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正式签约(1/1)

第138章:正式签约

刘长水哈哈大笑:“余老板尽管放心,我们集团信誉非常良好,保证现款结算。只是产品的质量还要要保证,我们合作的基础是建立在产品质量上的,这也是要写进合约的。”

“没问题!”余见海满口答应。

“合作愉快!”刘长水伸出手。

“合作愉快!”

午间刘长水在临海安排了酒宴,桂田和秦主任作陪。下午双方就签订了合约,算是正式达成合作关系。

当天晚上,一辆大货车就开进了兴旺猪场,一百多头肥猪被装上了车,驶向省城。

关于装车的时候,还出了点小麻烦。这些猪老爷一个个躺着都不愿意动,怎么赶都不起来。三叔他们几个都冒汗了,也是无可奈何。

还是余见海想了个办法,让三叔端着一盆猪饲料在前面引着,这才把猪哄上卡车。连司机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些猪简直是要成成精了,就知道饲料那么吸引人?

卡车开出兴旺猪场的时候,岳太华的卡上就多出了一笔款项,数额有二十多万。

核算一下,这一百头猪他们就赚了四五万,这时候他们接手猪场才不到二十天!如果这批猪全部出栏,利润得有十五六万。要是按照计划一年能出栏五千头,那得挣多少钱!

我的个乖乖!想想都激动!

猪场的生猪分三批出栏了,下一步的计划继续实施。

经过几人一致商议,现在赚的钱不分红,作为起步资金继续加大生猪的采购量。只有改良更多的生猪,他们才能赚更多的钱。

经纪人再次忙碌起来,短短几天又有四百多头生猪补栏,接受改良。

饲料供应商也乐了,这才几天的功夫,岳太华就结清了货款,他也小赚了一笔。供应商拍着胸脯保证,准备和养猪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供最优质的饲料。

余湾的农户是又惊又喜,又有点淡淡的嫉妒。喜的是他们养的猪被以高于市价一毛钱的价钱收购了,而且余见海发话了在,只要以后余湾有人家养的猪要出栏,兴旺猪场都以高出市价一毛钱一斤收购。

惊的是余见海不声不响的居然弄了个养猪场,这可是事先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啊。这小子哪里来的那么多的钱,这是要逆天啊!

嫉妒当然是人的本性,看到别人赚钱不嫉妒才是怪事。要是我我也嫉妒。

采购中药,熬制药汁,还要抽空照应一下养猪场。家里的大棚还需要余见海这个主心骨照料,余见海现在可是忙得不得了,有点分身乏术了。

随着气温一天一天降低,菜价继续走高。余见海的黄瓜西红柿已经打开了市场,现在是有多少卖多少,只恨没有那么多的东西上市。

草莓也零星上市了,岳太华给余见海介绍了客户,徐在兵也叫了一个县城的水果商来洽谈。结果还是岳太华介绍的人财大气粗,出的价格让人都不敢加价了,顺利地拿下了草莓的独家经营权。

物依稀为贵,往常的时候都是年前年后才有草莓上市的。现在离过年还有二十来天,余见海的草莓是市场上独一无二的,完全没有竞争者。

草莓商拉来了精巧的泡沫箱子,让三婶她们小心翼翼的把草莓摘下放在上面,底下铺了一层软盒的垫层,上面又盖上一层,然后逐一封箱包装停当,发往大城市的商场超市。

四十多块一斤的草莓,还是在大棚口的批发价,几乎每一粒草莓都要值一两块钱,现在连三婶她们都不敢轻易尝鲜了。有余敏在边上看着,大家也不好意思呀。

黄瓜西红柿持续畅销,草莓独占市场,西瓜也开始定植,一切按部就班的进行。看着余见海大把大把的进账,可把余湾的老百姓羡慕坏了。

老百姓羡慕,吴菲也是惊讶不已,现在看到余见海都觉得他怪怪的,总是怔怔的出神。

就在几个月前,余见海还是一个落魄的回乡青年,在县城都有点手足无措,被大军子挤兑都有点缩手缩脚的。可是仅仅过了几个月的时间,这家伙不仅还清了外债,还成了村里首屈一指的致富能手。

放眼整个余湾,不,是在整个南城,甚至是整个云水,整个临海,有几个老百姓能够一天进账几千几千的,恐怕再无第二人。

当然现在吴菲也暗暗庆幸,她力主建造的大棚,现在成了村里的产业支柱,除了余见海之外,其余的种植户也都收入不菲,有点已经收回了本钱,快要盈利了。

只有那些放弃了大棚的农户暗自叹息,说自己没有那个命,也没有那个胆坚持一下,要不然这一季多少也能赚一些。

吴菲因为大棚搞得出色,也受到了镇里领导的表扬。勉励她再接再厉,争取把余湾建设成富有特色的产业村。

得到了镇领导的表扬,吴菲的野心更大了。她和余汉芒商议了一下,两人一致认为,余湾的大棚可以继续发展,可以动员农户建造更多的大棚。

他们两人找到了田桂生,毕竟田桂生是书记,在村里没有他点头,很多工作是没法进行的。

田桂生把几个干部都召集到了一块,经过讨论,大家都认为这是一条可行的路子。就连先前不看好说了很多风凉话甚至暗中捣鬼的田凯,都保留了意见,只说只要大家同意,他就不反对。

村委讨论通过了,可是在和农户沟通的时候出了问题。按照吴菲的设想,等到天气回暖的时候,就开始在农田里建造大棚,正好可以种一茬“春提早”蔬菜,效益应该不错。

因为按照这一带的种植习惯,大棚种植分为“春提早”和“秋后延”两种。“春提早”就是在春天即将到来的时候播种,可以提前一个多月上市,买个好价钱。而“秋后延”则是冬季一大茬种植,作物在大棚内的生长周期长,产出也是最高的。

现在已经是寒冬,“秋后延”大棚已经开始盈利,只能在“春提早”上打主意了。

可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在农户的土地上都种上了麦子,种子化肥一亩地本钱花了一两百,还指望着明年有个丰收年呢。现在吴菲提出要将这些麦子废掉,他们可不愿意。

吴菲和余汉芒分头做工作,晓之以情动之以利,总算说通了大部分农户,答应将土地让出来建造大棚。只是这些农户提出了一个要求,让吴菲犯难了。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