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江山 !杨峥啊了声道:“哦,被什么东西咬了下,不碍事的,不碍事的?”
众人看了看沈艳秋,一脸的会意,纷纷哈哈大笑不止。
沈艳秋羞得满脸通红,狠狠瞪了杨峥一眼,不敢多待,抱着茶壶风一般的去了。
待沈艳秋走远了,杨峥才歉然一笑道:“让诸位大人看笑话了?“
黄福道:“杨大人说笑了,看你夫妻感情和谐,我们羡慕得很啊?“
众人纷纷点头不止,经过这么一段小插曲,气氛变得欢快的许多。
杨峥喝了一口茶汤,跟着长长的吐了口气,道“说说吧,诸位对眼下局面有何看法?“
徐朗沉吟了片刻道:“从今日连云十八寨的态度看,黎利的势力不容小视,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在于连吕海这样的老寨主都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见此人在颇懂得收获民心,卑职以为,想要在打好这一仗,还得在民心上做文章!”
杨峥眉头一挑道:“如何做?”
徐朗道:“这个简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黎利与安南百姓约法三章,咱们也约法三章,黎利发出了《平吴大浩》,咱们也来一个檄文,论写这种文章,我们可是他们的祖宗,还怕写不过他们?”
等民心有些了恢复,大人打蛇打七寸,先断了黎利在百姓中的声望,然后趁机收拢连云十八寨,占人这两股势力,他黎利就算是再有能耐,只怕也是瓮中捉鳖之势!“
“这个听起来似乎不错,可收获民心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再者,此事还需一场像样的战事,若不然,就凭我们占领交州这一亩三分地,只怕不仅你我,便是百姓也不会相信,我们能平定安南,给他们想要的安稳!“杨峥皱眉道。
黄福道:“大人所言极是,如今的局面,我大明的确需要一场战事来提高士气,提高大明在安南百姓的声望,若不然纵然你文章写得太好,话儿说得再好听,怕也无济于事!“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黄福的意见。
张本道:“大人今日算惩罚了张道,亮明了我们的态度,可这些将士惩恶难治,只怕过了两日,恶习不改,没有铁一般纪律的军队是打不了仗的。
徐朗道:“此事在主帅,不在将士!昔日唐太宗问李靖:“黄帝的兵法,后世传说为《握奇文》,或者称作为《握机文》,这怎么讲?”李靖回答:“奇,读音为机,,所以也称奇为机,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按《握奇文》上说:“四方为正兵,四隅为奇兵,中央的剩余兵力即是由主将所掌握的机动部队。”
战场上战机无处不在,应当掌握机动力量,并用来随机应变才是正确的,正兵通常是用以执行国君的总的战略意图的部队,奇兵则是将领按照战场情况灵活使用的兵力。《孙子兵法》说过,平素能严格服从命令的,士兵就会养成服从的习惯。这是按照君主的命令行事的正兵。《孙子兵法》又说:“用兵作战的具体方法不能在事先规定的,国君有的命令可以拒绝执行。”
这是指将帅应变指挥、见机行事而言。大凡将领,只会用正而不知用奇的,那便是保守的墨守成规的将领;只知用奇而不会用正的,那便是俘躁好斗的将领;既会用正又会用奇的,那才是辅佐国家的良将。所以说掌握战机和掌握机动兵力,这两者是不可分开的方法,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够融会贯通而已。将士不守军纪,说到底是主帅的失败,若王通有岳王爷的手段,今日这两万大明将士,早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王家军了!何愁黎利不平呢?“
“话虽然如此,可眼下这两万军队,也不是岳家军,咱们除了加紧整顿训练之外,的确是找不到什么好法子?“张本道。
杨峥点了点头道:“玉不磨不成玉,人不打不成器,一支军队若没有铁一般的军纪,想要打一场胜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今的局面容不得我们有半分的失败,所以这两万兵马还需重新整治,加紧训练,告诉全体将士,全军休整两日后,开始从里到外的整治,什么乱胚子,孬种全都从军中除掉,本官要的是一支能军纪如铁,军令如山的军队,此事诸位好好准备!”
