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德国没按剧本走戏(1/1)

“真是大手笔啊!”同一时间,美国白宫之内,罗斯福总统坐在自己的轮椅上,看着一份来自瑞士的回报。

瑞士作为已经在形式上被德国包围的中立国,相对来说从这里获取情报,还是比较容易的。

另一方面,美国实际上也是中立国,所以他们的商人理论上来讲,在德国也是受到法律保护与承认的。

罗斯福看的这份电报,实际上就是从德国那边被送过来的。里面的内容就是这一次德意志经济改革相关的内容。

在国家层面上,开放女权,甚至要发动妇女为国家奋斗,坦白一些说,罗斯福是没想过的。

虽然在二战过程中,美国的女权也苏醒过来,可是那毕竟是一个过程,对于罗斯福来说,只能引导疏通,却不能发起。

和1940年的时候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一样,美国现在也是一个男权社会,同样的也是一个被资本主义控制的社会。

说美国被大型财团控制了也好,说美国被犹太人阴谋霸占了也好,从根本上来讲,美国是一个资本控制的国家这个说法是正确无误的。

所以,财团也好,商人资本家也罢,他们不会在利益不明的情况下,就这么放松对工人阶级压迫的。

压迫工人,让工人用更多的时间从事生产,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办法,所以当时的资本家们,是不会轻易为工人降低劳动强度的。

甚至可以说,不要看今天国外最先施行的双休制度,紧接着又在最近开始实验起更多的三休制度来。

可在生产力并不充足的1940年,剥削依旧是主旋律,那个时候的资本主义,远没有今天看起来这么友善美好。

此时此刻的罗斯福,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问题是:我们美国能学这一套办法吗?

作为带着美国扩大内需,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下走出来的一位很有经济头脑的总统,罗斯福第一想到的,就是德国正在施行的这一套,能不能在美国施行起来。

不过很快,他就绝望的发现,这一套东西似乎在美国并没有什么市场。

因为一方面是,在还沐浴和平阳光的美国内部推行大礼拜,增加休息日,会引起广大的资本家的不满。

另一个方面,德国正在战争状态之中,希特勒宣布暂缓多给的两天休息日,是符合情理的,可美国要拿什么来拖延这给出去的休息日呢?

最后一点,是德国施行的是“国家社会主义”,这东西至少体现了国家在动员能力上的优越性。

它有着真正共产主义在群体动员能力上的强大,将煽动和其他东西加入进来,已经发展成了更可怕的一套自我运转体制。

美国在这方面是比不过的,尤其是在先动摇一部分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国家动员能力就更加低下。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无法保证这种集中培训出来的工人学徒,最后学成了会不会留在原来的单位。

他们可不像德国人那样,必须服从组织的安排,他们会跳槽,会转变。

因为没有相应的国家约束力,也不推崇约束工人去向的政策,这会让美国陷入到国内的纷争之中去。

不能学的话,美国上上下下就要想好,如何要面对这样正在开始紧急动员的德国了。

“这至少能给德国提供20万几个月之后就能投入使用的女工人,还有更多的男工人。”罗斯福头疼的说道。

1939年之前,虽然衰败,可欧洲依旧是世界的中心,欧洲的工业还是要比美国更加完善和强大一些的。【零↑九△小↓說△網】

随着战争的进行,英国把自己的科学底子还有海外殖民地,都变成了筹码,交换成了物资消耗在了战争之中。

拿到了技术,并且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的美国,这个时候才开始在欧洲的废墟上登台亮相,成为世界第一强大的国家。

前文就已经交代过,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第一的强国,主要过程就是助长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策划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既然威尔逊总统在位的时候,就在开始着手布局,策划新一轮针对英国和德国的世界大战,谋求“欧洲自己把战争打透”这个目的,那美国自然是有所准备的。

它准备的东西,第一是资源,第二就是已经写好了的,英国和德国必须照着演下去的剧本。

不过,美国自然也有害怕的事情,他害怕的事情是,在美国自己准备好之前,欧洲人自己就把战争打完了!

