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朝廷(1/1)

逃难的路似乎没有一个尽头, 不管他们走到哪里, 不是看见遍地的黄土,瘦的骨瘦如柴的难民,就是遇到霸道的官兵。

前者还好一些, 他们只要小心一些, 不露出自家的粮食来,一般来说那些饿得走路的力气都没有的难民, 是不会来针对他们的。

就算是万一有人发现他们有粮食,经过这段时间的历练,秦春沛等人也不再是乡下只会闷头干活的老农民了, 动起手来也凶狠的很。

青山村人们十分清楚, 要是没有了粮食,大人怎么样且不说, 孩子怕是会活不下去, 这些粮食就是他们的性命,谁要他们的命,就得先把自己的命留下来。

若是霸道的官兵, 青山村人却显得弱势起来,一来他们没有正经的武器,二来也却是没有那么大的胆子。

秦春沛自己对朝廷毫无敬畏之心, 但他的父亲, 二叔, 身边的每一个人在面对朝廷官员的时候, 还是会心生惧怕。

一路走来, 他们不是没有遇到过大城市,但这些城市无一例外都拒绝收容难民,就如同当初的青石县一般,好一些的,城门口还有施粥的队伍,差一些的,甚至还有官兵驱赶难民。

难民潮本来就是从北方开始发展的,这些大城市早就让第一批的难民走过一遍,这时候城里头的人再没有多余的同情心,因为他们已经经历过难民带来的混乱和糟糕。

百姓们的冷艳,朝廷官员的冷酷无情,显然让难民们的日子更加难过起来,他们无法在一个地方停留下来,只因为一旦停留了脚步,便有可能再也无法继续。

青山村人的日子也越发困难起来,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的粮食快要吃完了,就算是藏了再多的粮食,也挡不住已经吃了小半年。

粮食的减少让青山村人都焦虑起来,尤其是女人们,因为有人保护,她们的承受能力反倒是没有挡在前面的男人们好。

眼看着每日做饭的粮食放的越来越少,就是老郑氏都忍不住唉声叹气,有一日偷偷的拉着秦春沛问道:“阿沛,你说咱们能在粮食吃完之前,找到地方扎根吗?”

秦春沛也无法给出一个答案来,幸亏老郑氏很快回过神来,反倒是笑着拍了拍他的肩头说道:“罢了,就算是粮食吃完了,咱们也能吃野菜,总能找到吃的。”

但秦春沛却不放心,当天就去找了秦老村长,说道:“五爷爷,您说咱们是不是想个办法,进到哪个城里头去?”

秦老村长却微微叹了口气,无奈说道:“现在进城哪儿那么容易,没有路引,别说进城门了,就是靠近一些也得遭罪。”

这也是摆在面前的现实,秦春沛左右环顾,在距离他们最近的难民们都没有看过来,才低声说道:“五爷爷,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等咱们的粮食吃完了,到时候想要进去怕是更难。”

“明面上,城门自然不好进,但只要咱们想总能找到法子的。”秦春沛比了比手指头,做出一个数钱的姿势来,只要有钱,不愁找不到路子。

秦老村长也有些心动起来,长时间的赶路让老人看起来老了很多,远不如在村里头的时候精神,但一双眼睛依旧睿智无比:“你说的也对,只是去哪座城市,咱们还得好好想想。”

见秦老村长不反对,两人便喊了村人过来商量,一听要安定下来,其余人倒是都打起精神来,他们虽然是逃难出来,但是跟那些流离失所的难民还是不一样的。

“要不咱们去淮安?从这里过去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就够了,那边靠近金陵,皇帝老子总不会连脚跟子底下的地方都不管吧。”孙明提议道。

“正因为那边靠近京城,只怕想要过去都不容易,更别提扎根下来了!”秦老村长先不同意了,天子脚下,太平年间都不易居,更别提现在了。

“那庐阳呢,距离咱们现在的地方最近,听说那边对难民的态度也好,还在施粥。”秦小山忽然说了一句,显然也是打听过的。

秦老村长已经没有烟丝可抽了,只是拿着烟嘴过了过瘾头,才说道:“庐阳一直都是富贵的地方,听说那边纸醉金迷的,几个皇商斗的厉害,最主要的是,这几位大商人都有京城那边的靠山,在这边为非作歹,知府大人也管不了也管不得。”

若他们是有什么大背景的人,去庐阳自然是好的,那地方就是富贵窝,比京城也差不多哪里去了,可偏偏他们是穷人,还是离家的穷人。

一听这话,秦小山便有些丧气了,低着头不说话了。

秦大山看了一眼弟弟,就问道:“五叔,您老见多识广,主意肯定比我们正,不如你说说看咱们去哪儿比较好?”

