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奔跑(1/1)

月亮在天空摇摇欲坠,夜虫在花丛吱吱乱叫。

时近深夜,多数人家早已灭灯安寝,小镇街道上只有路灯在敬业工作,显得有些空旷冷清。

车库门缓缓落下的声音在静夜里传出去老远,不知是否会吵扰到邻居。

关好院门,克莱文刚刚回转身体被一双臂膀抱了个结实,正是闻讯出门的母亲多丽丝。

正在脑中构思该怎么安慰对方,肚子就用一声悠长的肠鸣音帮他解决了这个问题。

等他解决完早就准备好的晚餐,贝尔夫人也终于接受了平安无事,机场事件只是神经过敏导致的报假警。然后她就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把餐具丢进洗碗机后就跟着老希曼回了自己房间。

克莱文同样去了他的房间,不过躺在床上的他却怎么也睡不着,郁闷地翻来覆去直打滚。之前在飞机上睡了几个小时,回来又经历一场虚惊,精神有些许亢奋活跃纯属正常,倒也不难理解。

想了想,修车男孩翻身下床坐到书桌前面,既然睡不着索性起来玩,年轻就是这么任性。

这张桌子陪他渡过整个中学生涯,现在却成了他的电脑桌,上面放着led显示器以及pt游戏机。

后者完全是游戏机里的异类,硬件可升级、外观多变化、支持双系统、自带软件库、兼容pc外设,怎么看都更像是一台电脑。除了处理器不是x86,装不了windows这一条以外,其他都是妥妥的pc特色。

而且windows也不是全然没有办法,据说微软就正在研究让arm处理器运行原版windows的方法,要是能够成功,这最后一块短版就能得到弥补。

当然,在克莱文看来这并不是短版,pt波x比pc强的地方就在于,这个平台拥有大量免费且可用的软件,就算是收费软件,价格也比win/mac版本便宜不少。

他这台机器是去年的型号,经过升级改造性能不输今年新款,只在能耗上有所超出。不过问题并不大,毕竟pt系列向来以高能效比著称于世,在四大主机里面只比wiiu差一些,却比ps4和x波少四层,就算功耗翻倍也比普通pc节能。

唤醒机器,克莱文先上登录fb看了眼自己主页。之前在路上时,他用手机发了一篇机场事件亲历文,这会儿已经收到了24个赞和19个喜欢,评论也有十多条。就是内容大都带着嫉妒羡慕味道,都在抱怨为什么当时在现场的不是他们,根本没人愿意给他一个安慰的拥抱。

不过吐槽归吐槽,看过这些评论后他的心情明显好了许多,平和与平静重新回到他的心田。要是现在回到床上,再打开手机播放器的助眠模式,很快就能成功入睡做个好梦。

然而他并没有这么做,反而打开了《日o2016》。

随着奥运赛程逐项展开,这款游戏的知名度也在一路走高,pt版售出152万份,全平台销量合计超过两百万份,轻松实现双白金销量。

能够卖这么多,既有价格低廉门槛低的原因,也和游戏强大的机能抛不开关系。除开专业人士盛赞的比赛模拟,本作的画面表现、人工智能、游戏直播,以及系统优化也都诚意满满大受好评。尤其是直播功能,在马竞现身说法亲身示范的带动下,更是顺利攻占直播平台,到处都能看到眼熟的画面。

算上他这样在游戏里直接收看直播的玩家,“rgm里约金牌榜”无疑是最热游戏的有力竞争者。虽说奥运过后人气必定下跌,但此时此刻的人气热度却也不是假的。

扫了眼直播首页,克莱文不由笑了起来。一眼望去满屏都是赛道图案,显然和今天进行的田径决赛脱不开关系。

看到那些挂着“挑战博尔特”话题标签的房间,他更是忍不住拽了一句新学的评语:“vs波lt,nozuonodie,why诱try?”

