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足饭饱后,一整充实感涌入心头,在场的商人如今像是从新活过来一样。
一切都被郑馨宁看在眼中,随即开口道:“诸位既然已经休息好了,那咱们就继续来将刚才的事情谈完。”
所有人按部就班,开始回归到大堂内,这一次没有了嘈杂声。
有序的开始入座,和最开始的带有火药味的气息相比,现在已经回转很多了。
“陛下,今年开始,我们想要持续的在郑国进口瓷器,想要保证瓷器的供应常年稳定。”一个商贩先行开口道。
这是第一个开口的商贩,他要求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固在稳定,已经起到了一个开口作用。
很快,一个接着一个商人开口,跟着开始要求进口货物。
“过些时日,在卫国有一个展品会,为了庆祝国中几位高官生辰,而且再不久也是卫三皇子生日,所以想要进收大量瓷器,具体的数量记录在这里。”
“还有我们,马上农忙时节了,需要进口农业用具,还有一些相关的铁器,数量也不少,还请公主殿下过目。”
“还有我们,现在国中已经将瓷器的销路在平民中打开,现在正是需要扩展销路的时候,也是一个不小的数量。”
“我这…………”
一个接着一个的开口,很快卫国那边最后一个人说完了自己的进口货物的数量以及要求。
跟之前剑拔弩张的气氛不同,明显没有了紧张的气氛。
这看得袁门世和柳岩林两人是目瞪口呆,就吃一个饭的功夫,关系就变成了这样?
为什么当初他们为了缓和关系请了不知多少人吃饭,都毫无用处。
“你发现没有,现在没有一个商人再去提降价的事,好像都是约定好了一样。”柳岩林感叹道。
袁门世沉默,他们还是小看了这位公主,他们花了一个多月的功夫没有处理好的事情,被她不到一天功夫就快解决了。
“是啊,朝廷方面终于能有个交代了。”袁门世叹息道。
可是越是这样,他们就越看不懂,之前一个个强硬的态度,他们磨破嘴皮子说了多少个不行都无济于事,现在倒是轻松解决。
看着郑馨宁笑得开心的模样,他们两个高官也是无地自容。
时间过了不知道多久,所有的事都交代完毕,乐柠都看在眼里,笑了笑。
“有关于货物的问题,郑国这边会先行给出一批货物样本给诸位,让诸位作为参考,这批样本的价格可以以半价的价格,让度给诸位。”郑馨宁道。
一听到第一批货物的样本以半价的方式给他们,他们心头都为之一热。
今天这一趟没白来,虽然比起总体降价来说,这批样本降价几乎可以说是九牛一毛,但是总比没有的好。
“还有就是有关铁器方面的事,郑国境内如今对铁器的管理更加严格,为此降低了兵器方面的用度,在购铁器方面可以放宽,在兵器方面可能要严加管控,这一点还希望诸位回去解释清楚。”郑馨宁接着开口道。
兵器一项一直是重中之重,两国之间的兵器,以郑国炼制出名,即便是当年强如卫国,军队中很多人装备的都是郑国的兵器。
早起郑国中兴缺钱,一直没有控制过兵器的出口让度如今开始管控也实属正常。
从郑国赋能够送一所诺大的庄园给郑馨宁和郑馨语就是一个开始的信号,郑国已经差不多恢复过来。
众人点点头,虽然他们是从商,可是军事上的东西也有所耳闻,一点他们都知道,也就不强求。
等到一切都交代妥当时,已经是午夜时分,都相互闹了一会家常随后便都是离开。
这一次离开的时候两国的商贩还相互问候,要是在之前他们不当着袁柳二人的面打起来他们就谢天谢地了。
等到所有人都离开,郑馨宁邓子云还有乐柠三个也正在收拾收拾东西。
袁门世和柳岩林将众人送到门口调头回来。
“真是辛苦殿下了。”两人知道这次郑馨宁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心头也是一阵感激。
主动斟茶递水过去,给郑馨宁解渴。
现在是午夜,天气已经开始变得凉快起来。
“辛苦倒是不存在的,这一切你们二人还要多谢乐先生,大部分都是乐先生出的注意,没有他事情不会这么顺利。”郑馨宁笑道。
两人愣住了,乐柠之前除了带他们两个出去用餐可是什么都没做。
可是回想了一下,是感觉有些不对。
“还请乐先生为我等解惑。”两人恭敬道。
这时候他们也回想起来,是有一些不对。
吃饭的时候是乐柠一直在引导他们驻足,从早到晚公主也一直没提及用膳的事,结果好巧不巧,公主提出用膳后,立马带了一堆人进来开始摆宴。
并且在乐柠一直在邓子云身边,时不时也有些动作。
“两位大人不必如此,不过是这小把戏,登不得台面。”乐柠笑道。
两人苦笑,道:“若真是小把戏,我等二人在这里苦守了一月有余,没有丝毫进展,三位以来就将事情解决,就这件事,我等自愧不如。”
效果摆在面前,他们想要否认也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就是心中疑惑,等待着乐柠的解答。
乐柠看了看邓子云,见他点点头。
“两位大人不是商人,而乐柠却是行商多年,对商人之间的一些东西颇多了解,江凌码头上的贸易一直是朝廷的重中之重,不能有丝毫马虎,所以一心想的只是稳固原有的权益,不敢有太大的改变,害怕失去这些商人,他们不再向咱们购进货物。”乐柠评奕道:“可是两位大人似乎是忘了,卫国那边对郑国商品的需求可不是一点半点,一百多年以来,郑国的瓷器铁器一直是卫国乃至各各番邦的最爱,上至卫国皇室以郑国瓷器为享受生活的标准,家中定然是少不了瓷器,中至卫国中军士甲卫都以佩戴郑国产出兵刃为喜,卫国昔日入我郑国之时,有三分之一的兵器出自我国铁匠之手,再有就是农具铁器的销售,卫国的耕地很多没有开发,而他们自身能够锻造的铁器质量不佳,所以只能从我国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