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 !求订阅!
*
“我知道你想要说什么。”罗信放下茶杯,将双手一摊道:“我十二岁参加县试,府试,然后就是道试。没有想到连过三关,成为了秀才。你让我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去青楼?
虽然我成了秀才,但是只有十二岁。若是换成你,你父母会允许你出去游历?”
“这……”
“而且我想既然连过三关考中了秀才,那么为什么就不能够考中举人?反正年龄小,父母不允许出去游历,我就在家闭门读书了。然后我很幸运地考中了举人,之后便有发生了草原之时,待我从草原回来,又忙着和严嵩斗,刚刚斗完,就参加了会试,随后就是殿试。我哪里有何其他人一样游历的机会?”
“也是!”宋大年回忆了一下罗信的经历,也不由点头道:“殿试之后,做了官,就不好逛青楼了。不器,你的人生缺少一种色彩啊。”
罗信便翻了一个白眼道:“你刚才提什么花魁,是什么意思?”
“哦,是这样。”宋大年立刻振奋了起来道:“每年的八月十五,杭州便会举行花魁大赛。当然不仅仅是杭州,苏州,南京等地也都举行。对了,你知道花魁大赛吗?”
罗信便翻了一个白眼道:“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不器,你这形容……”宋大年哭笑不得地伸出手指指着罗信道:“粗俗!”
罗信撇了撇嘴,见到罗信撇嘴,宋大年仿佛被人看轻了,立刻开始给罗信科普起来。
“不器,你不要有看不起那些花魁的想法。人家那而是卖艺不卖身,风雅之人。这次我们杭州的花魁大赛在西湖举行。你是不在杭州,没有看到那热闹的场景。
你知道吗?
从前天开始,便已经开始在杭州扎高台,搭彩棚了。
杭州城内各个青楼的头牌通过这次大赛挣得头牌,这就是各个青楼头牌之间的较量,每个青楼的头牌都会拿出他们全部的本事,就如同高手过招一般,十分精彩。而且影响深远,就比如我们杭州,已经把八月十五当作了一个不下于春节的节日。这个花魁大赛年年举办,已经举办了六十多年,你可以想象一下它的影响。”
罗信闻听不由点头,他知道一旦某个事情连续举办十几次之后,便会形成习惯。而且一旦某件事情形成了习惯,便是一件极为了不得的事情。
“不器,你知道到时候会有多少人去观看花魁大赛吗?”
“多少?”
“不敢说有十万,五万人是有的。”
“五万人?”罗信不由失笑道:“那么多人,他们能够看到什么?”想到五万人占据的距离,便又道:“恐怕绝大多少人连那些花魁唱的声音都听不到吧?我看他们就是去瞎凑热闹。”
“你说对了!”宋大年拍掌道:“就是热闹。”
“不器!”宋大年风骚地说道:“虽然我们做官之后,便不好在逛青楼。但是唯有这花魁大赛是个例外。作为我们官员都被邀请,被视之为风雅之事。不器,后日我们一起去?我们可是贵宾,是坐在前面的,一定会让你看到和听到。”
罗信的好奇心便也被勾了起来,不由点头道:“好,我就跟宋兄去见识一番。”
“好!”宋大年伸手拍了一下罗信的肩膀道:“不器,人不风流枉少年啊!”
