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平忙道:“祖母,芷儿还在守孝期,若是指婚怕是会引起非议。”
“如今只是指婚,他们二人年纪还算小,成婚可以一年后,等芷儿过了孝期不迟。”太后道。
“可是……”
“阿难!如今是哀家在跟父皇商量此事,不容你插嘴。”太后露出严厉的神色。
静平在皇祖母身边长大,皇祖母待她如珠如宝,视为心疼肉,这是她长这么大,皇祖母第一次用如此严厉的语气跟她说话。
她懵了,半天没有反应。
其他皇子后妃都惊住了,谁不知道太后最是疼爱静平公主。
这是第一次,他们亲眼见到太后当众训斥静平公主。
皇后在一旁看太后神色,太后的神色十分坚定,显然是要促成此婚事。
景和帝亦看出太后的心思,他看了眼宁毅。
“既然母后觉得此事甚好,朕自然不会有意见。”景和帝道。
太后听到这话,脸上总算露出一抹笑容:“皇上没有见意见再好不过了,那这件婚事就此定了。”
宁毅浑身僵硬,他自然不愿此婚事,他刚要开口,却见景和帝看向自己。用眼神示意。
这个时候,谁也不可能忤逆太后。
连皇后都看出来,谁敢再说一个不字,一定会承受太后的怒火。
宁芷身体有些泛软,她下一刻腿要冲出去,宁岚抓住她的手臂。
这一刻连皇上和嫂嫂的话都被太后驳回,还有谁能反驳太后,这个时候出去说不同意,只会让太后恼怒。
“如此哀家也对得起远在南方遥远的平王了。”太后说着握住元绥的手,“待芷兰的守孝期满,他们二人就成婚。”
“就依母后的意思。”景和帝道。
宁芷脑海中一片空白,人还晕晕呼呼的,后来发生什么,她几分都没有知觉。她脑中只有一个念头,她要嫁给平王世子了吗?
等午宴结束后,那些漂亮的花灯对她也没有吸引力。
她一直被姐姐拉着,坐在一群贵女之间。
静平被太后叫了去。
太后素来爱极阿难,刚才当众训斥她,此时心中自然不忍和心疼。
她握着孙女的手语重心长的说:“阿难,哀家今日并非有意要训斥你。阿绥和芷兰的确登对,他们玉成喜事,难道不好吗?”
静平看着祖母,不由说道:“可是祖母,那也要两情相愿,要芷儿同意才好。”
“自古婚约本来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初你不是也不喜宁子玖吗?现在你和他,不也十分恩爱吗?”太后道。
“……”静平看皇祖母如此,便知道自己做什么都没用了!
“而且阿绥也是极好的,他配芷兰难道不好吗?”太后又道。
静平想,如果元绥不是背后帮元真,以他的身份和能力,配芷儿当然可以。
但这些她也不能说,说了皇祖母绝不会相信,而且她与皇祖母的感情怕是更要受影响。
“阿难,你要体谅哀家的苦心,知道吗?”老太太握着孙女的手。
“是,皇祖母。”静平淡淡一笑。
这件指婚,自然成了元宵这日的美谈,代表着宁家跟天家又走近了一步,众人只有羡慕宁家的份。
元绥跟元佑对视过一眼。
皇兄的眼神平静中有几分冷意,他知道皇兄对自己不满。
他想,宁毅不想让芷儿嫁给我,皇兄你不想让芷儿嫁给我,连芷儿自己也不愿嫁我,甚至皇伯父都不乐意。
但那样如何,我要芷儿,我定要得到她的。现在如我所愿,一切都不重要了!
元宵宴后,他们一同回到侯府。
宁芷忍着泪跟着哥哥嫂嫂回到静沁阁。
“嫂嫂,怎么办?我不要嫁给阿绥哥哥……”
静平看着宁芷,她的眼神惶惑而无助!
芷儿天真,单纯,这是多么难得!她一直想保护好芷儿这份单纯,如今想来这份单纯根本不能让她在东安城生存。
便是自己,也保护不了她。
“其实平王世子也是极好的,他费了这么多心思要娶你,想来应该是极喜欢你。”静平道。
宁芷睁大眼,不可思议的看着眼前的嫂嫂。
“不,我不嫁。”宁芷摇头。
连嫂嫂也说平王世子好,那一年后,她岂不是真的要嫁吗?
她再看哥哥,看姐姐,她们的神色都平静极了,谁也没有说,要怎么推掉这门婚事。
“我……我要去雪狼城。”宁芷立即道,“我现在就要去雪狼城!我不要留在这里,我不要嫁平王世子!”
“你可以去!”静平依然神色平静,“你现在便可以走,不管发生什么,即使宁侯府,你的哥哥要面对你出走带来的种种麻烦,那也是他的事。”
“……”宁芷有些明白过来,她若是悄悄离开逃婚,一定会给哥哥给宁家带来极大的麻烦。
“嫂嫂,难道我当真要嫁给阿绥哥哥吗?”宁芷道。
“太后赐婚,我父皇已经同意,此事无法挽回。”静平回答。
宁芷眼眶中聚满了泪水:“可是……”
她和大胡子有约定,她怎么可以嫁给元绥。
“芷儿,要嫁人也要你过了孝期之后。”宁岚安抚妹妹,“你先稍安勿躁。”
“对,对的。姐姐你和太子的婚事都可以解除,我也可以的!”宁芷忙道。
“……”静平和宁毅都不说话,岚儿和太子的婚事解除,是因为有太子在后面谋划,钦天监肯给太子这个面子才办成的。
如今是元绥要娶芷儿,又有太后支持,这件事很难挽回。
“这些日你好好留在府里,在你及笄之前,不要到外面走动,知道吗?”静平道。
“是,嫂嫂。”
宁毅对这次的指婚十分的平静,老太太却很高兴。
她觉得这是天家对家的重视!
平王世子得太后宠爱,皇上对他也颇为爱护,宁芷嫁给平王世子,也是门当户对的。
次日,宫里送来了大量的赏赐,皆是赐给宁芷的。
陈氏去看女儿,却看女儿在后院练剑,让她去接赏赐,她也不肯去看,似乎一点都不在乎。
陈氏不知道女儿这是怎么了,老太太却说:“她年纪还小,还没开窍,等及笄之后说不定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