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大不列颠的愤怒(1/1)

“fuck,这群该死的中东老鼠,他们居然敢这么做,这是在挑战大不列颠帝国的威严,一定要给他们点颜色瞧瞧!”首相劳尔乔治气急败坏的说道。

底下愣是没有一个人开口,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不敢,要知道这时候支持也不是,不支持也不是。

大不列颠已经不是原来那个辉煌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了,经济地位被美国佬谋夺了,军事地位也即将不保,差一点就被德国人拉下位置。

看看自己国内,经过一战,百业凋零,国民连笑都笑不出来,此时就算想教训土耳其人,又有谁愿意去呢?

大英帝国的士兵不是炮灰,哪里有仗哪里去,呵呵!如果再征兵,让他们去中亚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作战,恐怕明天众议院第一个要废掉的就是在座这些人。

“首相阁下,冷静,土耳其已经不是原来的土耳其了,它的后面站着德国人、中华人以及白俄人,牵一发而动全身。”英国驻远东大使朱尔典说道。

正是因为远东的局势糜烂不堪,所以他才会回来伦敦,内阁需要一个了解那片地区局势的人,这样才能做出更好的对策。

没有谁比朱尔典更明白远东现在是什么情况,中华民国虽然不想和大英帝国撕破脸,可他们并不惧战争,相反,他们的好战心更是让世界惊讶。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朱尔典发现现在的中华民国与其说是新时代重生,不如说是古老帝国的复活,不管是思想还是制度,他们与曾经的那个大秦帝国十分像。

军人的地位远远超过了世界各国,不管是享受福利还是什么,中华民国真正为所有军人解决了后顾之忧,以军功论胜负,军衔制更像是曾经的二十等爵制。

这就使得他们的战争潜力大的吓人,以前只知道俄国人的陆军是世界第一庞大陆军,而现在,中华民国在明面上的陆军就有四百万,更别提预备役了。

什么概念,就是一个国家可以硬扛整个欧洲的节奏,他们的触角已经伸到了欧洲、非洲。

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德国、俄国、土耳其、不就是最好的写照?原本待宰的德国现在变成了一块鱼刺,谁都不想招惹的麻烦,一百多万精锐德军可不是闲着好玩的,再加上背靠白俄,秒秒钟吊打法国。

“朱尔典爵士在远东呆了这么久,想必对东方帝国有不少了解,有何建议尽管说。”劳尔乔治并没有被愤怒冲昏眼,相反他现在很清醒。

朱尔典径直说道:“不管是土耳其也好,缅甸、印度也罢,后面都是一个人,那就是中华民国。”

这句话显然震惊到在场所有人,谁也不相信,曾经的’弱国‘居然会有这么大的能量。

“不可能的!”外交大臣率先提出异议,随后其它人也纷纷表示不相信。

但朱尔典并没有理会他们,自顾自的说道:“如今的中华帝国,陆军实力已经超过了德国,四百万正规部队,足够碾压包括我国在内的任何一个国家陆军,海军正在蓬勃发展,看得出,他们的海军必然也不弱。”

“呵呵!朱尔典爵士怕是在远东呆多了,都学会远东那套了,居然将他们夸大到如此地步。”

“就是就是!”“我大不列颠是无敌的。”

劳尔乔治看着眼前这群还在醉生梦死的家伙,不禁训斥道:“闭嘴,打断别人说话,这就是你们的绅士风度?”

顿时满堂寂静,或许用别的理由制止他们不行,但用这个理由绝对能让他们闭嘴,英国人自喻为世界文明引导人,绅士中的绅士,特别看重表面面子。

“朱尔典爵士在远东这么多年不是白呆的,你们这些井底之蛙,睁开眼睛看看,我国在远东的领土、法国佬的领土都不约而同爆发骚乱,其中缅甸和越南更是大部分失陷于敌手。

经过六处的调查之后发现,东南亚地区爆发骚乱的主力都是华人,那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华人在各地数量都不少,缅甸境内至少二十万。

他们拉拢了大批当地人,源源不断的组建部队,一步步将控制区域扩大,缅甸除了沿海几个省,都落到他们手里。

就连女皇王冠上的明珠也摇摇欲坠,中华人的阵线虽然还在藏南地区,但是当地叛军控制了印度北部二十万平方公里地区,不得不防。”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印度和缅甸是维持英国经济的最主要来源,失去了缅甸还能理解,失去了印度那就无法原谅了,英女皇皇冠上的明珠都没了,那还玩啥?

“首相阁下,依您所说,东南亚各地骚乱均由中华民国造成,而在欧洲,苏俄与白俄的对立未必不是他们促成的,日本方面,现在正和美国人对立,难道他们要和全世界开战吗?”一名官员说道。

这番话深得在场所有人的心意,在这群英国老爷眼里,就算大不列颠帝国都没有与这么多国家开战的勇气,中华民国的勇气何来?

没等劳尔乔治应话,外交大臣再一次开口了,“不,中华民国没有和全世界开战,不管是日本还是越南、缅甸、印度,这些地区都只是各自叛乱,或者局部战争。

正如美华日本战争,主力是日本两方势力,中华民国和美国无非是利用战争来磨练军队。

据我所知,短短半年,中华民国在日本的军队换了两拨,而美国军队换了一拨。

至于越南,那根本不是中华民国在动手,是早已被中华民国宣布叛军的陆荣廷在搞事。

缅甸、印度都是各自国家的内政,呵呵!华人遍布全世界,哪里能分得清哪个是中华派出去的人呢?”

就连劳尔乔治都不得不对中华民国说声服气,大半个亚洲都被它惹起了战火,战局更是向着中华民国利好的一方演变,可从明面来说,愣是让人找不出针对的理由,用中华人的话来说,真是滴水不漏。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