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操吴戈兮被犀甲 (七)(1/1)

第一章操吴戈兮被犀甲 (七)

“你,今天中午不许吃饭!” 待队伍整理完毕,李若水立刻走到巩小斌身边,大声呵斥。

心中的感激迅速消散,巩小斌羞得无地自容。鼻子一酸,想哭却又不敢,只得挺起胸膛,大声回应,“是,长官!”

“其他人注意看!”李若水不再废话,抓起一枚木柄手榴弹,大声讲解,“我跟你们说过,扔手榴弹的动作要领第一条,就是要目视前方,可巩小斌刚才数到二的时候,眼睛都没敢睁开。知道的,是明白他害怕。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梦游!能扔得出去,才怪!”

“哦——” 众人恍然大悟,这才明白,刚才问题出在了哪里。正准备检讨一下各自的动作,却又听见李若水大声补充道:“不光他一个,别以为丢出去了,就算完事儿!郭强你以为自己刚才投的很标准?你扔那么偏,是想把营门给炸了吗?这是转体松垮不到位。你方志勇这么大的个子,才扔出二十几米,丢不丢人?你的问题,是扣腕扣早了。还有你陆大为,薛刚,鲍峰……”

一口气点了七八个人的名字,李若水精确地指出他们动作中的问题所在,令所有人惭愧不已的同时,又暗自咂舌。暗道教官不愧是大学生,脑子这般好使,还有那双眼睛,简直跟猫头鹰一样明察秋毫,顿时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不敢再掉以轻心。

“我再给你们示范一次,看好了。”说话间,李若水转过身去,右脚后退一大步,紧跟着猛地一跺脚,同时送胯转体,右臂甩出,手榴弹便腾空而起,落到了六十米开外。

士兵们都屏气凝神,仔细观察,半响方有人狐疑道,“怎么没炸?是哑弹?”

“什么哑弹?我是怕浪费弹药,没拉弦儿。”李若水一本正经的解释,话未说完,自己已憋不住,大笑出声。

学兵们见他乐了,都如释重负,也跟着哈哈大笑,顿觉李教官竟也有如此幽默的一面,感情又拉进了不少。

这次李若水没有阻止他们,等大家笑够了,方又点了十数人的名字,让他们逐一来到自己面前,亲自指点。

通过刚才的练习,他发现像巩小斌那样的“人才”,队伍中还有不少,必须重点照顾,才能避免没走出营门,先丢了小命。当然,一些表现出色者,也被他暗地牢记于心,随时准备推荐给王希声和冯大器两人,或者将来哪天自己当做臂膀。

“怎么样?还没被活活气死吧!” 副营长老翟,是个八面玲珑的老江湖。见李若水这么快就跟弟兄们打成了一片,笑着走上前,低声调侃。

“还好,还好!” 李若水看了一眼分散开活动的士卒们,轻轻点头。

“团长走的时候,还说让我使出全身本事帮衬你。看你这样子,哪用得着我啊?步枪大刀,手榴弹机关炮,红脸儿白脸儿,打一巴掌给颗甜枣,样样门清!” 带着几分由衷地钦佩,老翟继续笑着恭维。

“毕竟是万里挑一的大学生,就是聪明。换了别人来当这个营长,即便不被这帮人给害死,也得活活气吐了血!” 又一名管给养的牛姓文职走过来,大拍李营长的马屁。

“哪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还不是靠着各位鼎力支持?!” 李若水不敢贪功,笑着向对方拱手。然而,内心深处,依旧隐约涌上了几分得意。

被赶鸭子上架,来军训团担任营长,对他来说,是个全新的挑战。从最初的两眼一抹黑,到现在的驾轻就熟,他在明里暗里,不知道付出了多少辛苦。这些付出,同时也化作养料,让他在与人打交道方面迅速成长。而当初在二十九路军训练团中学的那些知识和技能,在传授给弟兄们之时,也忽然变得更为清晰生动,让他自己每一天都受益匪浅。

“这样下去,恐怕用不了俩月,眼前这帮混球就能出师了!”

“可不是么,短短二十几天,就将这一群来历不同的人,硬捏合成了一个整体。要不是亲眼看到,我真的不敢相信谁有这本事!”

