块大大的半圆形河湾,河湾的对面才是商飞的主要生产厂区,梁远下船的位置都是为园区员工提供食品,休息,停车泊船之类的服务性建筑。

边走边谈,梁远和鲁恒升、李国维等人绕过河湾,刚刚转过五层高的研发大楼,大楼后边主车间入口的园区道路上挤满了一溜乳白色的man厢式重卡。

梁远注目看了一会,在涂装着各大企业标识的重卡车厢上只认出了大名鼎鼎的克劳斯?玛菲公司。

“设备来了?”梁远扭头问孟大为。

“恩,主生产车间的水、电、灯光、建筑内装已经全部完工,基础加工设备和航空专用加工设备开始进厂安装。”孟大点头。

“过去看看。”梁远顿时兴奋了起来。

由于主要产品是飞机的缘故,商飞的主生产车间与其说是厂房还不如说是大型仓库更形象一些。

商飞工厂的整体涂装被两个丫头选择了温暖的浅米色,整个厂房大致呈长方体结构。从地面到顶棚刚好25米高,建筑整体采用了中空大跨度钢结构组成,在建筑内部没有任何承重立面,九根粗壮的高强度合金钢柱体为长400米,宽200米的全钢顶棚提供着坚实的支撑。

浅蓝色的钢铁穹顶上挂满了明黄色的大功率钠灯,浅黄色的灯光打在青绿色的防尘地面上泛衍着细碎的微光。站在60米宽、18米高的车间主大门向400米外的车间另一端远望,寥寂的空旷搭配着冷硬钢铁的工业感直入灵魂,使人不得不拜倒在人类科技的伟大之下。

“这场面可真科幻,这里最少能装进去十个标准足球场。”梁远略带满足的说道。

“cmb宇航的主厂房比我们这个还要大上三分之一。”

李国维巡视厂房的目光里也充满了炽热,已经过去多少年了?终于有华人资本迈进了人类科技巅峰行业的大门。

“大少,克劳斯?玛菲的设备工程师前几天还对我说过,商飞的工厂建成后,硬件设备水准比为西德国防军生产豹式坦克的克劳斯军工还要先进。”孟大为的身姿站得笔直。

“除了克劳斯?玛菲,看起来好多设备供应商都不认识啊。”梁远游目四顾。

“大少。孟总刚刚说得一点都没错,不论是通用设备还是航空专用设备,能为商飞提供产品的都是西德的一流企业。”李国维边看边点头。

孟大为迈前一步,指着车间里不同的区域一一说道:“格劳勃(grob)的车床,来自通快(t乳mp)的激光切割设备,冲床领域的ag)的多功能加工站,斯来福临(shlei日ng)的高精度磨床……。”

商飞把工厂建在了德国汉堡。这里可没有巴统委员会之类的机构添乱,在梁远的要求下大笔现金在握的商飞不问价格只求最好。在设备订购上基本把联邦德国最顶尖的机械设备供应商一网打尽。

除了后世常见的多轴联动复合加工中心受限于半导体技术水平暂时没有出现之外,商飞此时订购的通用加工设备完全可以使用到新世纪而不用考虑淘汰换代的问题。

“李总,这些就是cm100的生产设备?”鲁恒升问道。

“可不止这些呢。”

李国维笑了笑,继续说道:“这些在航空工业中大部分都是通用型的基础设备,很多高精尖的专业设备这里都没有。”

“这么多才算是基础?”鲁恒升的语气有些惊讶。

“多向模锻机、真空钎焊、大型壁板喷丸成型机、等温模锻、矩阵式多点真空龙门铣、三轴龙门激光浅铣切割机……,尖端的大型设备还缺好多。”

李国维所说的这几类大型设备都是航空工业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专有设备。真空钎焊、多向模锻、等温模锻在航空发动机和客机主梁、起落架等结构领域经常用到,大型壁板喷丸成型机和矩阵式真空龙门铣等设备则是加工大型飞机外蒙皮的专用设备。