牙买加人是统治赛道的短跑名将,挑战他自然要比百米短跑。

现实中单挑有些困难,但在1比1还原的巴西奥运体育场里跑一场却要容易许多。虽然碍于肖像权限制,游戏中并没有波lt这号人,却有一个名叫barrett的黑人兄弟和他跑得一样快,懂的人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

不过想要在游戏里打败博尔特同样非是易事,和其他奥运游戏不同,rgm采用了激进的全体感操控模式,所有项目都要通过模拟真实动作来完成,难度自然成倍提高。

以径赛项目为例,不论是抓着体感手柄来回摆臂,还是踩在传感垫上原地跺脚,亦或搬出健身跑步机,总之一定要动起来才可以。要是单纯的按压手柄,高手玩家还有可能取得高分超越博尔特,但是比较摆臂迈腿,这颗星球上还有人能胜过他?

然而等他奈不住好奇点进去,却发现自己上当了,这帮人不是来比赛的,而是来炫富的。

rgm的定价并不算高,本体售价19.9美元,如果跨区购买简中版还可以再便宜一半,进入门槛相当低。但要是把需要单独购买的各种小众项目、古典项目以及专用体感外设算上,总开支很可能超过2000美元。而要是像这帮人一样,使用专业跑步机之类的器材来模拟比赛,开销更是会突破天际。

不过,这些人还不是最壕的,因为克莱文发现了马竞的直播间。

克莱文在新泽西熬夜上网时,地球对面的鹭岛却还没到中午下班时间。

再次检查一遍手机位置,马竞伸手取过头显戴在头上,站在跑步机上摆出站立式起跑的姿势。

地球另一边,克莱文面前的直播画面被分成两部分,左边三分之一是手机拍摄的健身房画面,马竞站在跑步机上蓄势待发,右边则是游戏画面,长得像马竞的黄种运动员和长得像博尔特的黑人运动员间隔一个赛道,分别站上了助跑器。

很快,画面就动了起来,手机画面上的马竞开始奔跑,越跑越快。右边的两个3d人物也同步开始奔跑,互相追逐,咬得很紧。“马竞”一开始就领先对手,后面虽然被越追越近,却把领先优势保持到了终点,以0.01秒的微弱优势取得最终胜利。

减速停下,马竞看向手机说道:“怎么样?普通玩家还是可以跑进10秒、打败巴雷特的。”

克莱文看得一头雾水,你不需要上班么,怎么也跑来挑战博尔特?

至于把博尔特叫巴雷特他倒是能理解,媒体在提及某些人又害怕被告侵权时都会用化名代指,马老板显然是在学习他们。

拉出键盘正要打字询问,他就看到问题已经漂浮在屏幕上,显然有人和他一样对此感到困惑。

无论中外,好心人总是很多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发弹幕解释,终于让他理清了头绪、知道了原委。

马老板的确是在上班,却在短跑决赛开始前忽然上线,在办公室里看比赛发评论,公然划水不要太明显。然后他就被人发现了,有人圈他提问,“游戏设计是不是有问题,玩家根本跑不进10秒?”

马竞的应对也很简单,拿起手机一言不合就直播,直接带领大家去了楼下健身房,然后跑了个百米9.98秒的成绩出来,把某些人的小脸打得啪啪响。

更让人无语的是,跑完后他还表示不太满意,满脸嫌弃地说道:“这台跑步机的性能还是差了些,不然我的速度还可以更快呢。”

如此装哔言论,自然惹得众人齐声讨,屏幕上很快就出现各种语言的“你是你,我是我,我没有跑步机,到现在还没跑进14秒”之类的弹幕。

“呵呵,不用跑步机其实可以跑得更快,”马竞语带轻松道:“特别是手柄模式,只要加大摆臂速度就能提高跑速,进10秒反而更容易。”

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只见他走出镜头,再回来时手里就多了一对双鱼体感手柄vr版。

