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宫里宫外(1/1)

“哦?这么说, 两家的事, 并没有定下来?”

巍峨华丽,暖意融融的金华宫里,听到郭槐回报的关于前两日王家赏雪宴上庞夫人并未赠簪一事,让先前听到王家赏雪宴上竟然让秦无歌和庞煜见面一事很是不满的刘太后意外之下不免心喜。

跟随刘太后多年的郭槐自是没有错过主子口气中的悦然, 躬身确认道:“娘娘,确实如此,这事儿让其他大人的夫人们也很意外,所以很快就传开了。”

刘后满意的点点头,略忖度了一下道:“郭槐,年夜的那天, 记得提醒哀家给庞家多赏一道菜。”

历来过年时,皇帝太后赏菜到大臣府上是惯例, 菜所用的材料和味道都是其次,但各家所能得到的数量, 那都是代表着他们在皇帝和太后心目中的地位的, 庞家今年能多得一道菜,很是能引起一些人的嫉妒了。

郭槐赶忙应道:“是,奴记下了。”

忽有小太监来报, 说是刘尚书来了,刘太后心里虽然纳闷, 但自家哥哥来见, 如何能拒绝呢, 于是便让人请了进来。

刘美进了殿, 当即要行礼,刘太后自然赶紧拦住并让他坐下,待他坐定,二人寒暄几句,这才开口询问来意。

“哥哥百忙之中抽身过来,应该是有什么要紧事吧?”刘太后笑着道。

话一出口,却见刘美原本带着些许笑意的脸顿时变得有些严肃,并且看了看正在刘太后周围服侍的宫女们。

一见他这样,刘太后便知道他的话并不适合给宫人们知道,便挥手让人退了下去。

待宫女们都离开之后一会儿之后,刘太后又表明了郭槐正在门口亲自守着,刘美这才叹口气道:“娘娘可还记得,去年玉宸宫的怨鬼哀啼之事?”

玉宸宫三个字,让刘太后脸色一沉:“事情不是已经让包拯解决了么,过去了这么久,哥哥为何还提起那件事?”

刘美摇摇头:“非也,臣要提的,娘娘你应该清楚才是。”

刘太后闻言一怔,思索了一下,包拯解决鬼哭一事时,只在大殿上说是寇珠来求超度,她对寇珠因何而死心知肚明,但心里捉摸不住包拯到底是不是真的能通阴阳,知道了她的所作所为,但后来见他一如往常,便慢慢的放下心来。

可是如今自家哥哥却突然提起此事又是为何,难道事情有变故?

不对,如果真是这样,她哥哥不会如此淡定沉稳,那么他是想用这件事,引出另外一件事,另外一件事就是——

蓦然想起自己心心念念了十年的事,刘太后不由失声道:“哥哥莫不是有消息了?”她保养得宜手指甲不由得抠住了身边的锦缎布料。

“臣也不知道算是有还是没有,娘娘听说过王丞相家的大孙女吧?”刘美道。

眉头一拧,刘太后疑惑道:“哪个王丞相,难道是王钦若家的那个?”怎么又是那丫头!感觉自己已经被秦无歌缠住的刘太后语气颇为不悦。

没有在意刘太后的语气,刘美点头:“对,就是她。”

刘太后的声音抬高了几分:“她怎么了?与此事何干?”

“前两日,王丞相家里设宴,臣妻也去了,见过那个王家大姑娘后,回来跟臣说……”他语气停顿了一下,不待刘太后接话,便心一横道,“说是那姑娘的样貌,与娘娘颇为神似……”

杏眸微睁,刘太后只觉得脑袋里嗡嗡作响,她听见自己开口道:“哥哥或许是多虑了,天下之大,人有相似也是常情,何况……何况她如何能成为王相的孙女?”

“臣也是如此想法,奈何那王家大姑娘自小被养在洛阳,十多年无人照应,期间究竟会有什么纠葛渊源,我们也无从得知,臣已经准备年后就派人去暗中调查,只是担心在这期间若阴错阳差让娘娘见了那姑娘,到时候有失态之举,这才赶紧过来提醒一句罢了。”

义兄的话让刘太后也冷静了下来,的确,事情没有查清楚之前,什么事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当年她用狸猫换了李妃之子,先帝都能相信那真的是李妃生下来的,这世上又有什么事是不可能发生的呢?

