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步履艰难(求收藏)(1/1)

官居超品 !马县丞知道是李家的家丁七坏了女儿的名节,但是他拿李家却没有办法,甚至不能对七的父亲采取任何的行动。

一旦他动了七的家人,人们就会进行猜疑,事情就会穿帮,自己女儿宁肯跟一个家奴也不愿嫁给宗师儿子的事情若是真的传了出去,宗室会再一次的发怒也不定。

马家奈何不了李家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危险,事情过去几日之后,七的弟弟八匆匆忙忙的从盐场赶了过来,刚一进门就向李凌表达了自己的歉意。

“大少爷,我有罪啊,李家将整个盐场都交给了我们父子两个,可是我们非但没有管理好它,反而因为我弟弟的事情让盐场手到了损失,我们对不起老爷和大少爷的信任啊!”。八声泪俱下,将事情的经过了出来。

李家讲究诚信,八父子也遵守主家的吩咐从来不往食盐当中掺杂细沙等物,盐场所售食盐价格公道,盐商们都喜欢到李家的盐场提盐。

前来光顾的人多,盐场的生意也就越来越多。李家盐场年年扩大,生意好的不得了。

七的事情来的太突然,他父亲还没有具体的弄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七就带足了盘缠离开了盐场。

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几天之后盐场陷入了一场巨大的危机当中。

很多在盐场定了食盐的盐商纷纷找到八的父亲,他们提出要退还订单的要求,尽管这样他们要负出一成货款定金的代价。

“大少爷,前来退还订单的盐商越来越多,再这样下去,我们盐场就要停工了!”。再没有定单,盐场的工人们可要停工了。

江南多雨,存放食盐对货仓要求相当的高,稍微不慎重就要有所损失,这种情况下大家一般都是按照定单来生产的,这个年代劳动力要廉价的多,即便是劳力闲置了也比扩建仓库所需的巨大费用来的划算。

李家的货物的成色相对比其他的盐场要好一些,价格并不贵,按照道理来应该是抢手货才是,李家和盐商们在一起合作多年,他们为什么会放弃这种来之不易的交情呢?

“大少爷,我已经打听清楚了,全是因为盐运司的刘知事,都是他搞的鬼啊,忠泰号的王掌柜悄悄的告诉我是刘知事威胁了他,若是他们再从我们家盐场进货,他就在明年的盐引上做手脚,忠泰号别想在从盐运司拿到哪怕是一张盐引!”。

八打听清楚了,刘知事的儿子这些日子一直在想方设法巴结马家,想是因为自己哥哥的事情刘知事才将自己的怒火烧到了盐场,李家被殃及池鱼,到底都是因为自己的哥哥,他才有些愧疚。

刘富只所以要拼命的巴结马家,无非是想要结识宗师大人,想要通过宗师取得功名而已,只是当今圣上对科举当中的徇私舞弊可是深恶痛绝的,几年之前唐解元因为牵扯其中而被革了功名,终生不得录用,这样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就算宗师大人可以在院试当中放水,那么县试和府试呢?

马文采只不过是一个特殊的例子,刘富想要再走一次这样的路子,只怕是难上加难。

机事不密则害成,要是刘富连县试都过不了,宗室回帮他筹划?他绝对不会拿自己的前程去冒险的。

“随他们去的,我们盐场的货好,价钱公道,他们不要是自己的损失,外地的盐商呢,他们怎么样?是不是也想要反悔?”。李凌没有在责任上面过多纠缠,而是向八询问事情真相,想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外地的人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他们又不受刘知事的约束,所以客商并没有减少多少,只是外地的客商的份额毕竟是是一半,若是不解决问题,只怕盐场还是要停工的!”。七如实回答道。

半月之内不解决本地盐商的顾虑,只怕盐场真的要停工了,按照其他场子里的规矩,停工是不付给工人工资的。

盐场里的工人都是当地的一些苦哈哈,条件比较好的也只是一些佃户,更多的则是连地都租不上的穷苦人,他们常年在盐场工作,也只能混一顿保饭而已,若是李家盐场长期停业,这些人为了生计只怕只能到其他场子里找活计做了,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只能挨饿了。

