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9章 逃离进程(1/1)

不过好在这些都搞定了,钱也顺利转入账户,离开的时间和交通工具也都联系好了。

站在阳台上向外看去,城内灯火通明,这里本是他的地方,现在却不得不选择离开,周末便是自己计划好的出逃之日,别了,重安。

正如焦裕柱所说的那样,在周四晚上,几人应市长朱耀庭的邀请一起吃了饭。

对于这样的动作,陆渐红并非一点都不知道,只不过他却是不动声色,他们爱折腾就折腾吧,现在他主要的对象还是焦裕柱,只要他完蛋了,那个依赖利益形成的团体想要瓦解起来并不是什么难事,不过对于朱耀庭这么急着就开始搞这些伎俩想要稳固他的位置,在陆渐红看来是极不明知的。

周五的上午,陆渐红的办公室迎来了一位从未进来过的客人,那就是市政府秘书长、庆安区区委书记何必。

陆渐红对于何必这个人的兴趣很高,只是可惜的是,这家伙是焦裕柱身边的人。市委市政府所在的地区就是庆安区,所以庆安区区委书记必须是市委常委来兼任,陆渐红看过何必的履历,原本是泉山区的区委书记,后来入了常,问起重双城时,重双城说,当时何必的入常提名,在常委上有着很大的争议。当时纪委和组织部都收到不少对他的举报,只不过由于何必是焦裕柱的人,都被压了下来。

入了常之后,何必便没有再继续留在泉山区任区委书记,虽然上面把相关的举报都压了下来,但是在泉山,由于口碑上的原因,再继续留下去,并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只是当时市委市政府并没有合适的位置,为了让何必能够进一步站稳脚跟,只好把原市政府秘书长阮志强作了调整,去泉山区任区委书记,由何必顶上,而焦裕柱也主动找到张国威,说因为身体的原因打算辞去兼任的庆安区区委书记一职,后来就变成了何必担任市委常委、市政府秘书长、庆安区区委书记了。

对于这样一个令焦裕柱非常器重的人,为什么在事隔两月之后才到自己的办公室来汇报工作呢?

重安共辖十九区十八县,外加五个自治县,与重安齐名,当然,无论是其经济重量还是区域位置上都比不了重安。

陆渐红在这两个月里,熟悉了不少人头,也有各区县的一二把手过来汇报工作,整体而言,情况并不乐观,并不仅仅表现在经济发展的滞后上,而且隐约还有势力争斗的因素在内。不过,何必过来还是头一回。

此时的何必正坐在陆渐红办公桌前的沙发上,保持着身体的挺直,淡淡道:“陆书记,在您刚才所说的基础上,我想再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何必跟陆渐红谈的是关于庆安区企业改制的事情。

前文说过,重安国有企业多如牛毛,陆渐红曾让焦裕柱对此进行调研,不过到目前为止,焦裕柱还没有拿出调研报告,说还在进一步的调研之中。陆渐红知道这只是个托辞,也从来没有指望过焦裕柱能拿出什么样的调研报告出来,只不过一年已接近尾声,各项总结以及下一年的工作计划等等,陆渐红没有工夫去亲自调研,只有等到来年,况且在这个时候,陆渐红也不想多节外生枝。

重安的四大知名国企,前文也曾说过,分别是重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方仪器仪表集团、重丰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两仪集团有限公司,不过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企业分布在重安的四大角,庆安区内并无一家。作为整个重安的排头兵,庆安区的各项指标都要起到领头的作用,但是事实恰恰相反,虽然庆安区内也有不少企业,其中不乏发展良好的国有企业,但是远远及不上这四个巨无霸,所以它的位置便显得尴尬了起来。

何必作为区委书记,自然也想摆脱这个局面,但是事与愿违,在今年的排名上,不仅没有在原有的全市第六的基础上再次进位,反而有降低的趋势,眼看着年底的各项考核已接近尾声,何必觉得这个结果如果公布出来,他的脸上将是非常地难看,毕竟在他这任职的时候,各方面的质疑声很高。

所以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何必必须想法子挽回颜面,否则,他这个区委书记极有可能被调整掉,没有了实职的市委常委,那简直就是一个虚无,所以思来想去,他想到一招偷梁换柱。

在实施这一招之前,何必也曾考虑跟一些考核部门的头头脑脑门打个招呼,手下留点情,在排名上他不要求有所进步,当然,能提升一位也是好的,最起码也得保住第六的位置,可是转念一想,平日里由于自己过于跋扈,而且那些部门的头头脑脑们大多都是受市政府管辖,而他又是常委级别的市政府秘书长,正可谓凡事都可以横插一足,再加上他这个庆安区委书记都是一方之霸的市委副书记焦裕柱让给他的,所以这些头脑们自然都百般迎合。当然,这里面也有不“配合”工作的,但是那也无异于螳臂挡车。只不过,时势变化太大,新市委书记的到来让重安的整个政治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焦裕柱虽然威风仍在,但是陆渐红也不是个软柿子,已经呈现出分庭抗礼的局面,再加上焦家进入多事之秋,就连市委的精神支柱也是毫无预兆地轰然倒塌,谁高谁低,自然不难判断。

所以何必也就没有再去自取其辱,而是选择了个刚刚说起过的偷梁换柱之策。

当前发展经济的主要做法还是依赖于工业,所以招商引资工作便是长盛不衰,不过在重安,招商引资工作虽然也在开展,但是其影响和措施却是与当前的经济形势格格不入,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国有企业的数量实在太多,体制运行不良。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