“除了真空钎焊设备,李总说的那些我们都没有。”梁远有些感触的说道。

“李总说的那几类设备cmb宇航那边的生产车间都在更新,cmb宇航虽然不是独资但也应该算是我们的设备吧。”孟大为补充说道。

倒是鲁恒升知道梁远和共和**方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明白梁远的感触到底从何而来。

比如在听起来十分炫酷的大型蒙皮镜像铣发明之前。矩阵式多点真空龙门铣和其配套的多轴龙门激光浅铣切割机就是这个星球上最好的飞机蒙皮加工设备。

如果梁远能把这套设备弄回国,那么对于此时的共和国战斗机来说,将在一夜之间从歼六那种闪亮亮的乡村铝皮风格径直进化成f16之类的亚光磨砂小资外表,而在民用客机领域,共和国飞机机体寿命较短的弊端也能得到很大的缓解。

“大少,如果50座级的小型支线客机项目可以复活,联邦德国应该不会阻碍我们采购那几类核心加工设备吧?”鲁恒升问道。

“问题是有几类设备德国人说得也不算啊。”梁远苦笑着说道。

虽然联邦德国在通用机床领域取得了无比耀眼的成功,但在航空工业专业设备的研发方面远不如英、法,在飞机工业领域十分重要的4万吨级以上的大型模锻机,目前整个星球只有美国、法国和苏联拥有。

类似矩阵式多点真空龙门铣、三轴龙门激光浅铣切割机更是法国杜菲工业公司的产物,只有大型壁板喷丸成套设备联邦德国的企业才有竞争力。

可以说联邦德国政府之所以如此热衷于和共和国合资支线客机项目,除了就业之外,联邦德国政府把打算把德国在通用机床领域的优势和实力,通过大幅度投资和需求进化到更高级别的行业中才是主要目的。

当然,德国人在机电领域的强势也为解决高端航空生产设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德国人之所以在这方面不如法国,无非是受战败国影响而已,在喷气式飞机大发展的五六十年代,德国在航空领域的相关研究人员根本没有,这种近乎绝户的全行业断层一直是两德统一之后德国人的隐痛。

为了补上空气动力方面的瘸腿,合并后的德国甚至掏出数千万美元和美国人合资研发下一代可以偏转尾喷口的先进战斗机验证机,搞笑的是完成了验证机的若干次试飞获得了不少飞行数据之后,美国人用空速管设计缺陷这个无比坑爹的理由坠掉了这架验证机。

空速管的设计原理诞生于17世纪早期,在飞机上的实际应用可以上溯至19世纪中叶,在20世纪末期,即将进入伟大21世纪的时刻,航空技术独霸全球的美国人弄出来的这个理由完全是明目张胆的藐视着德国人的智商。

可以说欧洲联合研制的台风战斗机之所以能突破重重阻力研发成功,和美国人满肚子坏水不干人事有着极大的干系。

对于共和国来说,航空行业理论上的研究向来是不缺的,工业基础薄弱才是限制共和国航空工程师想象力的最大制约,这种智力领域的互补也是梁远选择联邦德国研发下一代先进客机的因由之一。

听梁远这么说,鲁恒升回想着共和国刚刚经历的事情也不由得连连摇头。

“每次看到刘总、周总、孙总他们几个在西德的工作简报我都头大无比,围绕着cm100项目的设备采购和生产标准,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加上我们,刚好够上一桌麻将,这里的关系真是复杂到了极点。”鲁恒升苦笑着说道。

鲁恒升、李国维、孟大为三人陪着梁远在商飞的新工厂慢慢参观,而被鲁恒升形容成头大的刘文岳和周远航正坐在cmb宇航的会议室里,慢悠悠的看着眼前谈判对手的额头青筋暴跳,面色通红。(未完待续……)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