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妥协
他此刻的所作所为,反倒像是在与皇上叫板,发泄这些年来被横刀夺爱的委屈与压抑。
“昨日出了这么大的事,今早的早朝竟然照上不误。”
按照皇上一贯的作风来讲,今日他应当想办法压下流言才是。
“罢了。”
王月桐看了一眼架子上的药材,轻叹一声。
映月转了转眼珠儿,自然想到她在叹息什么。
想了解事情的始末,却又受困于此,只能挖出一点小道流言。
除此之外,唯一可以了解清楚的办法,就只有询问敬王。
可眼下两人的关系又……
“映月,把我的药箱拿过来。”
“王妃,您可真是太明智了……我这就去拿!”
这是自昨日以来,她最想听到的吩咐了。
映月拿了药箱回来,便看到王月桐将那些药材转移了阵地,一一摆在了桌上。
“王妃,东西全在这里了。”
“好,你先下去吧,制这药,想必用不了多时。”
王月桐用近乎妥协的语气叹道。
过了不久,王月桐推门探头,映月听着动静回头一看,正巧对上王月桐的一双笑眼。
“这么快就好了?”
映月惊叹道。
“这两种蛊毒大抵相似,不过是换汤不换药,手到拈来的事。”
相比昨日,王月桐的心情看起来好了许多,也变得精神了一些。
“从此之后,王妃就再也不必受那蛊毒的纠缠了,真是再好不过了!”
映月围着她转了一圈,拍手道。
“思琪呢,去别苑了吗?”
这才一会儿没见,思琪就又溜到别苑去了,倒也挺积极。
“应当是吧,怎么不声不响就走了……”
这时,外面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王妃,王妃?”
“何事?”
王月桐一下便听出,这是十三的声音。
“您的房间可有什么奇怪之处?”
“没有。外面出了什么事?”
闻言,外面的人声音一顿,听到房间里没有任何异样,语气霎时就冷静了许多。
“那就好。王妃好生待在房间里,千万不可出来。”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见外面的人有退意,映月便跑到门边急声问道。
听到映月的声音,十三脚下一顿。
“王爷吩咐过,今日也许会有刺客闯入,还请王妃不要外出。”
“好,知道了。”
映月应声,而后转身看着王月桐。
“王爷是什么时候去上朝的?”
半晌,王月桐突然出言问道。
“加上在路上的时间,约莫有半个时辰了。”
“如若王爷临走之前就交代好了,那十三为何现在才来提醒?”
此言一出,两人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了些想法。
“看来,方才王府里有不速之客前来造访了。”
王月桐打开窗子,探身一望,口中轻喃道。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皆是默然,过了这许久,竟无一人有事启奏。
今日太子称病未来上朝,朝堂上的气氛也十分凝重。
“诸位爱卿有何事启奏?”
随着皇上第三次发问,却是终于有人坐不住了。
“皇上,近日里来流言四起,百姓群情激奋,似有拨乱朝纲之意,还望皇上设法肃清不实流言,莫要让民间左右了朝堂!”
站出来说话的人是皇上一党的户部侍郎郑大人。
“郑大人,此言差矣啊!”
钦天监方大人突然插话道。
“民间的传言虽有不实,但也并非全是空穴来风。前些日子,安王与相府二夫人一事,不正是先有民间传言在前,才有了后来的事吗?”
明显,两人分为不同的阵营。
“哦?方大人此言,可是在对皇上含沙射影?”
“我有没有含沙射影,倒不是郑大人说了算的。郑大人所指的是何流言,可否详述一番?”
方大人微微偏过身子,斜眼瞥着他。
“这……”
郑大人垂头望了望高高在上的皇上,却是不敢一五一十的将那些传闻当堂说出来。
“郑大人,有什么话,你但说无妨。前几日太子都敢在朝堂之上公然斥驳朕,眼下,还有什么是比这更大逆不道的?!”
一提起太子,皇上情绪便不免有些激动起来,胸前的起伏也越来越急促。
“微臣惶恐……”
郑大人分辨不出圣心何意,是以,到底是不敢在御前多言。
“朕从未做过那些腌臜之事,又何惧小人的污蔑?郑大人不必畏惧旁人,只管说便是。”
方才说起了太子,皇上便止不住的夹带上了怒气。眼下倒是平静了许多,对着郑大人也是态度极好。
只是说到‘小人’二字的时候,却好似往左旁敬王这边瞥了一眼,叫人不免产生联想。
“臣多谢皇上免罪之恩。”
有了皇上亲口下的这道免死金牌,郑大人却是比方才胆大了许多。
“据臣所知,民间一直流传敬王府刺客一事,是皇上私下所授意。可臣以为,这敬王府也不是什么人都可出入的地方,怎的一个小小的刺客也能随意入内呢?”
“假如这刺客真的有那等过人的本领,那试问,刺客费力的闯进了王府之后,却又为何不曾伤及人命?”
这番话,郑大人是提前做过功课的。
他早就打听到,敬王府没有丢失任何的东西,也没有任何伤亡,也就是说,除了他们口中那不知有无的信物,是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刺客真的存在过。
“看来,郑大人对此事知之甚深啊,你又怎知道,那刺客没有伤及人命?”
方大人先前就与敬王通过气,对于此事的过程已是全然知晓。当然,除了幕后主使的身份之外。
“如若刺客伤及王府中人,敬王又为何无半分言语?这可不像是敬王的作风啊!”
郑大人这明显是在影射敬王是个睚眦必报之人。
“郑大人与其有功夫评判他人的作风,倒是不如多用用脑子去查清楚事实。敬王,此事究竟如何,还请您为郑大人解惑吧!”
敬王府里的事,还是要敬王亲自阐明才最合适。
“方大人,你这……”
方大人方才讽刺他说话不用脑子,胡乱评判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