八月十五。
当天色近黄昏的时候,杭州已经彻底热闹了起来。几千盏大红灯笼将西湖照亮,西湖已经聚集了数万人,还有人在陆陆续续地向着西湖赶来。
正中搭建了一桌高台,那座高台之上就是表演场所。此时还未到头牌出场的时候,但是却也没有空闲下来,上面有着乐师在弹奏,还有着不是头牌的一些刚刚出头的青楼女子在表演,这也是给她们一个机会,让大家认识她们,同样也是用她们暖场。
在场下,还有无数的小商贩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胳膊上挽着一个筐,里面装着各种水果或者小食品四处兜售。
这场盛会实际上是从下午就开始了,下午的时候,是各种杂耍在表演,到了黄昏时分,才开始有各个青楼出来暖场。所以很多看客这个时候早就饿了,这些小贩自然极受欢迎,纷纷花钱购买,台上台下,一片热闹。
在西湖上停靠着一艘艘画舫,这里才是富贵之人的场所。岸上虽然热闹,却也只是老百姓热闹的地方,虽然热闹,却显得嘈杂和拥挤。
而在西湖中却没有了那种拥挤。
一艘艘画舫布满了西湖上,这里是青楼每年中的大事,也是杭州府每年中的盛世,更是杭州府那些富贵之人显摆的地方。
在微波荡漾的西湖上,一艘艘画舫排列,在画舫之上的人非富即贵,在一艘画舫之上,带着全家老小,或是邀请亲朋好友,既能够体验到热闹,又不必拥挤出一身臭汗,更重要的是在数万拥挤的老百姓面前显示出自己的尊贵,让一个个处身画舫中的人都满脸得意的笑容。
但是,商贩们同样不会放过这些画舫,便有商贩乘坐着小船,穿梭于一个个画舫之间,而且穿梭在画舫之间的这些商贩可不是什么小商贩,而是正经在杭州府有着门店的商铺人家,他们买的可不是简单的花生,瓜子之类的,而是正经的糕点,美酒,甚至饰品,珠宝之类的珍贵之物。
富贵之人都有攀比之风,为了博得美人一笑,花费一些银钱对于这些富人真是不算什么。
还有一些玩杂耍的人,在小船上一边表演,一边期待地望着一艘艘画舫,期待有人让他们上画舫表演,还有各个青楼内没有资格上花魁大赛上表演的青楼女子,也乘坐着小船穿梭在画舫之间,推销着自己上画舫表演舞蹈。
于是,不管是在岸上,还是在水中,都是一派热闹场景,仿佛大明朝的百年繁荣昌盛都浓缩在这小小的西湖时空之中。
如此热闹的气氛,这还是在各个青楼的头牌没有露面之前,可以想象一旦花魁大赛开始,那气氛会热烈到什么程度。
无论是画舫上的富贵之人,还是岸上的百姓,都不时地将目光望向西湖上的一排画舫上,那里的画舫没有像西湖上其它画舫那样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反而在这种热闹的气氛中显得静谧,在每艘画舫的船头都悬挂着一个大红灯笼,大红灯笼上写着青楼的名字。
不仅是岸上的老百姓,就是画舫上的富贵之人,也不时地望向那些画舫,指指点点,有那眼神好的人,更是眯着眼睛辨认着画舫上那些打灯笼上的字迹,随后便呼道:
“我看见了,左边数第三个画舫上是小凤仙。。”
“我也看到了,右边数第二个画舫上是红颜醉。”
“…………”
正当这些人在那里纷纷辨认着那些青楼头牌的灯笼时候,从湖面驶来了一艘艘画舫,向着中央那个青楼女子表演的台子最近的位置驶去。
西湖岸边虽然一直非常拥挤,但是那个位置却一直空的,没有一条船去那里停泊,原来是专门为这些船预留的位置。
一艘艘巨大的画舫停泊下来之后,在画舫的甲板上摆放着酒席,有人正端坐在甲板上饮酒谈笑。便有眼神好使的人呼道:
“那是五大世家的陆家!”
“那是五大世家的王家!”
“那是五大世家的……”
“…………”
随着一艘艘画舫上的人亮相,气氛达到了高潮。不仅仅是五大世家来了,杭州周围的高门大户都来了,而且还有各地前来市舶司做生意,赚得满钵满盆的商人来也来,今天注定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日子,会是六十几年来,最为盛大的一次花魁大赛。
因为从太祖建国以来,大明的商人还从来没有赚钱赚得这么痛快过,从来没有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赚取如此多的金钱过。
通过市舶司,通过大明海贸公司和藩国商人交易,让他们都产生了一个错觉。这根本就不是赚钱,分明就是在抢钱。这个钱赚得也太容易了,太多了。
有着这种心理,试想一下,这次杭州花魁大赛,会送出多少金花?
最起码,打破往年最高记录绝对没有问题,这将是一场大热闹,会流传千古。这如何不让数万人期待?