将抠在锦缎上的手放松,刘太后道:“哥哥说的不错,此事的确是要仔仔细细的查清楚,但哥哥一定要小心谨慎,既然嫂嫂都能看出那丫头与哀家有几分神似,那么有心之人必然也能看出,莫叫他们抓了马脚。”

知道刘太后说的是当年的变数八王爷,刘美点头道:“臣自然晓得。”

幽幽地叹口气,刘太后神色有些落寞道:“可惜哥哥未曾见过那丫头,也不知道到底有几分相似。”

她已经找了十年了啊,那个被她送出的女儿。

“娘娘……”见她如此,于心不忍的刘美忍不住开口道,“其实,娘娘若想见,也大可不必如此忌讳,毕竟她身在內帷,您的凤貌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敢仔细看的,更不用提把她跟您联系在一起了,过犹不及啊。”

刘太后一怔,想了想,脸上顿时乌云散去,笑道:“是这个道理,还是哥哥想得明白。”言罢,已经开始考虑年后如何把秦无歌弄到宫里来了,好在这事儿并不难办,理由很好找,只是这刚好年关,怕是要多等两天。

见她笑开,刘美怕她一时太过乐观,忙又补充道:“但是娘娘,您也不可因为她真的与您容貌相似就认为她真的是您找的人,免得空欢喜一场才是。”

“哀家明白,哀家明白。”刘太后不住的点着头,却是稍微有些心不在焉,连刘美无奈的告辞和年夜原定的那道要多给庞府赏的菜,都一并敷衍了过去。

而年节期间,在内命妇们来给她请安之时,她便装作无意的想王老夫人提起了秦无歌,称是闻言说秦无歌如今已经很有规矩,叫王老夫人找个时间,带秦无歌进宫让她瞧瞧。

和缓的语气,温容的态度,让庞夫人诧异的同时,也让跟着王老夫人一同过来的丁氏有些不安,果然,回府之后,王老夫人便跟丁氏提出,是时候该让秦无歌学习如何管家,和打理她母亲向氏的嫁妆了。

丁氏内心叫苦不迭。

她是丁家庶女,丁家当年虽然家资也很丰厚,然而丁谓女儿不少,她亲娘资财不丰,丁老夫人手又紧,所以她当年的嫁妆只能说是一般,这些年管着向氏的丰厚嫁妆,思忖着继女并不受宠,于是大胆挪用了不少,虽说这些年那些铺子庄子出息也很多,但嫁妆可不仅仅都是银子啊。

想起躺在女儿妆匣之中令她爱不释手还经常拿出来插戴的头面首饰,丁氏虽头痛,但到底还是怀了一丝侥幸心理,只拿了些庄子铺子上的事让人交给了秦无歌。

于是乎,刚过完年,秦无歌还未来得及考虑自己下一步到底应该如何走,令人头痛的账册家事和刘后让她进宫的旨意几乎同时向她砸了过来,不明白为什么刘太后会突然要见她的秦无歌面对那些个账本出息,果断跟着王老夫人往皇宫去了。

车马辘辘,一个人坐在马车里的秦无歌百无聊赖,于是掀起了马车帘子往外看,过年似乎让开封城更加的热闹了,满街随处可见笑闹之声,临近宫门,声音稍微小了一些,马车却是突然停了下来。

秦无歌心中正疑惑,忽见几队身着外族服饰,口中说着异族话语的人满面红光的或骑着马或坐着轿从马车身边逐一走过,她便猜想这大约是各国的使臣,内心正觉群狼环伺的大宋竟然也能引来各国朝拜,也许事情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严重时,忽听见一个突厥人长相的使臣用不太正宗的汉话对他身边的一个同伴得意道:

“看罢,早就告诉过你了,宋国的人,基本都是软蛋!这一趟下来,你也拿了不少吧?”

而他身边的同伴也回以笑声:“哈哈,是啊,果真是如传言所说,只是我没想到,大宋的皇帝,竟然能给这么多的赏赐。”

又有另一人插嘴道:“你知道什么,宋国富庶,但打仗不行,皇帝给我们这么多赏赐,只是要我们回去多说几句好话,千万不要来打他们,哈哈……”

嚣张的话语,和跟着在这里人身后看起来就很沉重的货车,这一幕让秦无歌恨不能冲出去揍这群人一拳。

就是张着这样容貌的胡人,如今也许该叫做辽人的,祖先曾是狼牙军的这群人,杀死了她的父亲,她的同伴,和大唐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可是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些人竟然还能腆着脸,来到变成大宋的中原,拿着这里老百姓的血汗钱,还堂而皇之的用他们的语言骂着这里的人是软骨头。

有时候秦无歌真的不明白,上位者的心里,到底想的是什么?

然而她终归不可能真正的冲上去揍这人,只能紧紧地握着拳头,眼睁睁的看着这帮吸血的刽子手们一一带着资帛从自己眼前走过。

直到一张略微熟悉的,与自己一样眉间深锁的英挺面容撞入她的眼中,秦无歌才回过了神,心中讶异的同时也有些欣喜:

真不容易,终于再次见到了!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