八父子和大家相处了这么多年,自然会为那些长工们考虑的,他这次来还承担着为长工们问计的任务,人心若是不稳了,这做工的效率也就低了。

“你回去以后让他们放心,这次应该不会停工,告诉他们,即便是短暂的停工几天,李家也会按照他们平时所得付给他们工钱的!”。

李凌下定了决心,今天就让李家的几个商铺加紧卖盐,现在他们大约还有七十张盐引,还可以销售近三万斤的食盐,这样又可些日子。以后的半年是不是还能弄到盐引,就看天意了。

本地盐商多和李家是世交,他亲自出面,对方多半会卖自己一个情面的。

他的时间还是很充足的,只要时间一长,其他盐场的盐被争购,其价格必然上升,到时候盐价一定上仰,外地的盐商都是猴子一样的精明,到时候他们一定会选择李家盐场进货,盐场的危机则可以迎刃而解。

“大少爷的是啊,我回去就告诉家父和长工们,也好让他们放心!”。八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他觉得大少爷的话很有道理,他们盐场所产的食盐质量要比别家的好的多,平时则是为了让家乡的人吃上好盐才优先卖给本地盐商的,若是他们现在宣布对外开放,被吸引过来的客商一定不会少。

八离开的次日李凌就去拜会了忠泰号的王老板,虽然同为盐商,又同在一个地方,但是两家的关系却也不坏,食盐买卖一直都在官府的绝对管制之下,两家根本就不存在竞争关系,王李两家几代人交情,关系自然非同一般,和八一样他自然也选择了王家做为突破口。

“贤侄啊,不是大伯不肯帮你们,只是没有办法啊!刘知事的儿子已经多次的来过王家了,他已经明确的表明了态度,只要我们再从你那里买盐就削减我们的盐引,这件事情让我也很难做啊!”。

王老伯五十来岁,职掌王家盐铺几十年,待人接物自然有自己的一套,他这番辞虽然是诉苦,可也无疑是再拒绝李凌。

这也难怪,刘知事掌握着盐商的命脉,没有了盐引,盐商便寸步难行。王家选择依附刘知事,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李凌却接受不了这事实,两家几代人的交情,守望相助,怎么一旦李家出了事情,他们王家却只想着脱身?

“大伯,我们盐场所产食盐质量还是不错的,只要您愿意购买,我在给您便宜一成怎么样?这已经是接近成本的价格了,还请您帮帮我李家吧!”。李秀才一咬牙就决定在价格上面下工夫了,商人趋利,给了他们实在的好处应该比那些虚无飘渺的交情要好的多。

“我大侄子,这可不是价钱上的事儿,若是我们不尊照刘大人的意思办。只怕来年再想拿到盐引可就难了,并不是大伯不帮你,实在是无能为力,你还是到别处再看看吧!”。王大伯不为所动,直截了当的回绝了李凌,并且摆出了一副送客的架势。

李凌料到了事情应该比较难做,但是却没有想到王家竟然如此的决绝,看来刘知事也是下过一番工夫的。

“既然如此我就告辞了,我找到别家去试下吧!”。

李凌刚一离开却从客厅的屏风后面转出一个妖艳的女子,原来却是他最得宠的妾,那女子直接来到了王伯的身边,轻声细语的问道:“我们与李家关系非常好,为什么不在这个时候帮助他们一下,要知道刚才李公子开出的条件已经很丰厚了,我们不得能得到好名声还能得到实惠。为什么不能成人之美呢?”。

“你懂个什么,这些年来李家一直心不在焉,对盐铺的事情放任自流,我们王家才能在本地乡绅面前压他们一头,可是现在呢,李家大儿不但高中秀才,而且还颇具能力,你,若是不趁现在狠狠的打压他们一下,以后还有我们王家的出路吗?”。

妇人本就见识短浅,王伯也不想和他多做解释,从刘知事的儿子前来拜会自己那天起他就打定了主意,这么多盐商一起对付李家盐场,这都是他暗中串联的,为的就是限制李凌在商业上的发展,保住本县第一盐商的地位,毕竟二十年前这份荣耀是属于李家的。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