见李若水懂得主动给大伙分润,副营长老翟和文职老牛,心中都极为满意。朝士兵们方向看了几眼,继续笑着感慨。

这,可不仅仅是恭维。

作为曾经打定注意要看新上司热闹的人,他们可是知道,二十六路新兵训练团里,都收拢了一群什么货色。

毫无斗志的溃兵、主动投军的爱国学生,被强行拉来的壮丁,镀一圈金装就打算离去的官宦子弟,还有,还有只图死前混一口饱饭乞丐,林林总总。彼此之间在精神、见识、爱国热情以及体能等方面的差距,宛若巨树和茅草。想把他们聚在一起吃顿饭都不容易,更何况将他们打造成一支军队?

这个烫手山芋,别人躲还来不及,而李营长,却背着一个小小的包裹,从天而降!

从熟悉士兵的名字,性格和家世,到跟每个士兵都能兄弟般说上几句话,别人恐怕得花一个月,李营长却只用了五天。而将新兵拉上训练场,到手把手教其中一部分人瞄准开火,再到难度颇大的手榴弹实弹投掷,别人需要三个月,李营长则用了十五天!

总计二十天,不算长,也不算短。

可一场场训练下来,翟营副和其他对任务不报希望的教官们,却惊讶地发现,自己先前的想法大错特错。

他们非但看错了新来的营长,同时也看错了受训的弟兄。

那些弟兄们的表现,跟他们的预想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

作为老江湖,他们最看不上的,自然就是那些想借机捞取些资历的官宦子弟。可经过训练,他们却发现,除了极个别扶不上墙的烂泥,不少官宦子弟都表现出相对较高的素质,枪法好,头脑灵活,也更加遵守纪律。

而他最看好的那些投笔从戎的学生们,虽然满腔热血很容易沸腾,却也极容易冷却。滚烫的热血可以使他们在训练中不怕苦,不怕累。可他们当中绝大部分人的身体素质,甚至连乞丐都比不上。对战术动作的掌握能力,也永远落在了最后。

巩小斌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毕竟,脑子一热,就可以投笔,但却投不好手榴弹。

至于逃兵和溃兵们,在平时的训练时,表现总是最为出色,但从他们漠然的表情上,大伙就知道,如果将他们强行拉回战场,一旦发现形势不利,他们恐怕依旧是逃的最快的那批。对死亡的畏惧,已经深深地刻进他们的骨头里。超过了对敌人的仇恨,更远远超过对荣誉的渴望。

从一开始就没让教官们失望的,恐怕只有那些强征来的壮丁和跑来混饱饭吃的乞丐。他们没有富家子弟们的见识,没有爱国学生们的热情,没有溃兵们的素质,却在训练中,表现出了中国农民那种坚忍不拔的意志,以及对教官最大的服从性。而他们的团体,也最为庞大,如果能通过训练和教导,让他们懂得为何而战,他们极有可能变成这时代最出色的士兵,诚实,守纪且无所畏惧!

就是这样一群来历不同,目的不同,表现也完全不同人,短短二十天里,在李营长的手中,如同一堆烂泥般,被揉碎,捏烂,重塑,然后一点点拉成了精美的“陶坯”。

说是脱胎换骨还有点早,毕竟还没到战场上“过火”。但是老翟和老牛等人却相信,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都将因为训练营中的所接受的教导,受益终生。

官宦子弟终于不整天两眼向上,已经开始学着平心静气地跟乞丐出身的学员说话,并且偶尔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

逃兵和溃兵出身的学员,也不再木然地混日子。眼睛里开始有了骄傲的光泽,开始知道了什么叫做羞耻。

投笔从戎的学生们,不再一厢情愿地想象,如何“三箭定天山”,而是开始认真地学习,武器的使用。认真地弥补自己体力方面的不足。认真的思考,这场战争究竟因何而起,中国军人前仆后继,为何还输得一塌糊涂。

至于壮丁和乞丐,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从此后,将永远不会再接受命运的安排。永远抬着骄傲的头颅,哪怕面对的将是死亡!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