美国害怕的是:欧洲战争之中,一个新的霸主在灰烬中诞生,整合起欧洲的全部力量,抗衡崛起的美国。

关键在于整合!这个才是美国真正害怕的东西!

如果欧洲不成为一片废墟,美国战后强大的产能如何倾销?如果欧洲不成为一片废墟,美国人如何堂而皇之的插手欧亚大陆的事务?

说直白一些,美国确实在地理上有天选之国的优势,可这也是美国自己本身的劣势啊!

美国原本的算计,实际上是笃定了德国在战争没有结束之前,是无法真正开足了马力,整合欧洲工业体系的。

现实之中,德国人也确实没有办法在战败的法国领土上,在死不投降的英国展开欧洲工业整合。

可是,奈何德国在整合欧洲无望的前提条件下,走上了自我挖掘这条让美国想不到的道路呢?

虽然德国只有8000万人口,可如果依托法国还有一片占领区,德国人尽力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美国依旧要头疼万分。

德国的工业在这个时候并不比美国落后太多,甚至在底蕴积累上,一些方面还有优势。

两个国家在工业方面,可不是如今世界霸主美国与弱小德国之间的差距,那个时候德国即便赶不上美国,达到美国的三分之二还是绰绰有余的。

为什么在真实的二战之中,两国之间表现出来的差距那么大呢?一方面是因为原材料制约,一方面是因为德国自己作茧自缚的结果。

要知道,德国一方面杀戮犹太人和其他种族,给自己的工业生产发展埋下了隐患,一方面也没有能够整合欧洲整体工业能力。

最后,也是最致命的是,德国动员较晚,自我潜力挖掘又没有运作,等于是自废了武功在和美国战斗,所以差距明显到了让人嘲笑的地步。

另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德国的对手苏联——在战争中苏联动员工作做的最彻底,爆发出来的力量也最惊人。

打个比方,可以这么说,苏德战争期间,德国一百的力量,一直因为各种原因在用四十的力在和苏联打。

而苏联呢,原本只有九十的力量,却在战争的过程中,动员出了自身七十左右的力量,最终压倒了德国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苏联动员了大量的女兵上前线,苏联全开了自己的产能,甚至动员了本国几乎全部的家底。

而德国呢?好不容易把自己的国家动员起来,拿出家底准备放手一搏的时候,要面对的不是一个苏联,而是整个世界了……

和历史上不同,在走不通整合欧洲工业完成欧洲统一的时候,德国人换了一个方式,开始变相的动员起来。

这个低烈度动员行为,让美国一下子感觉到了危机!因为在美国写给德国的剧本之中,这个时候德国应该正陷在整合欧洲的泥潭之中不能自拔呢!

原本这就是一道解不开的难题,击败法国横扫欧洲,这都是容易的部分——美国人赌的,是德国人无法让欧洲为其所用!

可是现在,德国人跳出了整合法国波兰荷兰比利时三国的思维圈子,转而自己回家关上门来动员妇女生产,准备把德国打造成欧洲工厂了!

思维模式变了,原本的剧本也就出现了漏洞,美国暗地里支援英国,实际上是求英国和德国对耗的计谋,似乎在节奏上出了问题。

当然,罗斯福现在想的东西,不是这些,而是在想,现在德国人自己开始挖掘自身的潜力了,怎么办?

摆在美国人面前的选项,实际上并不多。一个就是自己跳进战场上去,亲自帮英国干掉德国,恢复一战之后的国际秩序。

不过如此安排美国就要在这场战争中遭受更大的损失,战后的国际秩序依旧是群雄并立的,甚至还不如之前的情况。

这是美国不愿意接受的,也是美国想要极力避免的。美国要做的是当世界霸主,而不是帮着世界霸主英国再苟延残喘二十年。

更让美国人不甘心的是,如果这一次自己提前下场参战,那精心埋在欧洲的棋子德国,这一次可就不知道能不能保得住了!

上一次美国威尔逊总统帮德国人逃脱了一战的惩罚,这一次英国人必然不会再上当了,到时候棋子没了,美国白忙一场,还丢了伏笔和棋子,可谓是得不偿失。

所以,在罗斯福看来,这个选项其实并不好。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