众人抱拳领命。
杨峥似又想起了什么,补充道:“那个什么檄文之类宣传,也不要放过,这檄文么,就有军师亲自操刀了!“
徐朗一身才学,早就想展示,听了这话儿,立即抱拳道:“请大人放心,学生一定倾其所有,写好这篇檄文!“
杨峥道:“军师的才学,本官自是放心不过了,不过本官还有两个要求?“
“请大人指点!“徐朗道。
杨峥想了想道:“第一,不要些写得太深奥,要寻常百姓也能听得懂,看得明白?“
徐朗一听立即苦笑了声:“这个还真有些难?”
杨峥哈哈一阵大笑道“军师说难那就一定是难了,但难咱也要写啊?”
徐朗应了声道:“大人说的是,卑职定不负大人所托,请大人说第二点?”
“第二点很简单,那就是我要军师这篇檄文以小报的形式出现,所以篇幅不需要长,除了揭露胡氏朝廷的重重恶性外,也不要忘了黎利的恶性,诸位不要小看这些小报,只要运用的好,效果可不一般?”
徐朗点了点头,这小报在北宋时期,小报已经可以在市集上公开出售,于是一部分胆大的进奏院及中央各官署的官吏等各色人等便将一些人们迫切想了解的新闻信息编为小报,以朝报形式叫卖街市,当时”隐而号之曰新闻”。作为”邸吏辈为之”的非法的新闻信息载体,小报一直受到朝廷的压制和打击,但始终未因统治者的厉禁而根绝。
据宋徽宗大观四年六月的一份诏书记载:”近撰造事端,妄作朝报,累有约束,当定罪赏,仰开封府检举,严切差人缉捉,并进奏官密切觉察。”可见,大观年间已经出现了民间”小报”这一非法出版物;小报”妄作朝报”,其形式与官方朝报相似;从”仰开封府检举,严切差人缉捉”一语可知,小报主要是从京城(即开封)流传出去,与后来南宋小报的”始自都下传之四方”情况一样;进奏院是当时官方的信息总汇,从”并进奏官密切觉察”一语可知,小报的新闻来源与进奏院信息泄露有关;朝廷取缔它的理由是”撰造事端”,但既是进奏院泄露的新闻信息,因而未必是”撰造事端”、造谣生事,只是所传播的内容有害于封建统治而已;而且,小报的盛行与被屡查而不禁表明,小报的内容必定有一定程度的真实性。
南宋周鹿+粦之《海陵集》中《论禁小报》一文记载得更加清楚:”小报者,出于进奏院,盖邸吏辈为之也。比年事有疑似,中外不知,邸吏必竞以小纸书之,飞报远近,谓之小报。
”小报的内容,”或是朝报未报之事,或是官员陈乞未曾施行之事”,”或得于省、院之漏泄,或得于街市之piao闻,又或意见之撰造”。南宋的小报”记者”,实际上是”情报贩子”,他们都有公职,一般都是中央各官署的下级官员、大吏的差官和新贵的家人,也有进奏院的官吏。由于他们信息来源不同,有所谓内探、省探、衙探之类,分别探听宫廷、六部和各级官署的内部消息。他们为小报提供情报,完全是为了谋利。但由于zheng局动荡,一般下级官吏和民众很需要这方面的消息,使小报十分走红,甚至奔走相告,”以先得者为功”。
因此,朝廷严禁小报的命令,往往只是一纸空文,足见这种小报的厉害,要说放在安稳的朝廷,这种小报无疑不利于局势,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这种小报就是杀手锏了,因为流动快,消息多是半真半假,用来打击敌人最是有效的手段,一听杨峥这话,徐朗就知道他的意思,用力的点了点头道:“卑职明白!“
又商谈了一番,众人这才喝茶聊些平日里的琐事,也不知说了多久,见日头差不多偏西的时候,两顶轿子才被抬了进来,几个轿夫甚是熟悉的将轿子抬到了前院的回廊处停下,这里的回廊建筑虽有些江南建筑的影子,但回廊比起江南的幽窒狭窄,要显得宽敞明亮些,只是在细致的地方,少了些江南古色古香的韵味,尤其是墙壁的矮小,壁画也破旧,人走进来就显得有些异样的感觉。
^^^^^^^^^^^^^^^^^^^^^^^^^^^^^^^^^^^^^^^^^^^^^^^^^^^^^^^^^^^^^^^^^^^^^^^^^^
第二更送上请围观,请订阅了,咱们今晚继续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