以为要加装空间单位灯的关系,vr版的体型比标准版大一圈,启动后彩灯闪烁流光溢彩倒也颇为好看。

双手抓着手柄做了几个摆臂动作,马竞说道:“其实这里面有个提速技巧,那就是疯狂抢跑。游戏毕竟和现实存在差距,很多地方都只能按照理想状况来设计,为了避免设备通讯造成的延迟损失,所有玩家角色都被设定“压哨”满点,你们完全可以在比赛开始前就跑起来,从而直接在起步阶段就取得领先,只要后面别掉链子妥妥就是第一。”

压哨是提前预估发令节奏,感觉枪声该响时直接起跑,从而“减少”神经反应时间以提高成绩。而要是表现得太明显,被人看出故意压哨或在发令枪响之前就已然蹿出,则被视为抢跑犯规,所有人归位重跑。以前老鸟常用这条规则欺负菜鸟新人,让他们一而鼓再而衰,甚至还会多人配合轮番抢跑让对手三而竭。

抢跑对无辜运动员心理影响较大,也会破坏比赛流畅性,甚至得罪观众,所以国际田联便效法泳联,抢跑一经发现直接红牌罚下,这才遏制住了股歪风邪气,净化了比赛环境。

接着马竞就表演了一把嚣张的压哨技术,比赛裁判喊出“get色t(各就位)!”时他的双臂就开始疯狂摆动,等到发令枪响他的人物果然一马当先跑在了最前头,最终居然跑了个9.7秒出来。

“‘抢跑战术’同样适合跑步机,大家有兴趣可以试试,我就不演示了。”

说道这里,马竞忽然说了句“抱歉,请稍等一下”,然后抬腿走到一边。

由于他顺手关闭了头显麦克风,观众只能远远看见他嘴唇开合,却是看不清口型、听不见声音。然后各路唇语专家、对口型专家纷纷登场,急群众所急地帮忙配上了各式字幕,至于准不准就只有马竞知道了。

还好,奇怪场面没有维持太久,马竞很快就重回镜头前,开麦说道:“抱歉,刚才有点事情耽搁了下。现在没事了,我决定给大家送点儿福利作为补偿。”

说话间,他拿起手机抬脚就往外走,穿楼道过电梯,一路走到办公楼下坐上一辆摆渡车,这才开口解释道:“我们现在要去的地方是蜜蜂研究院,那里有项试验我猜大家可能感兴趣。”

研究院是蜜蜂的技术引擎,似乎没有他们搞不定的技术,但这个部门向来低调不直接出面,给人留下神秘且强大的印象。这还是第一次出现在镜头里面,还是由董事长带头“刺探”,由不得大家不兴奋。

穿过重重安全设施,观众们最终被马竞带进了脑机实验室。

隔着玻璃,可以看到对面有个短发小孩背对镜头,周围是一堆看起来就不明觉厉的仪器设备。

手指旁边的轮椅,马竞介绍道:“这位小朋友因为车祸导致双腿失去知觉,正常情况下,他今后都必须要和轮椅为伴。”

“不过希望还是有的,比如医用外骨骼以及脑机接口技术。今天带大家来看的,就是我们正在研究的非侵入式大脑运动区接口。”

顾名思义,脑机接口(b迷)就是连接大脑和机器的信息通道。侵入式在体内植入传感器,终极目标是脑后插管、芯片接到神经上。非侵入式在体表收集脑电、肌电、脑磁等信号并给予反馈,终极目标是头上戴盔,用脑波重建五感与运动。

接口本应双向,能读取大脑指令也能给予合适反馈,假肢效果不佳就是因为缺乏触觉反馈。马竞却因为e7u的关系,很早就开发出了搭载自体脑波反馈技术的女神面具,并在一部分人身上取得明显效果。

虽然该业务最后被精简掉了,相关研究却没有停下,终于在触觉模拟上取得一些成果,于是有了今天的试验。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