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第二天一大早,便有第一批白银送到,一辆辆马车驶入马尾军营.这是福州本地几大世家的银子,共计一百六十万两;本来应该是三百六十万两的,不过提前预支了两百万放在了贸易公司总部用来修建猴屿商港.一百六十万两白银,也就是十万斤,再算一下就是五十吨!用了四十几辆马车才全部运到这里来,要是两千多万两一起开运,那得需要多少马车?
护送银子而来的家丁开始陆续将一箱箱白银抬进早已建好的地窖,周围的士兵五步一岗十步一哨,笔直的站立着,给家丁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几百个大箱子就整整抬了一上午.
接下来的几天,各地的白银纷纷运到.最后白银装满了地窖,总计有两千一百二十万两,还有八十万两是银票.这种银票是山西商人开办的,的确是个好东西;不过福建离山西太远,山西的业务在福建很少,因此这边的银票很少.这个时候山西的钱庄也才刚开始票据业务不长时间.看着自己这成堆的白银心里也在想着:现在自己有这么多白银打底,也可以开设起钱庄来,这钱庄就是早期的银行啊,开银行可是暴利行业!再者,每次都这么运送白银,费时费力不说,还很危险.银票,必须要搞起来!
"报告世子,末将抓到一个奸细!"耿精忠正一边走一边思考着,冷不叮的一个声音打断了他的思路.耿精忠抬起头一看,一个百户带着几个士兵向他敬礼,后面押着两个人.这俩人其中一个一看就是读书人,另一个做书童打扮.那读书人听到这百户叫耿精忠为世子,一个劲的盯着耿精忠猛看,就好像耿精忠是个绝世美人,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一样.
"奸细?就他俩?"耿精忠指着后面那俩人,有谐疑的问道.但看那个读书人,外貌风神俊朗且身材高大并不像是做这种事情的人.
"禀世子,是的!这俩人鬼鬼祟祟的闯入咱海军重地,还到处查看指指点点,必是奸细无疑!"这百户老老实实的禀报道.
耿精忠听完,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用手轻轻的一挥,说道:"放开他们,这读书人可经不起你们这样折腾.",说完耿精忠向旁边走了两步,在一块石头上坐下,对着这"奸细"说道:"说说吧,你们打哪儿来啊?"说完,拿起水壶喝了一口水.
两个士兵松开了读书人和他的书童,读书人整了整衣服,向着耿精忠行了一礼道:"学生泉州府贡生李光地,见过世子殿下!"
"噗!"耿精忠刚喝进嘴里的水瞬间喷了出来,然后立刻站起来剧烈的咳嗽了几声,咳嗽完之后指着李光地说道:"你再说一遍,你叫什么名字?"
"学生李光地见过世子殿下!"李光地也是很奇怪,难道这位世子认识自己?自己先前一直在泉州进学,并未有过远行;虽然在泉州府自己小有名声,但是在这福建首府福州好像还差了很多.
"李光地!"这个名字耿精忠实在是太熟悉了,比听到他爹耿继茂的名字都要熟悉.前世,凡是看到的康熙朝的电视剧,就没有一部里面少了李光地的!耿精忠曾经专门的上网查看过《康熙王朝》里放到的几个重要人物,什么伍次友,明珠,索额图什么的,因此对李光地的资料也是知道的十分详细.
说起李光地这个人可是不得了.古话说:"伴君如伴虎!",李光地在他开始入朝廷为官开始,几十年里一直深受康熙信任,这不得不说是他的本事!历史记载,李光地不仅精通儒家,更兼了解兵事,是个不折不扣的大才.在他为官几十年里,任过礼部侍郎,直隶巡抚,学政,工部侍郎,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由此可见他的才能.
除此之外,历史上,占据台湾的郑经一死,他便立即上奏说:"郑锦已死,子克?u幼,部下争权,宜急取之",并建议任用素习海上情形的台湾降将施琅领兵往取.康熙完全采纳了他的建议,终于收取台湾.再加上康熙三次亲征葛尔丹他有两次随军参赞,这正真算得上是一位文武全才.
如此名留青史的大才就站在眼前,怎能不叫耿精忠失态,心下立刻打定主意一定要留住李光地.耿精忠围着他前后看了两圈,泉州贡生,又叫做李光地,看来不会是其他同名同姓的人了.
"李光地,字晋卿,泉州安溪湖头人?"耿精忠还是念出了他记忆里的信息.
这下李光地真的吃惊了,自己虽然自认有才,却应该还没到人尽皆知的地步.身处王府的世子是如何得知他这一个小小的书生的呢?"学生正是!不知世子是如何得知?"