这个时候,又有一条巨大的画舫停泊了下来,在这艘画舫上坐着杭州府最尊贵的一群人,也就是当官的那些人。
杭州知府宋大年,杭州同知罗信等各级官员。
身为杭州知府和同知,出席各种大型民间活动,这是大明朝官员的义务,所以宋大年当初对罗信说,这是风雅之事。
这艘大船是杭州最大的一艘船,足足有三层高。船上不仅仅有杭州府城内的官员,就连杭州府管辖的那些县令也都纷纷赶来,观看这场盛会。
只是无论是画舫上的富贵之人,还是岸上的百姓,他们关注的都不是杭州最高长官宋大年,反而都激动地望向了杭州同知罗信。
“看,罗大人来了!”
“罗大人真是风流潇洒啊!”
“胡说什么?罗大人歼灭数万倭寇,那应该是英明神武。”
“你才是胡说八道,罗大人是状元公,自然是风流潇洒。”
“…………”
更有女子望着罗信,双手做西子捧心状,花痴般地望着罗信道:
“好年轻啊!”
“好英俊啊!”
“爱是他了!”
“…………”
罗信大模大样地坐在船头甲板上,如今在东南,他已经收服了五大世家,虽然没有平定倭寇,但是却也让倭寇不敢登岸。更何况,如今倭寇正在内讧,徐海和王直正打得不可开交,所以罗信的心中十分安定,最起码在目前,东南是安定的,东南是祥和的,东南是没有丝毫危险的。
但是……
真的是如此吗?
在距离罗信那艘画舫不远处的一艘画舫中,一个青年坐在舷窗旁,饶有兴趣地望着罗信的那条船。这个人长得不仅是俊朗,而且身上有着一种贵气。在他的旁边还坐着一个四十许的中年人,也在望着甲板上的罗信。那个一身贵气的青年嘴角浮现着笑容道:
“没有想到当初的一个小小秀才竟然成了气候。”
那个中年人点头道:“主公,这罗信扫平北方蒙古草原势力,在北方拥有很高的威望。如今又在东南收服五大世家,杭州城外歼灭五万余倭寇,让倭寇不敢登岸。如此他在东南的声望不下于在北方。如果再给他几年功夫,他在大明的声望将会无人可及。那个时候,只要有他在,我们就别想成大事。”
那俊朗男子也叹息道:“早知道他会如此成了气候,当初就应该杀了他。没有想到成为拦路虎的人,不是严嵩,不是徐阶,也不是高拱,更不是马芳和胡宗宪,而是他罗信。”
“主公,有没有可能说动罗信加入我们?”那个中年人轻声道。
那俊朗青年摇头笑道:“说动他加入我们?我们能够给他什么?只要他按部就班地在大明做事,早晚有他位居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时候。我们最多也只能够给他这个地位,难道让他们拥立他为主公?”
那中年人神色一怔,低下了头道:“主公,是属下想差了。”
俊朗青年摆摆手道:“无妨。只要把他杀了,也就没有威胁了。”
中年人叹息了一声道:“可惜了。”
“是啊!”俊朗青年也叹息了一声道:“是可惜了。但是他挡住了我的路。”
“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
“主公,安排妥当了。我们的人已经混进了杭州府,此时就在这附近。而且柳含烟那里已经做好了准备。”
那俊朗青年不是别人,正是当初在大同,罗信遇到了张士诚的后代,张道源。此时张道源望着不远处罗信的身影,神色间有些发呆。半响,叹息了一声道:
“这个罗信真是俊杰,大明朝原本已经到了没落之时,北方边关阿拉坦汗凶猛,东南倭寇猖獗,巴蜀土著不宁,天灾人祸致使流寇遍地。只要我们登高一呼,大明便岌岌可危。
但是却没有想到,罗信竟然连续斩杀了阿拉坦汗和黄台吉,平定了草原,让北方进入了和平时期。如今有来到东南,如此下去,大明百姓安居乐业,大明衰落的趋势就会停下来,定还会再次中兴。”
*
求月票!求推荐票!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