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再见萧条
夜很宁静!
幸运的是他们一路上并没有遇到匈奴人,很快到达了阳平村。
萧若分析,很可能匈奴与东荣之间的战场中心已经转移,所以这边缘地带的匈奴兵便少了很多。
只是战火越是蔓延,受苦的百姓便越多……
到了村子以后,韩祁吩咐大家去挨家挨户的搜刮生活物资,萧若也跟着下了马车。
阳平村比他们上一次来的时候更加荒凉了,整个村子都呈现出一股破败的气息。
呼啸的夜风吹过,破败的房屋发出“嘎喳,嘎喳”的声音,格外的阴森凄凉。
韩祁和萧若来到了他们往日的院子,里面比上一次来的时候更加的混乱,那些家具都已经被破坏,散乱的随意摆放东倒西歪。
萧若把整个院子都查看了一番,屋子里几乎没有什么可用的东西了。
“哎,以后恐怕都没有机会再回到这里了。”
萧若站在院子里感叹道。
韩祁搂着萧若的肩膀,温声安慰道。
“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在哪里都一样的。”
萧若点点头,她也只是看到这些破败的景象,有些感慨。
就她自己而言,在前世过惯了一个人在大都市漂泊的生活。
没有那些安土重迁的思想,只要与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在哪里都一样。
“虽然还完整的东西不多,我们还是先收拾收拾吧,在戈壁滩上,我们想要自己生产出这些东西,恐怕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
萧若拉回了思绪,回到了现实,开始拉着韩祁一起在混乱的小院子里,挑挑拣拣,看看还有没有可以用的东西。
不过他们的小院子这一次被破坏的很彻底,他们把院子内外都收拾了一遍,也没有多少可用的东西。
等他们收拾好的时候,郭靖刚他们也带着盆盆罐罐到萧若这里集合了。
和萧若与韩祁相比,郭靖刚他们手里的东西更加的破旧,也少的可怜,竟然连一马车都没有装满。
“你们都搜了一遍了吗?”
萧若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一个村子里只有这么一点东西,实在是太少了一些,就算拿回去,也不够大家用的。
郭靖刚道:“都搜了一遍了,就连老鼠洞都掏了一遍了,那帮狗娘养的,一点东西都没有留下,拿不走的就都毁了,剩下的这些都是不值钱的玩意儿了。”
郭靖刚说着,举了举手上的破陶罐和瓦盆,这些都是最不值钱的东西了。
而且体积笨重,对于匈奴这个游牧民族来说,这些东西更是一无是处,所以才得以保存。
萧若看了看郭靖刚后面的士兵,他们手里拿的东西也和郭靖刚差不多,也只得作罢。
“我们到了戈壁滩再想办法吧,现在大家快点把东西放到马车上,我们快点回去。”
萧若对着郭靖刚及其身后的众人说道。
大家七手八脚的把东西都放在了马车上,然后趁着夜色,又马不停蹄的赶回了戈壁滩。
戈壁滩上的大家伙都没有睡,所有人家都在镇子中心的广场上,点着篝火,等着韩祁等人的归来。
萧若去的时候坐马车,回来的时候因为马车上面放满了大家伙的家什,所以和韩祁一起骑马。
看到镇子中心的火光,萧若的心里有些受到震动。
这大半夜的,谁不想睡个好觉,不过生活的艰难,然大家在夜里聚集在了一起,在寒风呼啸的戈壁滩上,等着他们这一行人给大家伙带了生活用的物资。
想到这里,在想想马车上那少的可怜的东西,萧若心里又有些难过,是因为村民们生活的艰难,也因为自己此时此刻的无能为力。
“不要难过,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似乎是感受到了萧若的心情,韩祁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搂着萧若,在她的耳边轻声安慰道。
“嗯!”萧若重重的点点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在她的计划里,她还打算把小镇子建成一个富足的世外桃源,怎么能因为眼前的这一点困难,就灰心丧气呢?
戈壁滩上的众人,听到了马蹄声,也都跑过来迎接韩祁他们。
不过村民的目光,更多的是放在了他们身后的马车上。
看到村民们一个个翘首期盼的目光,萧若忍着心里的难受,说道。
“大家伙的东西都在后面的马车上,一会儿卸下来,大家都认认,谁家的谁领回去。”
曹氏眼尖,看到后面士兵们的马上都没有挂东西,狐疑的问道。
“都在马车上了吗?只我一家的东西,一马车都装不完。”
曹氏的话,带着一些不满和炫耀的意味,无论是萧若还是村民们听了,心里都有些不大舒服。
不过曹氏的话也说出了村民们的疑问,“就是,我们大家伙那么多东西,一个马车能拉完吗?”
郭靖刚下了马,隐瞒指挥着士兵们把东西卸下马车,一边大声说道。
“现在外面那么乱,能有东西能拿回来,就不错了,你就知足吧!”
曹氏不屑的哼哼了一声,就扒开了众人,挤到放东西的地方,一看地上只剩下最不值钱的陶罐和瓦盆,立刻惊呼。
“哎呀,我家上好骨瓷餐具,怎么一个都没有?是不是你们偷藏起来了?”
萧若听曹氏如此的不讲理,立刻就怒了。
不过不等萧若说话, 郭靖刚就第一个不愿意了,声若洪钟的说道。
“都说了是那些匈奴兵烧杀抢夺,现在村子里一件值钱的东西都没有,有本事自己回去瞧别再这儿逼叨叨。
别说几个破盘子,老子做官儿的时候什么没见过,白给我,老子也不稀罕,我手下的兵也不稀罕!”
“就是,我们冒着生命危险,去给你们拿东西,现在反倒说我们是贼,你当那些匈奴都是傻子不成?”
村民们一开始还对士兵们之拿回了这一点点东西感到不满,不过听了士兵们的话之后。
又不好再说什么了,毕竟无论拿回了多少东西,都是士兵们冒着危险拿来的,他们也不能得寸进尺。
不过看着自己手里的东西,村民们的心里落差也不是一点半点,一个个都唉声叹气的。
还有几个嘴碎的妇女一直叨叨说“这日子可怎么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