"哦,哦!我的一位朋友乃是泉州世家子弟,他曾经与我说过泉州的风土人情,其中就有你这位大才子啊!哈哈哈!"耿精忠先是愣,急中生智编了一个借口."不过,你不在泉州读书,怎么跑到我这军营里来了?"
"回世子,学生只是误闯.学生外出游历,听闻这里在修建港口,特来此观看,不想误闯军营,乃是学生的过失,但学生却不是什么奸细."
"呵呵,这个我知道,看你的打扮也不像[,!]再说也没有那个奸细敢如此明目张胆的走进我的军营,你进了军营还到处乱看,我的士兵若还是没有反应,那就是他们的失职了,现在看来,我的士兵还是很尽责的."耿精忠听了他的解释,呵呵一笑道.
"世子的大名学生在泉州就已听闻,从去岁世子赈济灾民,到今年年初剿灭了全福建的贼匪,再加上前段时间还俘虏了台湾郑氏的战舰,世子可谓是威名赫赫,深受福建百姓的爱戴.学生也是福建人,同样想为福建做些事情,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万分羞愧!"
"嗯,不错,你和其他的读书人不一样.其他人眼力只有他们的圣贤书,一心想着金榜题名,而你却想到了做事,就凭这一点,你就强过他们太多."
"世子过奖了,学生也同样希望金榜题名,这是每一个读书人的愿望,学生只是读书读累了,出来走走看看,并没有做任何事情."
"你们读书人就是爱谦虚,要知道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啊!咱也别在这站着了,你我年岁相近,又一见如故,不如进内小酌两杯,顺便聊聊天!"耿精忠伸出手做出相请的动作.
李光地略一迟疑,便回道:"恭敬不如从命!世子先请!"
历史上,耿精忠与李光地也曾有过一次交集.在朝廷开始平定三藩的时候,耿精忠为了维系自己的统治,多方收罗人才.于是逼令福建各地知名人物齐集福州,为自己效力,而李光地则是主动前往.后来李光地却是与耿精忠虚与委蛇,借口自己父亲重病回乡之时,暗中将耿精忠的虚实汇报给了清廷,导致清廷迅速击溃耿家军.之所以李光地选择了清廷而不选耿精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耿精忠的实力太弱;跟着耿家军,最终的结局便是失败,自己则会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要说李光地一心向着朝廷,他就不会主动前去福州,毕竟他的心里还是希望耿精忠能够成功的,只是前世的耿精忠实在太弱,自己也不是一个英明之主,因此,想要留住人才,真是.
今日,耿精忠与李光地再次相遇,凭借此时耿精忠的名声,实力,耿精忠已经取得了李光地的认同.只是要留下李光地为他效力,应该还是要多费一番功夫.一顿酒席,迅速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不得不说,中国的社会就是一个人际关系的社会,而人际关系的开始,多数就是从酒桌上展开的.通过谈论,耿精忠对李光地越发的喜爱,李光地和他见过的书生都不同,平素说话没有任何的酸腐气息,同时也愈发钦佩起李光地的博学.诸葛亮曾经说过:为将者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诸葛亮最擅长的也不是行军打仗,而是处理政务;西蜀的国政被他诸葛丞相治理的井井有条就是最好的证明.而李光地也是像诸葛亮一样的人才!虽然没有诸葛亮那么神,但的确是知识广博,长于理政,怪不得历史上的他就是处理政务的能手.
通过交谈,李光地同样对耿精忠赞叹不以.原以为王府世子即便有些材料但也不会有多高,事实上却是让他大吃一惊.耿精忠虽然也是自小读书,但是学识上远不如李光地,但是后世十几年的学习经历让他对事物的理解远超于这个时代的认知,更兼精通西学,每每发言总能够切中要害,一语中的.或能道出其中厉害,或是举出解决之法,很多法子都出乎常人的预料,但是细细想来竟是大有道理,更何况耿精忠所言有理有据使得李光地对他刮目相看,完全收起了轻视之心.
耿精忠虽然一来到这个世界就有些不大习惯这些读书人的说话方式,但还是适应了下来.在与李光地的交谈中,为了能够收复这位大才为己所用真是拿出了肚子里的所有存货.运用自己两世所学的知识大加发挥,果然起到了效果.李光地可不知道耿精忠的知识面有多广,眼界有多开阔,这位世子随意的一句话,有可能就是后世多少代学者作下的结论,他这个时候说出来,在李光地的眼中,自然觉得这位世子殿下远见卓识!