秦老村长又看了眼欲言又止的儿子,问道:“阿峰,你有话就直说吧,做什么鬼样子?”

秦峰拍了一下自己脑袋,笑着说道:“我是想问,要不咱们去明城,那地方距离咱们这儿也不算太远,还是出了名的产粮大县,最主要是,咱家不是还有一门远亲在明城吗?”

一说这话,周围人的眼神都有些热切起来,“要是能投奔亲戚的话,肯定比咱们无头苍蝇似的乱转好,那地方还有粮食的话,咱们也不至于饿死。”

秦老村长又吸了一下烟嘴,才犹豫的说道:“明城听着不错,但那地方一直以来都排外的很,至于咱那远方亲戚,都多少年没联系了,贸贸然找上门去,人家怕也不认。”

秦峰被泼了冷水,就反问了:“爹,那您说咱们去哪儿?”

秦老村长却只是说道:“我就是拿不准主意,这才想问问你们。”

秦峰差点没直接翻白眼,这要不是亲爹的话,他非得怼回去不可。随即,秦峰心思一动,转身问秦春沛:“阿沛,你觉得明城怎么样?”

一般情况下,秦春沛跟秦老村长的意见都是高度一致的,不过这会儿他犹豫了一下,倒是笑着说道:“峰叔,我倒是觉得明城也还不错。”

“咱们这样的情况,要找一个十全十美的地方完全不可能,只要这地方够稳定,能落脚,其实已经不错了,等缓过劲来再说其他也可以。”

见秦老村长还有几分不赞同的神色,秦春沛继续说道:“明城是种植产量的地方,平日里,朝廷对此地不算特别看重,但如今到处都在闹灾,明城肯定会成为重中之重。”

秦老村长立刻反问:“就是如此,咱们过去进不了城,那不是一样吗?”

“五爷爷先别急,听我说完。”秦春沛继续说道,“正因为他产粮,今年也没听说遭灾,当地粮食肯定是不紧缺的,这样的情况下,即使知府不需难民进城,也会有一些安置。”

“这地方附近还有军营,虽然屯兵不足一万,往日只用来护送粮队进京,但好歹也算是一股力量,有他们在,想要乱起来也不容易。”

“明城这地方易守难攻,到时候若是知府老爷咬紧牙关,就算是贼匪也不一定能得逞。”秦春沛更看重的就是这一点,如今越来越乱,谁知道后头会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这么好的地方,咱们能进的去吗?”秦大山有些惶惶然的说道,逃荒的日子让这个男人越来越沉默,也带上了一些属于难民的自卑。

秦老爷子也是担心这个,低声说道:“就是那边产粮食,乱起来才会成为别人眼中的肥羊,若我是朝廷的人,怕也不许不知道根脚的难民入城。”

秦春沛却摇头说道:“种粮食的地方才需要更多的人,再说咱们也不一定需要进明城。”

迎着一群人疑惑的眼神,秦春沛直接动手在地上划拉起来,明城那地方确实是好,但周围却还有许多小城市,这些城市粮食产出其实也还不错,相比起明城来,他们却没有多少名气,古代交通联络不方便,这些地方都是默默无名。

“五爷爷您看,明城的后头还有一个谷城,谷城这地方偏僻,去的人很少,因为有明城在前面挡着,难民也少有会过去的。”

“但其实谷城这地方也还算风调雨顺,最重要的是,正因为人少,靠近边关地区,里头驻扎的兵营较多,但又不是贴着匈奴的地方,相对而言比较安全。”

“跟明城一样,谷城也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只是这里种粮食要难一些,有明城这个富饶的地方在,愿意过去的人很少。”

最后,秦春沛放了一个大招:“老师那边曾有一些老旧的邸抄,上头曾有过一则消息,言到此处人员流失的厉害,许多人都去了明城那头,若是有人愿意过去开荒,落户较为容易。”

这话一说,果然其余人都有些意动起来,秦春沛这才最后说了一句:“当然,若是能进明城的话,自然是最好的,若是进不了,谷城也能兜个底,谷城虽说有许多好处,但有一样坏处却不大好,此地与匈奴人的地方就隔着一个州府,若是边疆不稳怕是难熬。”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